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2—1067 【介绍】: 即宋英宗。太宗曾孙,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仁宗嘉祐七年,立为皇太子,次年仁宗死,嗣位。因病,由曹太后垂帘听政。治平元年,亲政。三年,西夏攻宋,经遣使诘问,与西夏复和。司马光进所撰《通志》,命置局设官继续编纂,后成《资治通鉴》。在位五年卒。
全宋文·卷一七三○
宋英宗赵曙(一○三二——一○六七),濮安懿王允让第十三子。景祐三年赐名宗实,授左监门卫率府副率,累迁右羽林军大将军、宜州刺史。皇祐二年为右卫大将军、岳州团练使。嘉祐七年立为皇太子,改今名,八年即帝位。治平元年五月始亲政。治平四年卒,年三十六。在位四年,年号治平。有集一卷(见《玉海》卷二八《英宗御制》条)。事迹详《宋史》卷一三《英宗纪》。
郑民宪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三五八
郑民宪,神宗时提点秦凤等路刑狱及提举营田,熙宁七年十一月诏兼都大提举熙河路营田弓箭手。见《宋会要辑稿》食货二之四,《宋史》卷九五《河渠志》五、卷一七六《食货志》上四。
唐淑问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江陵人,字士宪。唐介子。第进士。官殿中丞。神宗初,擢监察御史里行。河北饥,流民就食京师,条三策上之。滕元发为中丞,淑问力数其短,帝以为邀名,出判复州。久之,提点湖北刑狱,言新法不便,黜知信阳军,以病免官。后起知宣州,入为吏部员外郎,又引疾求外,降监抚州酒税。哲宗立,召为左司谏,以病致仕卒。
全宋文·卷一六六四
唐淑问(?——一○八六),字士宪,江陵(今湖北江陵)人,介子。第进士,官殿中丞。神宗时擢监察御史里行,后出判复州,久之,知真州,提点湖北刑狱,言新法不便,乞解使事,黜知信阳军。数年起知宣州,徙湖州,入为吏部员外郎,降监抚州酒税。哲宗立,以司马光荐,召为左司谏,寻卒。《宋史》卷三一六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0—1107 【介绍】: 宋密州诸城人,字正夫。神宗熙宁间进士。为登、棣二州教授。通判德州,力行市易法。哲宗元祐中,召试馆职,为秘阁校理,迁监察御史。以苏轼尝谓其“聚敛小人”,乃劾轼诽谤神宗,反为谏官所劾,谪徐州通判。后累迁中书舍人、给事中。徽宗朝为礼部侍郎,拜御史中丞,排击元祐党人不遗余力。崇宁四年,以蔡京荐,为尚书右仆射。因与京争权,相位罢复不定,未几卒。谥清宪。
全宋诗
赵挺之(一○四○~一一○七),字正夫,密州诸城(今属山东)人。神宗熙宁三年(一○七○)进士(《石林燕语》卷三),教授登、棣二州。元丰末通判德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一五)。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召为集贤校理。二年,为监察御史。四年,出通判徐州。五年,知楚州。八年,为京东路转运副使(同上书卷三九三、四○二、四二九、四四五、四六七、四八四)。绍圣四年(一○九七)为礼部、吏部侍郎(同上书卷四九二、四九三)。元符元年(一○九八)为中书舍人(同上书卷四九八)。徽宗朝,拜尚书右仆谢。大观元年卒(《宋史·徽宗纪》),年六十八。谥清宪。《宋史》卷三五一有传。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二一○七
赵挺之(一○四○——一一○七),字正夫,密州诸城(今山东诸城)人。熙宁进士,为登、棣二州教授,通判德州。元祐中召试馆职,为秘阁校理,迁监察御史。又历太常少卿,权吏部侍郎,除中书舍人、给事中。徽宗朝累官御史中丞。力主绍述之说,排击元祐诸臣不遗馀力。崇宁元年,由吏部尚书拜右丞。二年,进左丞、中书门下侍郎。四年,因蔡京荐,进拜尚书右仆射。既相,与京争权,屡陈京奸恶,且请去位避之。罢京,加挺之特进,仍为右仆射。大观元年罢,卒,年六十八,赠司徒,谥清宪。《宋史》卷三五一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2—1092 【介绍】: 宋开封祥符人,字子范。宦官。仁宗时补入内黄门,迁供奉官。神宗间与王韶收复河州,为熙河经略安抚司干当公事。击降羌酋木征。主持秦凤路及熙河路军事,以功累迁宣庆使。元丰间攻西夏无功。哲宗即位,徙永兴军路副都总管。被劾贪功欺罔,贬右千牛卫将军,分司南京,居陈州。卒谥敏恪,改忠敏。
