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寇洛 朝代:西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87—539 【介绍】: 西魏上谷昌平人,家武川。性明辨,不拘小节。北魏孝庄帝永安三年,从贺拔岳西征,入关。镇压万俟丑奴起事,破擒之,封安乡县子。累迁征北将军、卫将军。岳为秦州刺史侯莫陈悦所杀,乃收集将士,志在复仇。从宇文泰讨悦,平之。为泾州刺史。西魏文帝大统初,进爵京兆郡公。出为华州刺史,加侍中。镇东雍州。
寇弘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冯翊人。太宗贞观末至高宗永徽初,官至户部侍郎,封武林公。
寇可长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七百五十九
可长。文林郎。试大理评事。
寇洋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65—748 【介绍】: 唐上谷昌平人,字若水。弱冠应材称栋梁举,策居第一。武则天大足元年,又中拔萃出类科。授魏州昌乐尉,换洛州兴泰尉。中宗神龙初,复中县令举,授虢州卢氏令。累迁泾州司马,充朔方军节度判官。以边功迁冀州长史,累历吉、舒二州刺史,南阳、广平二郡太守,除恒王府长史,未至任,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上谷昌平人。武则天长寿三年,中临难不顾徇节宁邦科。中宗神龙三年,再中贤良方正科。景龙二年,为长安尉,充朔方随军。玄宗开元十二年,为中书舍人,宣慰河东。十三年,为兵部侍郎,玄宗亲选为宋州刺史。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泚,一作“玭”,误。郡望上谷(今河北怀来东南),冯翊(今陕西大荔)人。武后长寿三年(694)中临难不顾、徇节宁邦科,中宗神龙中复登贤良方正科。初任长安县尉,后张仁愿为朔方总管,奏请分判军事。历户部员外郎,迁守中书舍人。玄宗开元十二年(724)出使宣慰河东,寻迁兵部侍郎。后出为宋州刺史,转定州刺史。善诗文,与颜元孙友善。事迹散见新、旧《唐书·张仁愿传》、《元和姓纂》卷九、《唐会要》卷七五、《千唐志斋藏石·工部郎中寇公(锡)墓志铭并序》。《全唐诗》存诗1首。
全唐文·卷二百七十一
泚。中宗朝官长安尉。张仁愿在朔方奏判军事。开元十三年。由兵部侍郎出守宋州。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玄宗开元间人。与理莹同时。一说为寇坦之误。《全唐诗》收《题莹上人院》1首,有关事迹据其诗推知。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玄宗开元中宋州刺史寇、泚之妻,寇坦之母。《全唐诗》存诗3首。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玄宗天宝中与厍狄履温友善,履温于南省寓直,作诗记慨,寇坦用原韵唱和。生平无考。《全唐诗》存诗2首。
寇章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5—849 【介绍】: 唐上谷昌平人,字身正。宪宗元和初,应进士不第。后被荐为福州兵曹,累历使府,官至陕府司马。工书,善二篆八分,尤以善鉴古今书迹名世。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六百九十五
同。宝历时乡贡进士。
赵氏 朝代: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南海(今广东广州)人。文宗大和间女子。19岁,为房千里之妾。后房他适,将其托于许浑。不久,举子韦滂纳之为妾。事迹见《云溪友议》卷上。《全唐诗》收《寄情》诗1首。《云溪友议》谓许浑代作,《才调集》卷一〇收为无名氏诗,故系于赵氏名下恐误。又《全唐诗》于房千里《寄妾赵氏》诗下注:“一作赵氏诗。”恐亦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62—918 【介绍】: 五代时开封人,字俊臣。善骑射,好书史。世为牙将,朱温镇汴时以为通引官。善伺温意旨,为所重。温建后梁,拜威化军节度使。温卒,图其画像事之如平日。末帝即位,迁威胜军节度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2—1023 【介绍】: 宋华州下邽人,字平仲。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巴东县。历通判郓州,累擢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铨。颇敢直谏,太宗以比魏徵。淳化初,除枢密副使,坐事罢知青州。五年,召拜参知政事,加给事中,又坐事出知邓州。真宗立,入权知开封府,为三司使。景德元年拜相,时辽兵大入,中外震骇,乃力排众议,请帝亲征,真宗遂至澶州,和议而还。为王钦若所谮,罢相出知陕州。天禧三年再相,真宗病,准密奏请以太子监国,事泄,罢相,封莱国公。丁谓乘机倾陷,连贬雷州司户参军,卒于贬所。仁宗朝追谥忠悯。有《寇莱公集》。
