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8,分6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陈宠(字 昭公 )
刘宠(名 伏胡 为夷 )
朱宠(字 仲威 安乡侯 )
董宠
刘宠( 陈王 别称 辅汉大将军 )
刘宠(字 祖荣 )
向宠( 都亭侯 )
满宠(字 伯宁 安昌亭侯、昌邑侯、南乡侯 景、景侯 )
宠遵
僧法宠( 冯 号 上座法师 )
释道宠(别称 故儒生张宾也 张 为宾 )
宠姐
王宠
宋圣宠
其它辞典
彭宠(字 伯通 建忠侯 大将军 )陈宠(字 昭公 )
刘宠(名 伏胡 为夷 )
朱宠(字 仲威 安乡侯 )
董宠
刘宠( 陈王 别称 辅汉大将军 )
刘宠(字 祖荣 )
向宠( 都亭侯 )
满宠(字 伯宁 安昌亭侯、昌邑侯、南乡侯 景、景侯 )
宠遵
僧法宠( 冯 号 上座法师 )
释道宠(别称 故儒生张宾也 张 为宾 )
宠姐
王宠
宋圣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9 【介绍】: 新莽末南阳宛人,字伯通。彭宏子。少为郡吏,地皇中为大司空士。刘玄更始时为渔阳太守,后归刘秀,封建忠侯,赐号大将军。助刘秀击王郎,转运粮食,积珍宝,自负其功。及光武即位,宠独无所加,不得志,又与幽州牧朱浮不和,建武二年,遂发兵反。次年连结匈奴,自立为燕王。后为其苍头所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6 【介绍】: 东汉沛国洨人,字昭公。明习法律,兼通经书。少为州郡吏,辟司徒府,掌狱讼。章帝初,为尚书,奏请废除前世烦苛之法,帝纳之。性慎密,在任谢绝门人知友。为大将军窦宪所忌,出为泰山、广武太守。和帝永元六年任廷尉,数议疑狱,务从宽恕,济活甚众。位终司空。全后汉文·卷三十二
宠,字昭公,沛国洨人,尚书陈咸曾孙。永平中,为州郡吏,辟司徒鲍昱府,三迁。章帝初,为尚书。和帝初,出为太山太守,转广汉太守,擢为大司农,拜廷尉,复为尚书,迁太鸿胪。永元十六年,代徐防为司空。
人物简介
维基
刘宠(?—121年5月1日)一名伏胡,千乘王,乐安王。永元五年(93年)正月廿四,刘伉去世,刘宠袭封千乘王位。永元七年(95年),改国名乐安国,刘宠为乐安王。在位二十八年,122年于京师薨逝,谥号为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京兆人,字仲威。笃行好学,初辟邓骘府,稍迁颍川太守,治理有声。顺帝时拜太尉,录尚书事,封安乡侯。全后汉文·卷五十六
宠,字仲威,京兆杜陵人。辟大将军邓骘府,迁颍川太守。延光中,为大司农,免。寻为大鸿胪。永建初,代刘熹为太尉,录尚书事,封安乡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0 【介绍】: 东汉河间人。灵帝生母董后之弟。帝即位,征至京师,拜执金吾。后以罪下狱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97 【介绍】: 东汉宗室。明帝玄孙。袭封陈王。善射。灵帝中平末黄巾起事,宠出军保陈,自称辅汉大将军。时天下饥荒,邻郡人多归就之。国相骆俊倾资赈赡,百姓得活。后袁术求粮于陈,拒之。与骆俊均为术遣客诈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东莱牟平人,字祖荣。