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查 → 查槎”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核视(核視)
审查察看。宋史·刘挚传:“先是,仓吏与纲兵姦利相市,盐中杂以伪恶,远人未尝食善盐。 挚 悉意核视,且储其羡以为赏,弊减什七。”
《漢語大詞典》:劾捕
审查其罪,加以逮捕。汉书·燕王刘泽传:“ 定国 使謁者以它法劾捕格杀 郢人 灭口。”晋书·刑法志:“ 悝 撰次诸国法,著《法经》。以为王者之政,莫急於盗贼……盗贼须劾捕,故著《网捕》二篇。”
分類:审查逮捕
《漢語大詞典》:查追
审查追究。昆曲十五贯第五场:“ 况钟 :‘此案可疑,还须要仔细查追。’” 胡适 《红楼梦考证》二:“关于 曹 家衰落的情形,我们虽没有什么材料,但我们知道 曹寅 的亲家 李煦 在 康熙 六十一年因亏空被革职查追了。”
《國語辭典》:查讯(查訊)  拼音:chá xùn
盘查审讯。《清会典。卷七八二。刑部六○。常人盗仓库钱粮》:「希图诬良索诈者,许州县官详明督抚,另委别州县查讯,照例办理。」
分類:审查讯问
《漢語大詞典》:查审(查審)
审查,查核。 明 唐顺之 《凤阳等处灾伤疏》:“严督有司查审,及将应行事宜另行条议详报。”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十:“是即旧规所谓白册,至十年后大造黄册之时亦有依据,将第九年之册为主,再加查审,不甚费力。”
《國語辭典》:查无实据(查無實據)  拼音:chá wú shí jù
经过调查后找不出确实的證据。《歧路灯》第一○一回:「那两个差头,白白的又发了一注子大财,只以『查无实据』禀报县公完事。」
《漢語大詞典》:查清
审查或调查清楚。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催征》:“将上年实徵与本年有无加减之数逐图查清。”
《漢語大詞典》:案校
审查核定。汉书·韩延寿传:“ 延寿 闻知,即部吏案校 望之 在冯翊时廩牺官钱放散百餘万。廩牺吏掠治急,自引与 望之 为姦。”
《國語辭典》:报批(報批)  拼音:bào pī
大陆地区指报请上级审查批准。如:「层层报批,手续极为繁琐。」
《漢語大詞典》:典案
主持审查。后汉书·韩棱传:“及 竇 氏败, 棱 典案其事,深竟党与,数月不休沐。”
分類:主持审查
《漢語大詞典》:审册(審册)
经过审查核对后所造的详明表册。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编审·攒造审册》:“攒造审册,即将逐日审过。各里甲红单,照造册稿,分立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四柱……送内衙磨对无差,取具总里书册房等甘结存案,方发房攒造。”
《國語辭典》:审批(審批)  拼音:shěn pī
审查并加以批示。通常指下级单位上呈的报告或书面计画。如:「他才审批完一堆申诉案件,又送来另一批报告。」
《漢語大詞典》:刷目
经过审查清理的帐册项目。《元典章·户部五·家财》:“ 兰溪州 司吏 刘绍 二年专掌此事,不行交案,不报刷目,情弊昭然。”
《漢語大詞典》:考驳(考駁)
审查驳正。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词林·翰林权重:“又命翰林、编修……正字等官,攷驳诸司奏启以闻。”
审查驳正。明史·太祖纪二:“命翰林春坊官考驳诸司章奏。”
分類:审查驳正
《國語辭典》:检察院(檢察院)  拼音:jiǎn chá yuàn
大陆地区指审查批准逮捕、决定起诉、出席法庭支持公诉的公家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