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对不住(對不住)  拼音:duì bù zhù
对人表示抱歉。《文明小史》第三八回:「钱县令巴不得有这一句话,省得他为难,有什么不遵谕的,却故意说道:『只是对不住陆大人。』」也作「对不起」。
《漢語大詞典》:对不过(對不過)
犹对不起。《三侠五义》第二九回:“若论当初,原受过他的大恩;如今将他闹到这步田地,我也就对不过我那亡妻子。”
分類:对不起
《國語辭典》:得罪  拼音:dé zuì
1.犯罪。唐。刘长卿负谪后登干越亭作〉诗:「得罪风霜苦,全生天地仁。」
2.冒犯、触怒。《儒林外史》第二三回:「做孙子的又不曾得罪叔公,为甚么要打我?」《红楼梦》第三二回:「妹妹,往那里去?怎么又哭了?又是谁得罪了你?」《诗经。小雅。雨无正》:「云不可使,得罪于天子。」
3.向人对不起的客套话。《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郭排军吃他相问得无言可答,只道得一声:『得罪!』」
《國語辭典》:负国(負國)  拼音:fù guó
对不起国家。《文明小史》第一七回:「朝廷化了千万金钱,设立海军,甲午一役,未及交绥,遽尔一败涂地,推原祸始,不能不追咎合肥之负国太甚。」
《漢語大詞典》:负负(負負)
犹言惭愧、惭愧;对不起、对不起。后汉书·张步传:“ 茂 让 步 曰:‘以 南阳 兵精, 延岑 善战,而 耿弇 走之。大王柰何就攻其营,既呼 茂 ,不能待邪?’ 步 曰:‘负负,无可言者。’” 李贤 注:“负,愧也。再言之者,愧之甚。” 惠栋 补注引 王幼学 曰:“负负,犹言负罪负罪。” 宋 刘攽 《不愧屋漏赋》:“谨尔燕居,自获申申;仰夫匪隐,罔貽负负之文。” 洪深 《歌女红牡丹·电影故事》:“ 姜禹丞 闻之,惟有大呼负负而已。”
《國語辭典》:抱歉  拼音:bào qiàn
心中不安,觉得过意不去。如:「导致这样的结果,我觉得很抱歉!」《镜花缘》第一二回:「蒙二位大贤光降,不意国主就临敝宅,不能屈留大驾,殊觉抱歉。」
《漢語大詞典》:负咎(負咎)
抱愧,自感有对不起人的地方。 清 梅曾亮 《〈耻躬堂文集〉序》:“而今读其诗,抑塞拂鬱,若有所负咎於世。” 清 昭梿 啸亭杂录·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若老夫子以 额 之故,至烦圣睿,是 额 之疏拙,不能周祥以为师门光宠,而转使慈怀耿耿,则负咎愈深。” 丁玲 《自杀日记》:“我又不好十分拒绝他,只好不给他一种机会,看到他失意的又走回去,真觉得很负咎。”
《漢語大詞典》:咶噪
(1).喧扰;吵闹。 明 沈仕 《普天乐·思情》曲:“风和雨纵横正飘,时间玉马偏咶噪。” 李六如 《六十年的变迁》第二卷第八章:“围在这人旁边的十来二十位,就一下咶噪起来。”
(2).旧时打招呼、表示谢意的习惯语。犹今言打扰、对不起。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薛婆 进了典舖,与管典的相见了,叫声咶噪,便把箱儿打开。”《何典》第二回:“ 活鬼 接在手中,千谢万咶噪的辞别起身。”
《漢語大詞典》:忘情负义(忘情負義)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情义,做出对不起他的事。红楼梦第一一三回:“后来 寳玉 明白了,旧病復发,常时哭想,并非忘情负义之徒。”
《国语辞典》:平生不做亏心事(平生不做亏心事)  拼音:píng shēng bù zuò kuī xīn shì
平时不做对不起良心的事。如:「平生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
《国语辞典》:不知恩义(不知恩义)  拼音:bù zhī ēn yì
受惠不知感恩反倒做出对不起他人的事。如:「平日对待朋友的一片用心都白费了,竟交上这不知恩义的人为友,实在后悔不及。」
《漢語大詞典》:负恩背义(負恩背義)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新唐书·列女传·杨庆妻王氏:“ 太宗 攻 洛阳 , 庆 谋与 王 归 唐 ,谢曰:‘ 郑 以我奉箕箒者,缀公之心。今负恩背义,自为身谋,可若何?至 长安 ,则公家婢耳,愿送我还 东都 。’” 明 宋濂 《燕书》之十六:“君子曰:‘负恩背义,人弗戮,鬼斯戮之矣。’”亦作“ 负恩忘义 ”。 元施惠《幽闺记·虎头遇旧》:“紧降堦,释缚扶将起,是兄弟负恩忘义。”
《國語辭典》:负义忘恩(負義忘恩)  拼音:fù yì wàng ēn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惠与好处,反做出对不起恩人的事情。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一折:「一个个背槽抛粪,一个个负义忘恩,自来鱼雁无音信。」也作「忘恩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