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93,分87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故宫
东宫
王宫
吴宫
珠宫
学宫
宫花
宫闱
梵宫
蟾宫
合宫
后宫
宫女
泮宫
宫门
《國語辭典》:故宫(故宮)  拼音:gù gōng
旧王朝的宫殿。今多特指北平的明清旧宫,位于北平紫禁城神武门内,殿宇高耸,园亭宏丽,民国十四年改为故宫博物院,开放供人参观。后因战乱而将部分文物运至台湾,现存放在台北外双溪的故宫博物院。
《國語辭典》:东宫(東宮)  拼音:dōng gōng
1.古代太子所居住的地方。亦借指太子。《诗经。卫风。硕人》:「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也称为「青宫」、「春宫」。
2.复姓。如春秋时齐有大夫东宫得臣。
《國語辭典》:四象  拼音:sì xiàng
1.金、木、水、火。《易经。系辞上》:「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唐。孔颖达。正义:「两仪生四象者,谓金、木、水、火。」
2.春、夏、秋、冬。体现于卦象则为少阳、老阳、少阴、老阴。《朱子语类。卷一三七。战国汉唐诸子》:「易中只有阴阳奇耦,便有四象:如春为少阳,夏为老阳,秋为少阴,冬为老阴。」
3.易卦四象:实象、假象、义象、用象。
4.日、月、星、辰。《西游记》第一回:「日、月、星、辰,谓之四象。」
《國語辭典》:王宫(王宮)  拼音:wáng gōng
1.帝王所居住的宫殿。《周礼。天官。小宰》:「小宰之职,掌建邦之宫刑,以治王宫之政令。」《史记。卷三九。晋世家》:「甲午,晋师还至衡雍,作王宫于践土。」
2.祭祀的神坛。《礼记。祭法》:「王宫,祭日也;夜明,祭月也。」
《漢語大詞典》:吴宫
(1).指 春秋 吴王 的宫殿。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乃有剑客惭恩,少年报士, 韩 国 赵 厠, 吴 宫 燕 市。” 唐 刘禹锡 《武陵观火》诗:“ 晋 库走龙剑, 吴 宫伤燕雏。”
(2).指 三国 吴 主的宫殿。 唐 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诗:“ 吴 宫花草埋幽径, 晋 代衣冠成古丘。” 王琦 注:“ 吴 宫,谓 孙权 建都时所造宫室。” 明 李梦阳 《浮江》诗:“开窗问 赤壁 ,捩柁失 吴 宫。”
分類:吴王宫殿
《漢語大詞典》:珠宫
(1).龙宫。 唐 杜甫 《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诗:“煌煌珠宫物,寝处祸所婴。” 浦起龙 心解:“ 赵 曰:珠宫言龙宫。” 宋 苏轼 《张龙公祠记》:“度公之居,贝闕珠宫。揆公之食,琼醴玉饔。” 元 王旭 《螺杯赋》:“访珠宫於层波,招泉客於鮫室。”
(2).指道院或佛寺。 唐 殷尧恭 《中元观道流步虚》诗:“玉洞花长发,珠宫月最明。” 元 袁桷 《游长春宫分韵得莱字》:“珠宫敞殊界,积构中 天台 。” 明 梁有誉 《峡山飞来寺》诗:“碧流环黛壑,琪树隐珠宫。”
《國語辭典》:学宫(學宮)  拼音:xué gōng
学校、学舍。《儒林外史》第四七回:「我们县里,礼义廉耻,一总都灭绝了!也因学宫里没有个好官!」清。汪中〈先母邹孺人灵表〉:「迨中入学宫,游艺四方,稍致甘旨之养。」
《國語辭典》:宫花(宮花)  拼音:gōng huā
