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拥挤(擁擠)  拼音:yǒng jǐ
群聚密集。《三国演义》第一二回:「次日,徐州百姓,拥挤府前哭拜曰:『刘使君若不领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生矣!』」《老残游记》第二回:「到了十一点钟,只见门口轿子渐渐拥挤。」
《漢語大詞典》:针列(針列)
亦作“鍼列”。 谓密集如细针排列。 汉 蔡邕 《隶势》:“或穹窿恢廓,或櫛比鍼列。”
分類:密集排列
《國語辭典》:攒射(攢射)  拼音:cuán shè
集中射击。《宋书。卷八六。殷孝祖传》:「今与贼交锋,而以羽仪自标显,若善射者十手攒射,欲不毙,得乎?」
分類:密集射击
《國語辭典》:洽恰  拼音:qià qià
密集众多的样子。唐。白居易 吴樱桃诗:「洽恰举头千万颗,婆娑拂面两三株。」也作「狎恰」。
《漢語大詞典》:密栉(密櫛)
谓密集如梳篦。《文选·马融〈长笛赋〉》:“曲终闋尽,餘絃更兴,繁手累发,密櫛叠重。” 李善 注:“密櫛,密如櫛也。”
分類:密集梳篦
《国语辞典》:洗脑(洗脑)  拼音:xǐ nǎo
指密集而有系统地对人进行观念灌输,以期改变其原有的信念、价值观和态度的一连串操控手法与过程,经常被运用于政治、宗教和商业方面的宣传。西元1950年代初期在韩战期间,被中国军队俘虏的美国士兵宣称遭到中国共产党「洗脑」,报导其事的美国记者亨特(Edward Hunter)将之直译为「brainwash」,从而使得这个名词在冷战时期广为流传。也称为「思想改造」。
《漢語大詞典》:榛密
丛聚密集。 许杰 《惨雾》下:“他们走出了榛密的松林,踏过了青碧的草地与种有大豆的田边,再穿过了多荫的柳林,在那个沙岸游行。”
分類:丛聚密集
《漢語大詞典》:繁聚
繁密集中。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庶政·育养婴儿》:“以城郭人烟繁聚,故所弃祗见其多……散处者,力未能毕收,繁聚者,功可以尽致。”
《國語辭典》:火网(火網)  拼音:huǒ wǎng
弹道纵横交错而成的火力密集地带。
《漢語大詞典》:赤潮
(1).指无产阶级的革命浪潮。 瞿秋白 《赤都心史》十七:“十月革命爆发, 莫斯科 成了世界革命的中心。这几天正是赤潮高涨的时候。” 瞿秋白 《“什么!”》:“一九一七年之秋, 俄罗斯 红光烛天,赤潮澎湃。”
(2).由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和高度密集所引起的海水变色的自然现象。一般发生在近岸海域晚春至早秋季节。发生赤潮的海水常带有粘性,并有腥臭,故渔民俗称臭水。六十年代以来,城市污水大量排放,造成近海水域富营养化,致使出现赤潮。赤潮能杀死贝类、虾类和鱼类,严重危害渔业生产。
《國語辭典》:宽松(寬鬆)  拼音:kuān sōng
1.放松。《水浒传》第六三回:「这两个贼徒,非同小可。你若是拘束得紧,诚恐丧命。若教你宽松,又怕他走了。」
2.宽裕。如:「最近手头比较不宽松,这么大的数目,实在拿不出来。」
《漢語大詞典》:荐密
重迭密集。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众变繁姿,参差洊密。”
分類:重迭密集
《漢語大詞典》:连霏(連霏)
密集的云气。 唐 李峤 《晚秋喜雨》诗:“聚靄笼仙闕,连霏绕画楼。”
分類:密集云气
《漢語大詞典》:笙丛(笙叢)
形容笙管排列密集,发音和谐。喻人之相协,感情融洽。 宋 梅尧臣 《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君家好兄弟,响合如笙丛。”
《漢語大詞典》:填列
密集并列。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龙华寺:“附化之民,万有餘家。门巷修整,閶闔填列。”
分類:密集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