少受父业,以明经举孝廉,除东平陵令,治政仁惠,为吏民所爱。累迁豫章太守、会稽太守,简除烦苛,禁察非法。征为将作大匠,山阴县众老叟人持百钱以送宠,宠仅各选一大钱受之。灵帝时累迁司徒、太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40 【介绍】: 三国蜀襄阳宜城人。刘备时为牙门将,备征吴失败,宠营特完。刘禅立,封都亭侯,迁中部督,典宿卫兵。为诸葛亮所重。亮将北行,表称宠晓畅军事,迁中领军。延熙三年,征汉嘉蛮夷,遇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42 【介绍】: 三国魏山阳昌邑人,字伯宁。年十八,为郡督邮。曹操至兖州,辟为从事,累迁汝南太守。汉献帝建安十三年,从征荆州。及关羽围襄阳,助曹仁屯樊城,力战待援,退关羽,封安昌亭侯。魏文帝即王位,破吴于江陵,拜伏波将军。黄初五年,拜前将军。明帝立,封昌邑侯。屡退吴孙权军。曹休死后,以前将军代都督扬州诸军事。太和四年,拜征东将军。官至太尉。性刚毅,有谋略。卒谥景。全三国文·卷二十七
宠字伯宁,山阳昌邑人。少为郡督邮。曹公辟从事,又辟署西曹属,除许令,迁汝南太守,从平荆州,还行奋威将军,屯当阳;复召为汝南太守,赐爵关内侯,屯樊城,封安昌亭侯。文帝时拜扬武将军,更拜伏波将军,封南乡侯,迁前将军。明帝时进封昌邑侯,领豫州刺史,代曹休都督扬州,拜征东将军。景初中征为太尉,正始三年卒,谥曰景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人。与羊松龄同为陶渊明之友,在庐山,有酒辄邀渊明饮,酣醉便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1—524 【介绍】: 南朝梁僧。南阳人,俗姓冯。十八岁出家,住光兴寺,从昙斌法师学经教。梁武帝天监中敕命住宣武寺。帝重其戒行,不呼名而称上座法师。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四 感通科
冯姓。海盐人。其先居南阳之冠军。少负出俗志。二亲弗许。固请之。乃曰。婚而后任意。年十八为纳室。始半载即弃去。隶光兴寺落发。出都居兴皇寺。从道猛昙齐。学成实论。日夜勤至。吴郡张融。遗周颙书曰。古人犹留儿女以承族统。法宠师绝尘如弃涕唾。若斯之志。大矣远矣。后从长乐寺僧周。学杂心毗昙。庄严寺昙斌历德众部。采玄析奥。风神秀举。齐竟陵王子良。尝于西邸义集。事委冶城智秀。秀谓宠曰。当此应对。卿何如我。答曰。先悦后拒。我不及卿。诠名定实。卿不及我。秀有惭色。年三十八。会正胜寺法愿。善樊许术。谓宠四十当死。宠亦自览镜。见面有黑气。于是尽货其衣钵。以其资。并市香灯。归光兴房。杜门礼忏。昼忘食息。夕不寝寐。迄四十年。岁暮之夕。忽两耳肿痛。愈加惕厉。忏达四更。闻外有声曰。君死业已尽。遽开门都无所见。明日视之。则黑气消灭。而耳后之寿骨隆起。天监七年。诏为僧正。徙居宣武寺。寺故名天保。上为宣武王脩福。诏缮饬以待宠。普通四年。感风疾。看经礼拜不废。五年三月十六日终。春秋七十四。葬定林寺 时智果。管氏吴人。亦居海盐光兴寺。僧淑。居剡县公车寺。并善诸经部。史不详述。续高僧传·卷第五 义解篇初