古时进士及第,天子赐宴,状元、榜眼、探花所簪的金花。《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姑寄御酒二瓶,为伯父颐老之资;宫花二朵,为贤郎鼎元之兆。」
《國語辭典》:宫闱(宮闈)  拼音:gōng wéi
后妃所居的深宫。《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序》:「后正位宫闱,同体天王。」
《漢語大詞典》:梵宫
原指梵天的宫殿。后多指佛寺。 南朝 梁 沈约 《瑞石像铭》:“永言鷲室,栖诚梵宫。” 唐 王勃 《梓州郪县兜率寺浮图碑》:“梵宫霞积,香阁星浮。” 元 耶律楚材 《憩解州邵薛村洪福院》诗:“天兵南出 武阳东 ,暂解征鞍憩梵宫。” 清 李渔 《怜香伴·僦居》:“寳菴花竹成林,阑干曲折,不似梵宫结构,竟像人家的书舍一般。”
《國語辭典》:蟾宫(蟾宮)  拼音:chán gōng
1.月宫。指月亮。唐。袁郊 诗:「嫦娥窃药出人间,藏在蟾宫不放还。」
2.旧时称科举中第为登蟾宫。明。胡继宗《书言故事大全。卷八。科第类。蟾宫》:「及第之荣,比步蟾宫。」
《國語辭典》:蟾宫折桂(蟾宮折桂)  拼音:chán gōng zhé guì
蟾宫,指月亮。折桂,比喻科举及第。参见「折桂」条。蟾宫折桂相传月中有桂树,用以比喻科举登第。元。施惠《幽闺记》第一一出:「胸中书富五车,笔下句高千古,镇朝经暮史,寐晚兴夙,拟蟾宫折桂云梯步。」《孽海花》第五回:「举人是月宫里管的,祇要吴刚老爹修桂树的玉斧砍下一枝半枝,肯赐给我们爷,我们爷就可以中举,名叫蟾宫折桂。」
《漢語大詞典》:合宫
(1).相传为 黄帝 的明堂。尸子·君治:“夫 黄帝 曰合宫, 有虞氏 曰总章, 殷 人曰阳馆, 周 人曰明堂,皆所以名休其善也。”《文选·张衡〈东京赋〉》:“必以肆奢为贤,则是 黄帝 合宫, 有虞 总期,固不如 夏癸 之瑶臺, 殷辛 之琼室也。” 薛综 注:“谓 黄帝 明堂,以草盖之,名曰合宫。” 宋 秦观 《代贺明堂礼毕表》:“始告虔于原庙,遂严配于合宫。”参阅 清 阮元 揅经室集·明堂论
(2).同居一舍。谓不分居。 宋 叶适 《松阡双莲铭》:“物之并荣,示美於同。懿哉 程氏 ,千指合宫。其饮同壶,其饭同盂。”
《國語辭典》:后宫(後宮)  拼音:hòu gōng
1.嫔妃所居之处。《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唐。白居易〈长恨歌〉:「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2.后借指皇后、嫔妃。《晏子春秋。外篇。重而异者》:「景公赏赐及后宫,文绣被台榭,菽粟食凫雁。」
《國語辭典》:宫女(宮女)  拼音:gōng nǚ
宫中执役的女子。《三国演义》第四回:「帝与后、妃在楼上,宫女报李儒至,帝大惊。」
《國語辭典》:泮宫(泮宮)  拼音:pàn gōng
周代诸侯的学宫。《史记。卷二八。封禅书》:「天子曰『明堂』、『辟雍』,诸侯曰『泮宫』。」也称为「頖宫」。
《漢語大詞典》:宫门(宫門)
(1).帝王公侯所居宫室之门。吕氏春秋·观世:“ 易牙 、 竖刁 、 常之巫 相与作乱,塞宫门,筑高墙,不通人,矫以公令。” 唐 元稹 《上阳白发人》诗:“宫门一闭不復开, 上阳 花草青苔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栖真》:“前日皇帝私走,嬪妃逃散,料想 香君 也出宫门。”评剧《密建游宫》第三场:“ 吴香女 带宫娥迎接少主,着新装摆仪仗走出宫门。”
(2).借指皇宫。 唐 韩愈 《息国夫人墓志铭》:“婉婉夫人,有籍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