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易科  拼音:yì kē
指宣告的刑罚,因不适于执行,而改科他种刑罚。如罚金可改为劳役、徒刑或社会劳动,拘役可改为罚金,拘役、罚金可改为训诫等。
《國語辭典》:广告(廣告)  拼音:guǎng gào
经由平面、电子、数位、户外媒体等传播平台,将商品或服务讯息、政治理念、公益倡导,传播给消费者或阅听大众。
《國語辭典》:丧钟(喪鐘)  拼音:sāng zhōng
西方风俗敲钟以宣告人死亡。故比喻死亡、灭亡。如:「民主革命的成功,正敲响了极权暴政的丧钟。」
《漢語大詞典》:告吹
宣告破灭或失败。 沙汀 《炮手》:“他沿途心情都很不错,然而一到县城,他的兴致便告吹了。”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第一部八:“第一次围剿也就从此告吹了。”
《漢語大詞典》:击梆(擊梆)
敲打梆子。用以宣告集散、表示有事申报或巡更示警等。 明 吕维祺 《四彝馆增定馆则》之十五:“诸生每日辰初入馆……候击梆散馆,不许先出。”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原差道:‘此是经卷,又不是甚么财物,待我在转桶边击梆,禀一声,递进去不妨。’”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发各告示》:“许击梆从转斗内投进。”
《国语辞典》:中立法规(中立法规)  拼音:zhōng lì fǎ guī
明定当某些国家发生战争时,宣告中立的国家所应尽的义务及应享的权利之法规。主要包含西元一八五六年发表的巴黎宣言、一九○七年订定的海牙第五公约及第十三公约。其中对中立国最大的保障为各交战国不得侵略中立国的领土、领海、领空,及不得以其为活动基地或进行战斗。
《国语辞典》:纸上封锁(纸上封锁)  拼音:zhǐ shàng fēng suǒ
封锁国家只宣告封锁某地,而不以武力实际封锁该地的对外交通。
《国语辞典》:易刑处分(易刑处分)  拼音:yì xíng chǔ fèn
为对确定裁判所宣告的刑罚,基于刑事政策考量,避免短期自由刑所可能产生的弊端,对于原则上应依该确定裁判宣告之刑的执行,改以其他刑罚或处分为替代。易刑处分的种类分为四种:易科罚金(替代短期自由刑)、易服劳役(替代罚金刑)、易以训诫、易服社会劳动。
《國語辭典》:大功告成  拼音:dà gōng gào chéng
艰钜、伟大的事务完成了。《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那失迷的失迷不了,那隐瞒的隐瞒不住了,这件事可就算大功告成了。」也作「大工告成」、「大功毕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