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宣泄  拼音:xuān xiè
1.排放。《明史。卷一五三。陈瑄传》:「导湖水入淮,筑四闸以时宣泄。」也作「宣泄」。
2.泄漏。《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窃推春秋灾异,以救今事一二,条其所以,不宜宣泄。」《南史。卷一一。后妃传上。宋孝武文穆皇后传》:「义宣败后,帝密取之,宠冠后宫。假姓殷氏,左右宣泄者多死,故当时莫知所出。」也作「宣泄」。
3.吐露。如:「将心中郁闷一股脑儿宣泄出来。」
《國語辭典》:宣泄(宣洩)  拼音:xuān xiè
疏导发泄。如:「辅导老师提醒学生应该运用正当管道宣泄情绪。」
《漢語大詞典》:施写(施寫)
宣泄。太平御览卷七二○引 晋 张华 博物志:“ 魏武帝 问 封君达 养生之术。 君达 曰:‘体欲常劳……慎房室,春夏施写,秋冬闲藏。’”
分類:宣泄
《國語辭典》:节宣(節宣)  拼音:jié xuān
节制而使适度发泄。《左传。昭公元年》:「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于是乎节宣其气,勿使有所壅闭湫底,以露其体。」
《國語辭典》:发泄(發泄)  拼音:fā xiè
发散出来。《礼记。月令》:「是月也,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句者毕出,萌者尽达,不可以内。」也作「发泄」。
《國語辭典》:发泄(發洩)  拼音:fā xiè
放散出来。如:「唱唱歌可以发泄苦闷。」《文明小史》第三七回:「只聂慕政一肚子的闷气,没有能发泄得出。」也作「发泄」。
《漢語大詞典》:宣道
宣泄抒发。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声韵:“文学转相祖述,而声韵之道大行。以古之为诗,取其宣道情致,激扬政化。”
布道,宣讲教义。 袁鹰 《不灭的诗魂--怀邓拓同志和他的诗》:“有个哥哥认识外国传教士,他也跟着去教堂听宣道,翻阅《新旧约全书》。”
《漢語大詞典》:宣气(宣氣)
(1).谓发散阳气,以生万物。国语·鲁语上:“古者大寒降,土蛰发,水虞於是乎讲罛罶,取名鱼,登川禽,而尝之寝庙,行诸国,助宣气也。”汉书·律历志上:“位於卯,在二月。姑洗:洗,絜也,言阳气洗物辜絜之也。位於辰,在三月。中吕,言微阴始起未成,著於中旅助姑洗宣气齐物也。” 汉 蔡邕 独断卷上:“律中大吕,言阴气大胜,助黄钟宣气而万物生。”
(2).宣泄滞气。 明 何景明 《说琴》:“而士人得之,可以宣气养德,道情和志。”
《漢語大詞典》:宣节(宣節)
谓宣泄与停蓄。 宋 秦观 《浮山堰赋》:“走狞雷以赴海兮,驾扶摇而薄山;固元气之宣节兮,熄众兆之灾患。”
分類:宣泄停蓄
《漢語大詞典》:通泄(通洩)
亦作“ 通洩 ”。
(1).疏通宣泄。《晋书·束晳传》:“又如 汲郡 之 吴泽 ,良田数千顷,泞水停洿,人不垦植。闻其国人,皆谓通泄之功不足为难。”宋史·食货志上一:“开濬毕功,通洩积水,久浸民田露出堘岸。”
(2).透露,泄露。 明 王世贞 《皇明异典述十·罢辅臣特敕》:“前岁 忠 ( 高忠 )代 言 ( 夏言 )进玉器祝寿,朕已疑其与彼同计矣,今果通泄朕言,不具敕稿,果无例耶?”
《漢語大詞典》:宣郁(宣鬱)
宣泄心中的郁闷。北堂书钞卷一一七引 汉 蔡邕 《瞽师赋》:“咏新诗之悲歌兮,舒滞积而宣鬱。”
《漢語大詞典》:泄宣(洩宣)
排泄。 清 梅曾亮 《吴淞口验功记》:“ 元 时疏 黄浦 至 新洋 ,功施卑卑,不利洩宣。”
宣泄,宣露。三国志·蜀志·庞统传“先主大笑,宴乐如初”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曰:“ 庞统 惧斯言之泄宣,知其君之必悟,故众中匡其失,而不脩常谦之道,矫然太当,尽其蹇諤之风。”
分類:排泄宣泄
《漢語大詞典》:滞着(滯著)
阻塞;不能宣泄。吕氏春秋·古乐:“民气鬱閼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
分類:阻塞宣泄
《漢語大詞典》:颓沱
亦作“颓沱”。 水流向下宣泄。亦指向下宣泄的水流。 五代 齐己 《夏雨》诗:“頽沱来洞壑,汗漫入 瀟湘 。”
《漢語大詞典》:泄写(泄寫)
宣泄,倾吐。写,同“ 泻 ”。《后汉书·刘瑜传》:“幸得引録,备答圣问,泄写至情,不敢庸回。”
分類:宣泄倾吐
《漢語大詞典》:雨水口
道路两侧宣泄雨水的豁口,直通下水道,用铁箅子覆盖着。
《漢語大詞典》:消泄
消散宣泄。 沙汀 《医生》:“彷彿这大半天的闷气,甚至这几场、这几年的闷气,都已经消泄罄尽。”
分類:消散宣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