全宋文·卷二一八五
李宪(一○四二——一○九二),字子范,开封祥符(今河南开封)人。皇祐中补入内黄门,稍迁供奉官。神宗即位,历永兴、太原府路走马承受,数论边事合旨,干当后苑。为熙河经略安抚司干当公事,以功加昭宣使、嘉州防禦使。后加宣州观察使、宣政使、入内副都知,又迁宣庆使。元丰中,五路出师讨夏国,宪领熙、秦军至西市新城。复兰州,城之,请建为帅府。复为泾原经略安抚制置使,进景福殿、武信军留后,使复还熙河,仍兼知秦凤军。哲宗时历官永兴军路副都总管。降宣州观察使,贬右千牛卫将军。元祐七年六月卒,年五十一。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七四,《宋史》卷四六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2—1094 【介绍】: 金女真完颜部人。劾里钵弟。攻桓赧等部,用兵之际,屡当一面。对辽之国政人情,尤为熟悉。劾里钵卒,继为完颜部首领。金熙宗时追谥穆宪,庙号肃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6—1101 【介绍】: 宋神宗后。怀州河内人。向经女。英宗治平三年,归神宗于颍邸,封安国夫人。哲宗即位,尊为皇太后。哲宗死,无嗣,后独决策迎立端王,是为徽宗。徽宗立,请权同处分军国事。越半年即还政。卒谥钦圣宪肃。
全宋文·卷二三五二
向皇后(一○四六——一一○一),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向敏中曾孙。治平三年归于颍邸。神宗即位,立为皇后。哲宗立,尊为皇太后。元符三年哲宗崩,独决策迎端王,是为徽宗,遂权同处分军国事,才六月,即还政。建中靖国元年卒,年五十六。谥钦圣宪肃。见《宋史》卷二四三《后妃传》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6 【介绍】: 宋宗室,神宗第十三子,徽宗弟。初为集庆军节度使、和国公。哲宗元符元年封简王。徽宗立,加司徒,历镇凤翔、雄武。因王府史语言指斥,送大理寺验治,似上表待罪。以左司谏江公望疏救,止治其左右。崇宁中,徙镇荆南、武宁。卒谥荣宪。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1—1126 【介绍】: 宋洛阳人,初名建中,又名师极,字彝叔。种世衡孙。少从张载学。以荫补三班奉职。累官秦凤路提举常平。因议免役法忤蔡京,改知德顺军。入元祐党籍,屏废十年。后历知怀德军、西安州、渭州,屡败夏人。徽宗宣和中,所谏不见纳,致仕。金兵南下,复起。时年事已高,仍知兵有谋,人称老种。拜同知枢密院,京畿两河宣抚使。金人退,罢为中太一宫使。金兵再度南下,再起,终河北、河东宣抚使。卒谥忠宪。
全宋诗
种师道(一○五一~一一二六),字彝叔,初名建中,避徽宗年号改为师极,诏赐今名,洛阳(今属河南)人。世衡孙。少从张载学。以荫补三班奉职,易文阶,为熙州推官,权知同谷县。累擢提举秦凤路常平,知德顺军。坐尝议役法忤蔡京意,入党籍,屏废十馀年。起知怀德军,历知西安州、渭州,进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拜保静军节度使。徽宗宣和四年(一一二二),责致仕(《宋史》卷二二《徽宗本纪四》)。又起知宪州、环州,俄还保静军节度使,复致仕。七年,金人南下,召为检校少保、静难军节度使、河东河北路制置使兼都统制(《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六四)。钦宗靖康元年,加检校少傅,同知枢密院事,为京畿、河北、河东路宣抚使。金师退,罢为中太一宫使。复加检校少师,进太尉,换节镇洮军,为河北、河东宣抚使。以病卒,年七十六。谥忠宪。《宋史》卷三三五、《东都事略》卷一○七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二五九六
