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馀 → 馀余”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余饶(餘饒)
富馀。《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成都 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餘饶。” 清 赵翼 《廿二史札记》卷三三:“又尝諭户部,国家赋税已定,撙节用度,自有餘饶。”
分類:富馀
《漢語大詞典》:饶羡(饒羡)
(1).丰饶;富足。 汉 王充 论衡·量知:“知之者,知贫人劣能共百,以为富人饶羡有奇餘也。” 唐 陆贽 《韩滉度支盐铁转运使制》:“吏无奸欺,财以饶羡。”
(2).指富馀的财物。旧唐书·程异传:“时 淮西 用兵,国用不足, 异 使 江 表以调征赋,且讽有土者以饶羡入贡。”
《漢語大詞典》:余财(餘財)
(1).富馀的财物。周礼·天官·大府:“凡式贡之餘财,以共玩好之用。” 郑玄 注:“谓先给九式及弔用,足府库而有餘财,乃可以共玩好。”三国志·魏志·司马芝传:“卒於官,家无餘财。”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二·多忠勇公薨于盩厔:“公遗疏云:‘不使家有长物,身有餘财。’”
(2).谓馀积财货。《史记·滑稽列传》:“起而为吏,身贪鄙者餘财,不顾耻辱。”
《漢語大詞典》:余禄(餘禄)
富馀的俸禄;馀财。 汉 刘向 新序·义勇:“仁者无餘爱,忠臣无餘禄。”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 惲 幸有餘禄,方糴贱贩贵,逐什一之利。”
分類:富馀俸禄
《漢語大詞典》:余赀(餘貲)
富馀的资财。文选·范云〈古意赠王中书〉诗:“岂知鷦鷯者,一粒有餘貲。” 李善 注:“《苍頡篇》曰:‘貲,财也。’” 宋 欧阳修 《尹师鲁墓志铭》:“一子三岁,四女未嫁,家无餘貲。”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及刺 杭州 归,有餘貲,又买 东都 履道里 杨凭 宅。”
分類:富馀资财
《漢語大詞典》:奇余(奇餘)
多馀,富馀。 汉 王充 论衡·量知:“贫人与富人,俱賫百钱,并为賻礼死哀之家。知之者,知贫人劣能共百,以为富人饶羡有奇餘也。”
分類:富馀
《漢語大詞典》:有三有俩(有三有倆)
谓有富馀钱财。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那也耽误作活呀!这院儿里谁也不是有三有俩的。”
分類:富馀钱财
《國語辭典》:绰有馀裕(綽有餘裕)  拼音:chuò yǒu yú yù
1.非常宽裕,足以应付所需。如:「以他的经济能力,买下这栋大楼,仍是绰有馀裕。」也作「绰绰有馀」、「绰绰有裕」。
2.从容舒缓。《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当其无事也,则舒绅缓佩,鸣玉以步,绰有馀裕。」《周书。卷三七。裴文举传》:「宾敏于从政,果敢决断;案牍虽繁,绰有馀裕。」
《漢語大詞典》:绰然有余(綽然有餘)
同“ 绰有餘裕 ”。 形容宽裕、富馀。世说新语·言语“ 道壹道人 好整饰音辞”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 孙绰 为之赞曰:‘驰骋游説,言固不虚。唯兹 壹公 ,绰然有餘。’”金史·完颜素兰传:“皇太子仁孝聪明,出於天资,总制枢府,固已绰然有餘。” 清 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余夫妇乔寓 扬州 时,曾仿此法,屋仅两椽,上下卧房,厨灶客座皆越絶,而绰然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