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孤独(孤獨)  拼音:gū dú
1.幼而无父和老而无子的人。《礼记。礼运》:「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荀子。王霸》:「百姓有不理者如豪末,则虽孤独鳏寡,必不加焉。」
2.孤立无援。《史记。卷八三。鲁仲连邹阳列传。邹阳》:「此二人者,皆信必然之画,捐朋党之私,挟孤独之位,故不能自免于嫉妒之人也。」
3.孤单寂寞。如:「孤独的滋味,真不好受!」《红楼梦》第二二回:「探春所作风筝,乃飘飘浮荡之物;惜春所作海灯,一发清净孤独。今乃上元佳节,如何皆用此不祥之物为戏耶?」
《國語辭典》:空闺(空閨)  拼音:kōng guī
空寂的闺房。《文选。曹植。杂诗六首之三》:「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明。于谦 古意诗:「别来独自守空闺,夜夜焚香拜明月。」
《國語辭典》:落寞  拼音:luò mò
寂寞、冷落。宋。谢逸 西江月。落寞寒香满院词:「落寞寒香满院,扶疏清影侵门。」《聊斋志异。卷二。红玉》:「如此落寞,尚不刻苦,乃学浮荡耶?」也作「落莫」。
《漢語大詞典》:孤心
寂寞的心境;孤高的心怀。 明 吴承恩 《移竹寺中得诗》之七:“落落众芳外,苍苍千尺松。孤心谁见赏,今日得相从。” 王闿运 《桂颂》:“十旬四秀,芬传未歇。孤心无危,婉孌娟洁。”
《漢語大詞典》:深幽
(1).偏远;僻静。后汉书·张禹传:“﹝ 张禹 ﹞歷行郡邑,深幽之处莫不毕到。” 宋 叶适 《中奉大夫薛公墓志铭》:“山既深幽,草亦茂好。”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顷之至一地,室宇巍丽,极深幽雅洁。” 陈毅 《过吕梁山》诗:“林壑深幽胜 太行 ,收罗眼底不辞忙。”
(2).引申为寂寞。 宋 苏轼 《梅花》诗之二:“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
(3).深奥隐微。后汉书·章帝纪“博贯六艺,不舍昼夜” 唐 李贤 注:“博贯谓究极深幽耳。”
《國語辭典》:吊影(弔影)  拼音:diào yǐng
独居无伴,对影自怜。形容孤独之极。南朝梁。江淹〈恨赋〉:「拔剑击柱,吊影惭魂。」《聊斋志异。卷六。菱角》:「淹留既久,适大寇据湖南,家耗遂隔。成窜民间,吊影孤惶而已。」
分類:孤独寂寞
《漢語大詞典》:愁寂
忧愁寂寞。 唐 杜甫 《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弼》:“胡骑攻吾城,愁寂意不愜。” 宋 晏几道 《六幺令》词:“尽堪愁寂。花时往事,更有多情箇人忆。” 明 李沛 《甲午立春》诗:“饥寒与衰谢,愁寂 楚 江滨。” 清 黄景仁 《晓起》诗:“眼看时节改,愁寂感秋蓬。”
分類:忧愁寂寞
《漢語大詞典》:萧寥(蕭寥)
(1).寂寞冷落。 五代 徐铉 《题雷公井》诗:“揜靄 愚公谷 ,萧寥羽客家。” 元 揭傒斯 《晓坐张先生朝阳轩》诗:“萧寥尘外事,风叶满窗间。” 清 魏之琇 《买陂塘·苹花》词:“萧寥坐觉添秋思,还袭舞帬歌扇。”
(2).风雨声。 唐 孟郊 《溧阳秋霁》诗:“晚雨晓犹在,萧寥激前阶。” 唐 白居易 《松声》诗:“西南微风来,潜入枝叶间;萧寥发为声,半夜明月前。”
《國語辭典》:孤寂  拼音:gū jí
孤独寂寞。唐。于濆 旅馆秋思诗:「旅馆坐孤寂,出门成苦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揭榜不中,有何颜面?况且母亲家里孤寂,早晚悬望。」
《國語辭典》:骚骚(騷騷)  拼音:sāo sāo
1.行动急速的样子。《礼记。檀弓上》:「故骚骚尔则野,鼎鼎尔则小人。」宋。黄庭坚〈劳坑入前城〉诗:「山农惊长吏,出拜家骚骚。」
2.风力强劲的样子。《文选。张衡。思玄赋》:「寒风凄其永至兮,拂穹岫之骚骚。」
3.拟声词。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唐。徐凝 莫愁曲:「玳瑁床头刺战袍,碧纱窗外叶骚骚。」
《漢語大詞典》:贞素(貞素)
(1).贞纯素朴。三国志·吴志·是仪胡综传论:“ 仪 清恪贞素。” 南朝 梁 陆倕 《拜吏部郎表》:“ 阮咸 贞素,屡荐未登。” 元 张雨 《赠惠山僧天泽》诗:“ 吴下 多名淄,上人特贞素。”
(2).指清白的节操。 唐 常建 《古意》诗:“富贵安可常,归来保贞素。” 明 陆粲 《赠别王直夫》诗:“相期保贞素,岁晚同金兰。” 清 钮琇 觚賸·云娘:“妾以一妇人,奋衞长途,迄於安吉,所以报公子者至矣。乃恣行不义,玷我贞素耶?”