释法宠。姓冯氏。南阳冠军人。后遭世难寓居海盐。少有绝俗之志。二亲爱而弗许。执志固请。乃曰。须待为汝婚竟随意所欲。十八纳妻。经始半年。舍家服道住光兴寺。成办法式习学威仪。其后出都住兴皇寺。又从道猛昙济学成实论。二公雅相叹赏。日夜辛勤不以寒暑动意。吴郡张融与周颙书曰。古人遗放故留儿女。法宠法师绝尘如弃唾。若斯之志大矣远矣。又从长乐寺僧周学。通杂心及法胜毗昙。又从庄严昙斌历听众经。探玄析奥妙尽深极。高难所指罕不倒戈。昔吐蕴藉风神秀举。齐竟陵王子良。甚加礼遇。尝于西邸义集选诸名学。事委治城智秀。而竞者尤多。秀谓宠曰。当此应对卿何如我。答曰。先悦后拒我不及卿。诠名定赏卿不及我。秀有惭色。年三十八。正胜寺法愿道人善通樊许之术。谓宠曰。君年满四十当死。无可避处。唯有祈诚诸佛忏悔先愆。跳脱或可冀耳。宠因引镜验之。见面有黑气。于是货卖衣钵资馀。并市香供。飞舟东逝。直至海盐居在光兴。闭房礼忏杜绝人物。昼忘食息夜不解衣。迄年四十。岁暮之夕忽觉两耳肿痛。弥生怖懅。其夜忏礼已达四更。闻户外有人言曰。君死业已尽。遽即开户都无所见。明晨借问佥言黑气都除。两耳乃是生骨。斯实忏荡之基。功不虚也。末又从东夏慧基听其讲导。言论往复旬日之间。文疑理滞反启其志。又鼓棹西归住道林寺。开宇临涧敞轩映水。解帙寻经每自惆怅而不能已。及东昏在位。多请游于北山。因而移寓天保寺。天监七年齐隆寺法镜徂殁。僧正惠超启宠镇之。敕曰。法宠法师造次举动不逾律仪。不侠性欲不事形势。慈仁恺悌雅有君子之风。匡政寺庙信得其人矣。上每义集以礼致之。略其年腊敕常居坐首。不呼其名号为上座法师。请为家僧。敕施车牛人力衣服饮食。四时不绝。寺本陜小。帝为宣武王修福。下敕王人缮改张饰以待宠焉。因立名为宣武寺也。门徒敦厚常百许人。普通四年忽感风疾不能执捉。舒经格上昼夜不休。赴诸法事坐舆讲说。未疾礼佛常以百拜为限。后不能起居。犹于床上依时百过俯仰虔敬。所忏所愿与本无异。后疾甚中使参候相望于道。以普通五年三月十六日卒。春秋七十四。皇上伤悼道俗悲恋。敕葬定林寺墓。一切凶事天府供给。舍人主书监视讫事。复有沙门智果。管氏。吴人。住海盐光兴寺。清直平简善诸经术。又剡县公车寺沙门僧淑。捃采众师并为己任。随问随答思虑周广。虽有徵覈而未尽其要妙。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一 义解科
即故儒生张宾也。高齐元魏之际。国学有雄安先生者。博学能文辞。为时师范。其徒李范齐镳安席。皆材艺所归。而宾其一也。尝至赵州堰角寺。即今之应觉寺也。渴因从寺索水。沙弥问宾。水具几尘。必言之。乃可以饮。宾罔然。沙弥遂浇其面。宾大惭。谓其人曰。非直以辱我而已。亦足以见佛法之不易知如此。吾今投诚趋向矣。于是悉辞去其从者。而从寺出家。寺法当三年历试而后剃落。以宾名士故。即日使受具戒。乃入西山。广寻藏部。造诣渊微。叹留神之晚。宣武皇帝崇尚大教。永平元年。诏西竺三藏菩提流支于紫极殿。勒那摩提于太极殿。翻译十地。然各置禁卫。不相往来。四年方讫。及雠校义句恰同。其所不同者。特一字耳。盖或以为不二。或以为不尽。后那的定为不异。而众共称美。谓合圣心。宠闻之。因访流支以所译指趣。支授十地曲教。而宠于三冬之间。尽为疏出。寻而讲演。听侣云臻。邺下歆艳焉。时魏收邢子才扬休之等在座。宠默识之曰。诸贤既皆国华朝彦。颇忆受业有所自来否。答以为始皆北面张君。君兹厌俗。罔知所向。宠咄曰。师资之礼。典籍具存。今乃尔何耶。三子遽拜伏谢过。转以闻上。诏日赐黄金三两。以旌异之。而终其身。续高僧传·卷第七 义解篇三
