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臼杵
臼与杵。舂粮食或他物的容器和捣棒。易·繫辞下:“臼杵之利,万民以济。”三国志·魏志·阮籍传“官至步兵校尉”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 苏门山 有隐者,莫知名姓,有竹实数斛,臼杵而已。” 刘半农 《学徒苦》诗:“腊月主人食糕,学徒操持臼杵。”
分類:粮食容器
《漢語大詞典》:罂缶(罌缶,甖缶)
亦作“ 罌缻 ”。大腹小口的瓶。汉书·韩信传:“以木罌缶度军。” 颜师古 注:“罌缶,谓瓶之大腹小口者也。”史记·淮阴侯列传作“罌缻”。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罂瓮:“凡罌缶有耳嘴者,皆另为合,上以銹水涂沾。” 明 刘基 《渡江遣怀》诗:“济河须巨舫,将焉用罌缶。”
甖缶:陶制容器,大腹小口。三国志·吴志·孙静传:“顷连雨水浊,兵饮之多腹痛,令促具甖缶数百口澄水。”
《漢語大詞典》:瓷罂
盛酒浆等用的陶瓷容器。 前蜀 贯休 《樵叟》诗:“担头担箇赤瓷甖,斜阳独立濛笼坞。” 清 吴允嘉《浮梁陶政志·景镇旧事》:“ 万文恭 士和 ,故师事 唐荆川 ,其蒞 江西 饶州 任, 唐 赠以双瓷甖。”
《国语辞典》:平量  拼音:píng liáng
量米时,以「概」置于容器口,平行推过,使米正好平整满盛于容器。《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概者,平量者也。吏者,平法者也。」《六部成语注解。户部》:「平量:平于斛面曰平量。」
《漢語大詞典》:酒槽
榨酒时用来承酒的容器。 唐 张籍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之四:“就石安琴枕,穿松压酒槽。”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切谏:“ 太宗 素嗜酒,晚年尤甚,日与大臣酣饮。 耶律文正王 数言之,不听。一日,持酒槽之金口以进曰:‘此铁耳,为酒所蚀,尚致如此,况人之五臟,有不损耶?’上説,赐以金帛。”
分類:酒槽容器
《國語辭典》:瓦罐  拼音:wǎ guàn
1.提水的器具。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二折:「则你是个腌腌臜臜泼婆娘,少不得瓦罐儿打翻在井水底。」
2.乞丐的用具。元。王实甫《破窑记》第二折:「你若提著一个瓦罐还家来,我可也怨不的你。」元。秦𥳑夫《东堂老》第二折:「你把那摇槌来悬,瓦罐来擎。绕闾檐,乞残剩。」
《國語辭典》:瓶子  拼音:píng zi
一种容器。口较小,瓶颈长而且窄,腹较大,大部分多用瓷土或玻璃制成。如:「这瓶子上的花鸟彩绘很细致。」
分類:瓶子容器
《國語辭典》:香筒  拼音:xiāng tǒng
寺庙或家庭中用来贮香的筒子。
《國語辭典》:插子  拼音:chā zi
武器名。旧时一种单锥状的兵器。《续孽海花》第四七回:「一人随即向地上检起单刀,一人拔出两个插子,向著张黑恶狠狠的立著。」
《漢語大詞典》:插汉(插漢)
(1).插入河汉。极言其高。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淯水:“其水南流经 鲁阳关 左右,连山插汉,秀木干云。” 元 钱惟善 《龙峰孤塔》诗:“高标插汉苍龙左,倒影横江白鹤东。” 清 吴伟业 《九峰诗·横云山》:“ 横云 插汉领诸峯,雨过泉飞乱壑松。”
(2). 明 代蒙古族部落名。亦称 插汉儿 、 察罕 、 察哈尔 ,本 元 裔 小王子 之后。 明 嘉靖 间 卜赤 (一作 布希 )驻牧 插汉 之地,因以为名。参阅《清文献通考·舆地二三》
《漢語大詞典》:侈哆
(1).口大张貌。语本诗·小雅·巷伯:“哆兮侈兮,成是南箕。” 清 许缵曾 《睢阳行》:“祝史乘机垄断张,阿母新来口侈哆。”因以谓谗言中伤。 宋 李纲 《摘鬓间白髮有感》诗:“纵横蹈危机,侈哆困贫嘖。”
(2).形容器物开张。 宋 苏舜钦 《检书》诗:“踾扑下尘梁,侈哆张败笈。”
(3).环列,罗列。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紫燄嘘呵,高灵下堕。羣星从坐,错落侈哆。”
(4).犹骄纵。 唐 陆龟蒙 《登高文》:“镗威介私,放荡侈哆。”
《漢語大詞典》:木罂(木罌)
(1).木制的盛流质容器。墨子·备城门:“用瓦木罌容十升以上者,五十步而十,盛水且用之。” 孙诒让 间诂:“罌,或瓦或木,皆可以盛水也。”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杂志二:“ 刁约 使 契丹 ,戏为四句诗,曰:‘押燕移离毕,看房贺跋支。饯行三匹裂,密赐十貔貍。’……匹裂,小木罌,以色綾木为之,如黄漆。”
(2).见“ 木罌缻 ”。
《漢語大詞典》:木罂缶(木罌缻)
亦作“ 木罌缶 ”。 用木柙夹缚众罂缻而成的浮渡工具。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 乃益为疑兵,陈船欲渡 临晋 ,而伏兵从 夏阳 以木罌缻渡军。”汉书·韩信传:“伏兵从 夏阳 以木罌缶度军,袭 安邑 。”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以木柙缚罌缶以度也。”亦省称“ 木罌 ”。 明 茅元仪 武备志·军资乘·济水:“木罌者,缚瓮缶以为筏;瓮缶受二石力,胜一人。瓮间容五寸,下以绳勾联,编枪其上,形长而方,前置筏头后置稍,左右置棹。”
分類:工具
《漢語大詞典》:中盛
盛是古代祭祀时置于容器中的谷物,一般为黍、稷、稻、粱、麦、苽,谓之六谷。“中盛”谓不用稻、粱,表示祭礼从简。逸周书·籴匡:“年俭穀不足,宾祭以中盛。” 孔晁 注:“有黍稷无稻粱。”
《國語辭典》:水瓶  拼音:shuǐ píng
装水的瓶子。如:「热水瓶」。《高僧传。卷一二。齐永兴柏林寺释弘明》:「每旦则水瓶自满,实则天童子以为给使也。」
《國語辭典》:含有  拼音:hán yǒu
包含具有。如:「水果含有丰富的维他命及矿物质。」
《漢語大詞典》:魁闳(魁閎)
形容器宇不凡,气量宏大。 唐 韩愈 《上宰相书》:“枯槁沉溺、魁閎宽通之士,必且洋洋焉动其心,峨峨焉缨其冠,于于焉而来矣。”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则世之魁閎豪杰不世出之士,其谁不愿进於门?” 清 孙鼎臣 《与吴筠仙书》:“古之为之者,如 司马子长 ……其人皆魁閎鉅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