种师道(一○五一——一一二六),初名建中,字彝叔,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少从张载学,以荫补三班奉职。试法,易文阶,历通判原州,提举秦凤常平。忤蔡京,入党籍,屏废十年。复起,历帅西北边州,屡败夏人,以忤权臣王黼等,两度致仕。宣和七年,金人南下,召为京畿河北制置使,驰援汴京,寻拜同知枢密院、京畿两河宣抚使。时春秋已高,天下称为「老种」,为人畏惮。靖康元年,又以与执政者意不合,被解兵柄。其年卒,年七十六,谥忠宪。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六四,《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宋史》卷三三五有附传。
吴安宪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元祐元年(1086)任陕西路提点刑狱公事,秦凤等路、永兴军等路并为陕府西路。元祐二年(1087)任职方郎中。元祐二年(1087)任都官郎中。元祐三年(1088)任河北东路提点刑狱公事。元祐三年(1088)任河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元符二年(1099)任河北路转运副使。崇宁三年(1104)任邓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同州人,字邦宪。举明经,习法律。神宗时为大理评事,累迁刑部员外郎、大理少卿。知梓州,转运使欲增折配以取羡余,为其所却。历提点梓州路、京畿刑狱,开封府少尹,知同、邢、汉三州。为官廉介不回,一于用法,持论宽平。卒年七十。
全宋诗
王吉甫,字邦宪,同州(今陕西大荔)人。举明经。神宗时为大理评事,累迁大理少卿。哲宗元符二年(一○九九)知磁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二七)。徽宗大观元年(一一○七)知凤翔府(同上书蕃夷四之一八)。在此前后,又曾知齐州、梓州,提点梓州、京畿刑狱,迁开封府少尹。政和二年(一一一二),出知同州(清乾隆《同州府志》卷四)。改知邢、汉二州。卒年七十。《宋史》卷三三○有传。
全宋文·卷二八七三
王吉甫,字邦宪,同州(治今陕西大荔)人。举明经,习法律,试断刑入等,为大理评事。累迁刑部员外郎、大理少卿。出知齐州、梓州。转运使欲增折配以取羡馀,吉甫竟却之。历提点梓州路、京畿刑狱、开封少尹,知同、邢、汉三州。以中大夫卒,年七十。见《宋史》卷三三○本传。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七九二
报恩(一○五八——一一一一),本名刘钦宪,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人。未冠,举方略,擢上第,调官大名。厌尘世,请于朝,遂就北京福寿寺祝发为僧,神宗赐名报恩。后游历诸方,参曹洞宗大师投子义青,即悟心要。义青卒,诏居随州大洪山。崇宁中,又诏住东京法云寺,阅岁仍归大洪。政和元年卒,年五十四,僧腊三十二。有语录三卷,著《曹洞宗派录》等。见范域所撰《塔铭》(《湖北金石志》卷一○),《五灯会元》卷一四,《补续高僧传》卷九。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报恩。卫之黎阳人。族刘。世以武进。家喜事佛。母牛氏。祷子于佛。梦佛指阿罗汉𢌿之而妊。既生有殊相。未冠。举方略。擢上第。调官北都。喟然叹曰。是何足了此生。请于朝。欲谢簪缨。求出世法。上诘其故。对曰。臣祖死王事。思报厚恩。惟有薰修之功。庶资冥福。神宗叹异。亲洒宸翰。赐名报恩(俗名钦宪)。就北都福寿寺。祝发受具。游历诸方。闻投子青禅师之道。而往依焉。青识其法器。一日凌晨入室。青问。天明也未。师曰。明矣。曰。明则捲帘。师从之。顿尔开悟。心地洞然。亟以所得白青。青韪之。留付巾匜。颇有年数。逮青顺世。丞相韩公缜。尹河南。延住嵩山少林。席未煖。诏改随州大洪山律寺为禅。命师居之。时大洪。基搆甚大。而芜废久。师辟荆榛蓬藋。为像设堂。皇化豺狼狐狸。为钟鱼梵呗。更定禅仪。大新轨范。由是大洪精舍壮观。天下禅林。崇宁二年。有诏命。住东京法云。从驸马都尉张公请也。师志尚闲远。阅岁恳还林泽。朝廷重违其请许之。径诣嵩山。旋趋大阳。属大洪虚席。守臣乞奏还师于旧。固辞弗获。复坐道场。凡前日之未遑者。咸成就焉。师勤于诲励。学者辐凑。几五百人。既振宗风。而戒律严甚。终身敝衣。略不加饰。虽赐紫方袍。卒盘辟不敢当。故权贵欲以师号言者。皆无复措意矣。政和改元。坐化。