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百病丛生(百病丛生)  拼音:bǎi bìng cóng shēng
1.各种疾病密集发生。形容身体不健康。如:「年轻时没好好保养身体,年老时必然百病丛生。」
2.比喻事情缺失很多。如:「这件工程因品管不良,以致完工后百病丛生。」
《漢語大詞典》:高架道路桥
用桥式结构代替路堤的高架道路。在房屋密集、交通繁忙的城市中,可提高车速、节省用地、减少拆迁工程。比高架铁路、地下铁道的造价低,工期短而功能大,且可沿线开发新兴带状城镇,经济效益高。
《漢語大詞典》:短拳
一种拳术,拳法密集,猛起硬落,简明快速,出手较短(区别于“长拳”)
《國語辭典》:观者云集(觀者雲集)  拼音:guān zhě yún jí
形容观看的人很多,像云朵一样密集。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一六。王奉仙》:「自咸通迄光启四十年间,游淮浙之宛陵,所至之处,观者云集。」也作「观者如云」。
《漢語大詞典》:黑乎乎
(1).颜色黑黑的。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挤垮它》:“小通讯员黑乎乎的小圆脸,一笑还有两个酒涡。”
(2).光线昏暗。 郭澄清 《大刀记》开篇四:“ 永生 望了一阵,指着河东一片黑乎乎的地方,问娘道:‘那是啥村子?’”
(3).形容人多,密集成片。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二:“他的眼前,只看见黑乎乎的一大片,都是人的脸。”
《國語辭典》:黑糊糊  拼音:hēi hū hū
1.黑色。如:「他在矿坑工作,常常把自己弄得全身黑糊糊的。」
2.昏暗模糊不清的样子。如:「晚上森林中常有黑糊糊的一片树影,只要定睛细看,就不会吓著了。」也作「黑忽忽」、「黑乎乎」。
《漢語大詞典》:黑麻麻
(1).光线昏暗貌。 华山 《远航集·窑洞阵地战》:“别说窑洞里黑麻麻,心可亮咧!”
(2).密集貌。 熊正国 《高炉边的彝家》:“十几只手一齐举起来,月光下黑麻麻的一片。” 克非 《春潮急》三五:“这时,在附近歇气的社员,听说 长生 们要和那啥‘互助组’竞赛,都跑了过来,准备助威,满田里黑麻麻的,全都是人。”
《國語辭典》:黑黝黝  拼音:hēi yǒu yǒu
1.形容乌黑发亮。如:「农夫在烈日下辛勤的工作,汗水在黑黝黝的肩膀上闪烁著。」也作「黑油油」。
2.光线黑暗,看不清楚。如:「四周黑黝黝的,我什么也看不清楚。」
《漢語大詞典》:黑鸦鸦(黑鴉鴉,黑鵶鵶)
亦作“ 黑鵶鵶 ”。
(1).形容头发乌黑浓密。红楼梦第二四回:“那丫头穿着几件半新不旧的衣裳,倒是一头黑鸦鸦的好头髮。”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卷上:“对纤品,如挽黑鵶鵶鬢儿。” 巴金 《春》二:“ 淑英 的一头黑鸦鸦的浓发在冷月的清辉下面完全披开来,是那么柔软。”
(2).形容人多而密集。 陈登科 《活人塘》二:“ 薛陆氏 抬起头来,望望两丈多宽的公路上,过着黑鸦鸦的民工队,一眼望不到头。” 知侠 《铺草》:“前边一排是咱们的战士,后边黑鸦鸦都是些没带枪的人拥挤着过来。”
(3).形容黑暗无光。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六:“再把木板子揭开,露出一个黑鸦鸦的大窟窿。” 柯岩 《快活的小诗·通条通条不见啦》:“一个洞儿深又深,望来望去黑鸦鸦。”
《國語辭典》:黑压压(黑壓壓)  拼音:hēi yā yā
形容人或物密集众多。《文明小史》第四三回:「只见教习学生,已黑压压挤了一屋子。」也作「黑鸦鸦」。
《漢語大詞典》:黑刷刷
形容黑而整齐密集。 王汶石 《少年突击手》:“她又碰碰他的黑刷刷的胡子,黑大汉也不躲避。”
分類:整齐密集
《漢語大詞典》:轰杀(轟殺)
用密集的枪弹或炮弹杀死。 瞿秋白 《乱弹·满洲的“毁灭”》:“胆敢抢夺武器,理应开枪轰杀。”
《漢語大詞典》:绸绸(綢綢)
密集貌。绸,通“ 稠 ”。 明 宋濂 《义乌重浚绣川湖碑》:“乃程土功,乃集徒旅,畚鍤齐兴,其来如雨。森之绸绸,斥之絿絿,翕之鳩鳩,离之休休。”
《漢語大詞典》:稠掩掩
密集而隐约无光。 孔厥 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第九回:“这一天,正当月尽,天上只有星星稠掩掩的。”
分類:密集隐约
《國語辭典》:枪林弹雨(槍林彈雨)  拼音:qiāng lín dàn yǔ
形容战争猛烈。如:「前线战士在枪林弹雨中奋勇冲锋前进。」也作「鎗林弹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