(3).指幽静寂寞的生活。 唐 李贺 《房中思》诗:“月轩下风露,晓庭自幽涩;谁能事贞素,卧听莎鷄泣。”
《國語辭典》:冷清  拼音:lěng qīng
1.形容景物萧条、寂静。如:「到了晚上,这一带就更加冷清了。」《镜花缘》第六五回:「我们今日莫到凝翠馆去,那边太觉辽阔冷清,此刻桂花又不开,虽说松阴可爱须交四五月方好顽哩。」
2.冷落、寂寞。《初刻拍案惊奇》卷六:「又见大娘孤单在家,未免冷清。」《红楼梦》第九回:「难道怪我上学去,丢的你们冷清了不成?」
《漢語大詞典》:索莫
亦作“ 索漠 ”。亦作“ 索寞 ”。
(1).荒凉萧索貌。 唐 元稹 《醉行》诗:“秋风方索漠,霜貌足睽携。” 宋 陈亮 《朝中措》词:“索莫败荷翠减,萧疏晚蓼红添。” 元 耶律楚材 《和冲霄韵》之三:“天涯索寞正穷秋,衰草寒烟无尽头。”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昔日之繁华,真耶幻耶?今日之索寞,幻耶真耶?”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六章二:“除在山脚下有一些风景区之外,山上都显得非常索寞,既没有什么‘松柏一径’的大树,也没有什么‘粉墙丹柱’的灵宫。”
(2).寂寞无聊;失意消沉。 唐 贾岛 《即事》诗:“索漠对孤灯,阴云积几层。” 南唐 冯延巳 《鹊踏枝》词:“休向尊前情索莫,手举金罍,凭仗深深酌。”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白居易:“﹝ 白居易 ﹞既復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序》:“骨肉凋零,老怀索漠,宿疴时作,精力益衰。” 鲁迅 《三闲集·在钟楼上》:“我抱着梦幻而来,一遇实际,便被梦境放逐了,不过剩下些索漠。”
(3).冷落淡漠貌。 南朝 宋 鲍照 《行路难》之九:“今朝见我颜色衰,意中索寞与先异。” 唐 刘禹锡 《百舌吟》:“南方朱鸟一朝见,索漠无言蒿下飞。” 宋 欧阳修 《与韩献肃公书》:“ 仲仪 顽健如故,惟不能屡相见,交游索漠。”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一日,有贫叟来访,僕辈不为通。自候於门,乃得见。神意索漠,一茶后,别无寒温。”
(4).空乏穷尽貌。 宋 杨万里 《和王司法雨中惠诗》:“斋厨索寞如悬罄,慙媿酸寒遣一尊。”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周繇:“﹝ 周繇 ﹞家贫,生理索寞,只苦篇韵,俯有思,仰有咏,深造閫域,时号为‘诗禪’。” 清 唐孙华 《秣陵太守行》:“官厨索寞賸韲盐,妓馆萧条斥歌舞。”
《國語辭典》:凉凉(涼涼)  拼音:liáng liáng
1.孤独凄凉。《孟子。尽心下》:「古之人,行何为踽踽凉凉?」
2.略具寒意,微寒。《列子。汤问》:「日初出,沧沧凉凉。」
3.纳凉。《聊斋志异。镜听》:「母入厨唤大妇曰:『大男中式矣,汝可凉凉去!』」
《國語辭典》:凉凉(涼涼)  拼音:liàng liáng
使物体温度降低。如:「这汤很烫,等凉凉了再喝。」
《漢語大詞典》:寂处(寂處)
寂寞独处。 清 敏树 《与朱伯韩书》:“夫士穷居而寂处,读古人之书,忽若有得於其心,虽不得遭遇於时,亦愿观览海内,交其一二贤豪,相讲论以其业。”
分類:寂寞独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