塔于南塔。师异时。欲筑室退居之所也。寿五十四。坐夏三十二。弟子嗣法出世者。一十三人。有语录三卷集。曹洞宗派录。受菩提心戒文。落发受戒仪文。皆行于世。丞相张无尽。于师深相契信。尝以书问三教大要。师答曰。西域外道宗多途。要其会归。不出有无四见。谓有见。无见。亦有亦无见。非有非无见也。盖不即一心为道。则道非我有。故名外道。不即诸法是心。则法随见异。故名邪见。如谓之有。有即有无。如谓之无。无则无有。有无则有见竞生。无有则无见斯起。若亦有亦无见。非有非无见。犹是也。夫不能离诸见。则无以明自心。无以明自心。则不能知正道。故经云。言词所说法。小智妄分别。不能了自心。云何知正道。又曰。有见则为垢。此则未为见。远离于诸见。如是乃见佛。以此论之。邪正异途。正由见悟殊致故也。故清凉以老庄计道法自然能生万物。易谓太极生两仪。一阴一阳之谓道。以自然太极为因。一阴一阳为道。能生万物。则是邪因。计一为虚无。则是无因。尝试论之。夫三界唯心。万缘一致。心生故法生。心灭故法灭。推而广之。弥纶万有而非有。统而会之。究竟寂灭而非无。非无亦非非无。非有亦非非有。四执既亡。百非斯遣。自然因缘。皆为戏论。虚无真实。但是假名。至若谓太极阴阳。能生万物。常无常有。斯为众妙之门。阴阳不测。是谓无方之神。虽圣人示悟多端。然既异一心。宁非四见。若虚无为道。道则是无。若自然太极阴阳为道。道则是有。常无常有。则是亦无亦有。阴阳不测。则是非有非无。先儒以妙万物为神。则非物。物物则亦是无。故西天诸大论师。皆以心外有法。为外道。万法惟心。为正宗。盖以心为宗。则诸见自亡。言虽或异。未足以为异也。心外有法。则诸见竞生。言虽或同。未足以为同也。儒家圣人。非不知之。乃存而不论耳。西天外道。皆大权菩萨。示化度人。横生诸见。曲尽异端。以明佛法。是谓正道。是谓圣人。顺逆皆宗。非思议所能知矣。故古人有言。缘昔真宗未至。孔子且以系心。今知理有所归。不应犹执权教。然知权之为权。未必知权也。知权之为实。斯知权矣。是亦周孔老庄。设教立言本意。一大事因缘所成。始成终也。然则三教一心。同途异辙。究竟道宗。本无言说。非维摩大士。孰能知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五原人,一说陇干人,字毅夫。姚兕子。少勇鸷有谋,年十八即佐父征战,知通远、镇戎军及岷州。哲宗绍圣中城平夏,率部策援,大破西夏军。徒知会州,领熙河钤辖。援王赡于鄯、湟州,屡战屡捷,解围,筑安乡关,通湟水漕运。徽宗建中靖国初,议弃湟州,徙知熙州。蔡京用王厚复河、湟州,治弃地罪,停官贬窜。后复知沧、熙州,官至检校司空,奉宁军节度使。卒谥武宪。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62—1117 【介绍】: 宋衢州西安人,字德初。神宗元丰八年进士,授真州教授。徽宗即位,以荐除左司谏。因主绍述之说,擢起居舍人,为编修官,寻迁中书舍人,进给事中、礼部侍郎。翼附蔡京,又因与京政敌相善,尝被排挤出外。后累官中书侍郎,擢拜少宰,以疾致仕。卒谥文宪。
全宋诗
刘正夫(一○六二~一一一九),字德初,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县)人。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进士。徽宗崇宁间召为左司谏,迁中书舍人、给事中。大观元年(一一○七)以《春宴乐语》事出知河南府。后召为尚书右丞,进中书侍郎。政和七年致仕,寻卒,年五十八。谥文宪。《宋史》卷三五一有传。
全宋文·卷二八七○
刘正夫(一○六二——一一一七),字德初,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人。元丰八年举进士,为真州教授,迁太学博士。徽宗即位,擢起居舍人,进给事中、礼部侍郎。与蔡京不协,京谋中以事,改龙图阁直学士、知河南府。大观三年,召拜工部尚书,进右丞、中书侍郎。政和六年致仕归,七年卒,年五十六。见《宋会要辑稿》礼一四之七三、礼四一之五,《东都事略》卷一○二,《宋史》卷二一二《宰辅表》三、卷三五一本传。
吴宪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建中靖国元年(1101)任陕西路转运使。崇宁元年(1102)任秦州知州兼安抚使,1月20日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