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绦虫(絛蟲)  拼音:tāo chóng
动物名。扁形动物门绦虫纲。能寄生在人肠内,吸收养分,而使人衰弱。其身体为扁形方片,寸寸成节,色白,可长至二丈馀,故俗称为「寸白虫」。
《國語辭典》:血吸虫(血吸蟲)  拼音:xiě xī chóng
动物名。吸虫纲裂体吸虫科。雌雄异体。灰白色,雄虫长五至十八公釐,体侧向腹面卷曲,形成小槽,用以夹抱雌虫。雌虫长七至二十七毫米。多寄生于肝脏和肠道内,引起血吸虫病。雌虫在肠壁附近产卵,卵随粪便排到水中,在水中孵化出纤毛幼虫,进入钉螺等中间宿主体内,发育增殖成许多胞囊幼虫,再产生许多摇尾幼虫,逸出螺体,遇入水的人、畜,即由皮肤侵入。
《國語辭典》:旋毛虫(旋毛蟲)  拼音:xuán máo chóng
动物名。线形动物门线虫纲。乳白色,体细长,后端较前端略粗,外表不分节,却有一层很厚的角质层,寄生时呈捲曲状。通常寄生于人体或其他哺乳动物的小肠内,再由小肠转移到肌肉组织中,患者有剧痛、发热、呕吐、不眠等症状。人体内的旋毛虫通常来自食用含有虫卵的肉类。
《国语辞典》:象皮病  拼音:xiàng pí bìng
病名。一种蚊子传染的寄生虫疾病。因血丝虫侵入淋巴管引起淋巴管发炎造成淋巴管阻塞,引起组织异常增生而造成皮肤粗厚。大多数病例发生在下肢。见「丝虫病」条。
《国语辞典》:寄生虫病(寄生虫病)  拼音:jì shēng chóng bìng
由寄生虫感染所引起的疾病。
《国语辞典》:广东住血吸虫(广东住血吸虫)  拼音:guǎng dōng zhù xiě xī chóng
动物名。一种寄生虫。主要流行于亚洲地区。虫卵或幼虫随著未煮或未熟的蜗牛肉侵入人体。感染一至二个月,进入产卵期,每日产卵在三千颗以上,会引起病人强烈的免疫反应,出现忽冷忽热、咳嗽、关节痛、淋巴腺肿、肝肿大、腹泻、便血等症状。
《国语辞典》:弓浆虫(弓浆虫)  拼音:gōng jiāng chóng
动物名。一种寄生虫。哺乳、鸟类及人类的身体均可能感染上它。主要寄生于肌肉组织或脑部。一般人受感染并无明显症状,但在孕妇则可能使胎儿产生水脑症、小脑症等严重畸形或死亡。在爱滋症者身上则可能引起致命的弓浆虫脑炎。
《国语辞典》:肝蛭  拼音:gān zhì
一种寄生虫。属扁形动物门。成虫多寄生于人体肝脏内,虫卵随著胆汁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化,寄生在淡水鱼中,人们吃食生鱼片或喝含幼虫的水便容易感染发病,而引起胆管阻塞、黄疸、肝硬化等症状。另有一种寄生于牛、羊、马等动物的肝内,为害也很大。也作「肝吸虫」。
《国语辞典》:肺蛭  拼音:fèi zhì
一种寄生虫,寄生在人的肺部。参见「肺吸虫」条。
《国语辞典》:终宿主(终宿主)  拼音:zhōng sù zhǔ
寄生虫生长成熟或行有性生殖时的宿主,称为「终宿主」。
《国语辞典》:巨脾症  拼音:jù pí zhèng
是指脾脏发生显著的肿大。导致脾脏肿大的原因包括造血系统异常、肝硬化、心脏衰竭、寄生虫感染、伤寒菌等细菌感染,以及代谢功能异常等。
《國語辭典》:肝吸虫(肝吸蟲)  拼音:gān xī chóng
一种寄生虫。属扁形动物门。常寄生于人体或牛、羊等动物的肝脏中。参见「肝蛭」条。
《國語辭典》:钩虫(鉤蟲)  拼音:gōu chóng
一种乳白色或淡红色的线形寄生虫。口部有钩,幼虫呈丝状,从人的皮肤进入体内,寄生于小肠,吸人血,会导致丘疹、贫血等症状。虫卵会随患者的粪便排出体外。
《國語辭典》:肺吸虫(肺吸蟲)  拼音:fèi xī chóng
一种寄生虫。寄生在人的肺部,卵随患者的痰和粪便排出体外,幼虫寄生在淡水蟹的体内,人食此等蟹肉,会引起寄生虫性咯血症。也称为「肺蛭」。
《漢語大詞典》:粪便常规检验
临床常用的化验方法之一。根据粪便的颜色、性状以及采用显微镜下检查粪便中有无炎性产物、血细胞、寄生虫卵等。可协助了解胃肠、肝脏、胰腺、胆道系统的功能状态和有无其他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