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8,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容妆
中注
姿致
神容
风颜
颜华
攸然
妆光
色艺
壮容
艳容
铅素
声貌
凋槁
苇然
《漢語大詞典》:容妆(容妝)
容貌妆饰。 欧阳予倩 《木兰从军》第二十场:“弄刀枪手粗了难调脂粉,且喜得饱经忧患还没有皱纹。我这里理云鬓把容妆细整,敛威风依旧是靦覥温存。”
《漢語大詞典》:中注
元 人俗语。犹言中看。指容貌引人注目。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二折:“我只见小姐中注模样,不曾见小姐脚儿大小。” 元 李直夫 《虎头牌》第二折:“哥哥,你那幼年间中注模样,如今便怎生老的这等了。”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三折:“我道小娘子中注模样,不是受贫的。”
《漢語大詞典》:姿致
(1).容貌举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英:“遇一二八女郎,姿致娟娟。”
(2).美好的姿态。 清 沈初 《西清笔记·纪庶品》:“头容目光,皆能运转,助其姿致。” 叶圣陶 《倪焕之》十四:“蝉声不再像午间那样焦燥急迫,悠闲地颇有摇曳的姿致。”
《漢語大詞典》:神容
(1).神妙的姿容。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忽星离而云罢,整神容而自持。”
(2).指精神容貌。 楼适夷 《一位严于律己的共产党员》:“他不爱住院,也不愿朋友上医院去探望。他不想使自己日益枯槁的神容,使朋友见了心里难受。”
《漢語大詞典》:风颜
风采容貌。 唐 李白 《送张遥之寿阳幕府》诗:“投躯紫髯将,千里望风颜。”
分類:风采容貌
《漢語大詞典》:颜华(顔華)
谓容貌有光采。 南朝 梁 江淹 《效阮公诗》之二:“十年学读书,颜华尚美好。”
分類:容貌光采
《漢語大詞典》:攸然
(1).迅疾貌。孟子·万章上:“昔者有馈生鱼於 郑子产 , 子产 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 赵岐 注:“攸然,迅走水趣深处也。”
(2).闲适从容貌。 明 高启 《临顿里》之十:“谁识先生乐,攸然卧枕肱。”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一:“有时夜半醒来,万籁俱寂,皓月中天,攸然四顾,觉得心中一片空灵。”
《漢語大詞典》:妆光(妝光)
谓盛装的容貌。 宋 张先 《好事近·和毅夫人内翰梅花》词之二:“双歌声断宝杯空,妆光艳瑶席。” 宋 张先 《河满子·陪杭守泛湖夜归》词:“片段落霞明水底,风纹时动妆光。”
分類:盛装容貌
《國語辭典》:色艺(色藝)  拼音:sè yì
姿色与技艺。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五。妓妾守节》:「妓妾以色艺取怜,妒宠于主家者,亦曰:『我之富与贵,有以感动其中耳。』」也作「姿艺」。
分類:容貌技艺
《漢語大詞典》:壮容(壯容)
(1).青壮年时的容貌。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 华佗 ﹞晓养性之术,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南史·陶弘景传:“ 弘景 善辟穀导引之法,自隐处四十许年,年逾八十,而有壮容。” 唐 刘言史 《广州王园寺伏日即事寄北中亲友》诗:“谁怜在炎客,一夕壮容销。”
(2).年轻美丽的容颜。《文选·左思〈魏都赋〉》:“ 易 阳壮容, 卫 之稚质; 邯郸 躧步, 赵 之鸣瑟。” 张铣 注:“壮容,少年美丽之容。 易 阳, 易水 之阳,中多美女。稚质,童颜也。”
《漢語大詞典》:艳容(豔容)
艳美的容貌。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是以 嫫母 宿瘤,恶见 西施 之艳容。” 唐 乔知之 《和李侍郎古意》:“美人长叹艳容萎,含情收取摧折枝。”
分類:艳美容貌
《國語辭典》:铅素(鉛素)  拼音:qiān sù
铅,铅粉笔。素,白绢。铅素即古人用以书写的笔和纸。
《國語辭典》:声貌(聲貌)  拼音:shēng mào
声音形貌。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诠赋》:「及灵均唱骚,始广声貌,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
《漢語大詞典》:凋槁
(1).草木凋谢枯萎。 唐 韩愈 《秋怀》诗之十一:“西风蛰龙蛇,众木日凋槁。” 宋 欧阳修 《西斋手植菊花过节始开偶书奉呈圣俞》诗:“四时悲代谢,万物惜凋槁。”
(2).形容人容貌憔悴。 宋 曾巩 《冬暮感怀》诗:“将帅色凋槁,蚍蜉势趫腾。” 宋 苏辙 《次韵秦观梅花》:“病夫毛骨日凋槁,愁见米盐惟醉倒。”
《漢語大詞典》:苇然(葦然)
动容貌。汉书·王莽传中:“惧然祗畏,苇然閔 汉 氏之终不可济。” 颜师古 注:“苇然,变动之貌也。”
分類:容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