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不宰
不主宰。老子:“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唐 杜审言 《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不宰神功运,无为大象悬。” 宋 苏轼 《代普宁王贺冬表》:“俾物类以昭苏,受福无穷,成功不宰。”
分類:主宰
《漢語大詞典》:守宰
指地方长官。《后汉书·朱浮传》:“守宰数见换易,迎新相代,疲劳道路。”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拜守宰者,印组光华,车骑辉赫,荣兼九族,取贵一时。” 宋 秦观 《鲜于子骏行状》:“閲守宰以求治,慎迁易以去弊。”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 宋文帝 性仁厚恭俭,勤於为政,守法而不峻,容物而不弛,百官谐於其职,守宰以六期为断,吏不苟免,民有所係,三十年间,四境之内,晏安无事。”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七章第三节:“ 冯跋 每次派遣守宰,都亲自接见,询问为政要领。”
《韵府拾遗 缉韵》:宰邑
齐书武帝纪郑浑宰邑因姓立名王浚剖符户口殷盛
《國語辭典》:元宰  拼音:yuán zǎi
1.首相。《晋书。卷六五。王导传》史臣曰:「实赖元宰,固怀匪石之心。」
2.主谋的人。宋。苏辙 陈州为张安道论时事书:「投窜元宰,以谢二鄙,而陛下既三悔矣。」
分類:丞相
《漢語大詞典》:茂宰
旧时对县官的敬称。 南朝 齐 谢朓 《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雄图悵若兹,茂宰深遐睠。” 唐 杜甫 《送赵十七明府之县》诗:“连城为宝重,茂宰得才新。”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爵位·知县:“茂宰:山堂肆考:‘ 汉 卓茂 为 密 令有声,故用以比宰邑者。’”
分類:县官敬称
《漢語大詞典》:宰树(宰樹)
坟墓上的树木。 南朝 梁 王僧孺 《从子永宁令诔》:“宿草行没,宰树方攒。” 唐 颜真卿 《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右丞相上柱国赠太尉广平文贞公宋公神道碑铭》:“高坟崔嵬, 鉅鹿 剧 旁。森梢宰树,繚绕连冈。” 清 赵翼 《定军山》诗:“丰碑曾堕居民泪,宰树犹森故相坟。”
分類:坟墓树木
《漢語大詞典》:贤宰(賢宰)
(1).贤明的宰相。后汉书·左雄周举等传论:“ 陈蕃 、 杨秉 处称贤宰, 皇甫 、 张 、 段 出号名将。”说郛卷二四引 宋 孔平仲 《孔氏杂说》:“贤相亦可谓之贤宰。《左雄传论》曰: 陈蕃 、 杨秉 世称贤宰。”
(2).贤明的地方长官。 唐 张说 《至尉氏》诗:“吾兄昔兹邑,遗爱称贤宰。” 明 无心子《金雀记·寄书》:“因接恩官辞梓里,为因贤宰出都门。” 清 查慎行 《送同年张耦韩宰灵宝》诗:“神明世合推贤宰,悃愊君能復古风。”
《國語辭典》:县宰(縣宰)  拼音:xiàn zǎi
职官名。负责管理一县的长官。参见「县令」条。
分類:县令
《漢語大詞典》:宰路
(1).渊名。庄子·外物:“ 宋 元君 夜半而梦人被髮闚阿门,曰:‘予自 宰路 之渊,予为 清江 使 河伯 之所,渔者 余且 得予。’ 元君 觉,使人占之,曰:‘此神龟也。’” 成玄英 疏:“ 宰路 ,江畔渊名。” 宋 张孝祥 《丑奴儿·张仲钦母夫人寿》词:“棠阴阁上棠阴满,满劝流霞。满劝流霞。来岁应添 宰路 沙。”
(2).谓宰辅之位。
分類:宰辅
《国语辞典》:宰我  拼音:zǎi wǒ
宰予的别名。参见「宰予」条。
《漢語大詞典》:王宰
宰相。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正体毓德於少阳,王宰宣哲於元辅。” 吕延济 注:“王宰,宰相也。” 唐 张说 《右丞相苏公挽词》之一:“王宰丹青化,春卿礼乐才。”
分類:宰相
《漢語大詞典》:宰府
宰相办公之所。《后汉书·马严传》:“旧丞相、御史亲治职事,唯 丙吉 以年老优游,不案吏罪,於是宰府习为常俗。” 汉 蔡邕 《陈政要七事疏》:“臣自在宰府,及备朱衣,迎气五郊,而车驾稀出,四时至敬,屡委有司,虽有解除,犹为疎废。”
分類:宰相办公
《漢語大詞典》:小宰
(1).官名。周礼·天官·小宰:“小宰之职,掌建邦之宫刑,以治王宫之政令。”后世称少宰,也称宰。
(2).邑宰,县邑的长官。《后汉书·章帝纪》:“昔 仲弓 季氏 之家臣, 子游 武城 之小宰, 孔子 犹诲以贤才,问以得人。”
《國語辭典》:宰制  拼音:zǎi zhì
主宰控制。《史记。卷二三。礼书。序》:「洋洋美德乎!宰制万物,役使群众,岂人力也哉?」
《漢語大詞典》:宰席
主宰的地位。 宋 曾巩 《王制一》:“建尔国家,保兹东夏,视祲威於宰席,增衍食於爰田,用强盘石之基,实重维城之势。”
分類:主宰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