释道宠。姓张。俗名为宾。高齐元魏之际。国学大儒雄安生者。连邦所重。时有李范张宾。齐鏕安席。才艺所指莫不归宗。后俱任安下为副。年将壮室。领徒千馀。至赵州元氏县堰角寺侧。即今所谓应觉是也。从寺索水。沙弥持与。问具几尘方可饮之。素不内涉罔然无对。乃以水浇面。宾大恧谓徒属曰。非为以水辱我。直显佛法难思。吾今投心此道。宜各散矣。即日于寺出家。寺法入道三年历试。以宾聪明大博不可拘于常制。即日便与具戒。遂入西山广寻藏部。神用深拔慨叹晚知。魏宣武帝崇尚佛法。天竺梵僧菩提留支初翻十地在紫极殿。勒那摩提在大极殿。各有禁卫不许通言。校其所译恐有浮滥。始于永平元年至四年方讫。及勘雠之。惟云。有不二不尽。那云。定不二不尽。一字为异。通共惊美若奉圣心。宠承斯问。便诣流支访所深极。乃授十地典教三冬。随闻出疏。即而开学。声唱高广。邺下荣推。时朝宰文雄魏收邢子才杨休之等。昔经宠席官学由成自遗世网形名靡寄。相从来听皆莫晓焉。宠默识之。乃曰。公等诸贤既称荣国。颇曾受业有所来耶。皆曰。本资张氏厌俗出家。宠曰。师资有由今见若此。乃曰。罪极深矣。初聆声相寔等昔师。容仪顿改致此无悟。于是同敦三大罄此一心。悲庆相循。遂以闻奏。以德溢时命义在旌隆。日赐黄金三两尽于身世匠成学士堪可传道千有馀人。其中高者。僧休法继诞礼牢宜儒果等是也。一说云。初勒那三藏教示三人。房定二士授其心法。慧光一人偏教法律。菩提三藏惟教于宠。宠在道北教牢宜四人。光在道南教凭范十人。故使洛下有南北二途。当现两说自斯始也。四宗五宗亦仍此起。今则阙矣辄不繁云。高僧摘要·道高僧摘要卷一
姓张。俗名为宾。高齐元魏之际。国学大儒。雄安生者。连邦所重。时有李范张宾齐鏕安席。才艺所指。莫不归宗。后俱依安下为嗣。年壮。领徒千馀。至赵州元氏县。堰角寺侧。从寺索水。沙弥持与。问具几尘。方可饮之。素不内涉。罔然无对。乃以水浇面。宾大恧。谓徒属曰。非以为水辱我。直显佛法难思。吾今投心此道。宜各散。便于寺出家。聪明博大即具戒。遂入西山。广寻藏部。神用深拔。慨叹晚知。魏宣武帝。崇尚佛法。天竺梵僧菩提留支。初翻十地。在紫极殿。勒那摩提。在太极殿。各有禁卫。不许通言。校其所释。恐有浮滥。始于永平元年。至四年方讫。及勘雠之。惟云有。不二不尽。那云。定不二不尽。一字为异。通共惊美。宠诣留支。访所深极。乃授十地。曲教三冬。随闻出疏。即而开学。声唱高旷。邺下荣推。时朝宰文雄魏收。邢子才。杨休之等。昔经宠席。官学由成。自遗世网。形名靡寄。相从来听。宠默识之。于是同敦三大。罄此一心。悲庆相循。遂以闻奏。以德溢时命。义在旌隆。日赐黄金三两。匠成学士。传道千馀。其中高者。僧休。法继诞礼。罕宜。儒果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宁王乐妓,美姿色,善讴唱。每宴外客,诸妓女均出见,惟宠姐不以示人。李白至,因白恃醉戏言请求,乃为设七宝花障,令隔障而歌。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雍州咸阳(今陕西咸阳)人。武后相王方庆之孙,王光辅之子。约于玄宗时在世。事迹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中》。《文苑英华》卷一九九收其诗1首,《全唐诗》误作王宏诗。《全唐诗外编》改收于王宠名下。
人物简介
简介
崇宁四年(1105)任司农卿。崇宁五年(1106)任吏部郎中。大观元年(1107)任应天府知府。大观元年(1107)任尚书右司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