全宋诗
寇准(九六二~一○二三),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移大名府成安县。累迁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淳化二年(九九一),拜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同知枢密院事。四年,罢知青州。五年,拜参知政事。至道二年(九九六),罢知邓州。真宗即位,迁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咸平六年(一○○三),迁兵部侍郎,为三司使。景德元年(一○○四),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同年冬,契丹攻宋,准力谏真宗亲征,至澶州(今河南濮阳),迫成和议,是为“澶渊之盟”。三年罢相,为刑部尚书,知陕州。后迁兵部尚书,入判都省。大中祥符七年(一○一四),复拜同平章事、枢密使。八年罢。天禧三年(一○一九),又授同平章事,充景灵宫使。四年六月,坐与周怀政谋请太子监国、禁皇后预政、奉真宗为太上皇事,罢相,封莱国公,寻贬道州司马。乾兴元年(一○二二),再贬雷州司户参军。仁宗天圣元年,以疾卒于雷州,年六十二。后十一年,诏复太子太傅,赠中书令、莱国公,又赐谥忠悯。有《忠悯公诗集》三卷,集前附有孙汴所撰神道碑。《宋史》卷二八一有传。 寇准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明嘉靖间蒋鏊刻《忠悯公诗集》三卷本为底本。校以清康熙间吴调元辨义堂刊《寇忠悯公诗集》三卷本(简称吴本),清初《两宋名贤小集》钞本所收《寇莱公集》七卷本(简称集本)。采录清鲍廷博校记(简称鲍校)、劳权校记(简称劳校)、近人傅增湘校记(简称傅校)、张元济校记(简称张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彭元瑞知圣道斋钞本、李文田跋钞本,俱系出自蒋本、吴本,然四库本补了各本残缺的文字,少数异文有参考价值,故亦出校记注明。另辑得集外诗十五首,编为卷四。《宋诗纪事》所收《春恨》一首,系唐人来鹄所作,今归诸附录。
词学图录
寇准(961-1023) 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晚年封莱国公,谥忠悯。《宋史》有传。有《寇莱公集》,存词五首,见《花庵词选》及《湘山野录》。
全宋文·卷一八二
寇准(九六一——一○二三),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巴东县。太宗朝累官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景德初,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时辽兵大入,中外震骇,准力排众议,拥帝亲征,遂有澶渊之盟。为王钦若所陷,罢知陕州。天禧三年再相,以请太子监国,为丁谓所陷,罢相,封莱国公,累贬道州司马、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卒于贬所,年六十三。仁宗朝追谥忠悯。著《巴东集》三卷、《忠悯公诗集》三卷(存)、《寇莱公集》七卷(存)。《宋史》卷二八一有传。
寇瑊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汝州临汝人,字次公。太宗朝进士。为蓬州推官,镇压李顺余部谢才盛军。历通判河南府、并州,为梓州路转运使。率兵平定邑内少数族起事,擢侍御史。旋任河北转运使,又以集贤院学士知益州。仁宗即位,迁给事中。素与丁谓友善,谓败,几经升黜,终权知开封府。性颇疏财,通音律,知术数。天圣末卒。
全宋文·卷二八○
寇瑊(?——一○三一),初名玹,字次公,汝州临汝(今河南临汝)人。太宗时擢进士,授蓬州军事推官。以镇压李顺馀部功,徙开封推官。历为知州、通判,擢梓州路转运使,平泸州夷有功,加侍御史,为河北转运使。天禧中,入为三司度支副使,寻以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知益州。仁宗即位,迁给事中,历知邓、金、滑、秦等州,官终权知开封府。天圣九年卒。瑊通音律,知术数。尝奉使契丹,著《奉使录》一卷。见《宋史》卷三○一本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八、一一○。
寇用和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乾兴元年(1022)任福建路提点刑狱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