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人證  拼音:rén zhèng
诉讼时由證人的陈述事实以为證据,称为「人證」。《老残游记》第一八回:「白公又道:『所有以前一切人證,无庸取保,全行释放。』」
《漢語大詞典》:韬情(韜情)
谓隐藏实情。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体别:“多智韜情,权在譎略,失在依违。”
分類:隐藏实情
《漢語大詞典》:谙实(諳實)
知悉实情。 唐 李德裕 《李克勤请官军一千二百人自引路取涉县断贼山东三州道路状》:“又恐 李克勤 所通 涉县 多少,未得諳实。”
分類:知悉实情
《漢語大詞典》:匿端
掩盖真相或实情。韩非子·二柄:“故君见恶则羣臣匿端,君见好则羣臣诬能。” 汉 王充 论衡·答佞:“谗人以直道不违,佞人依违匿端。”
《漢語大詞典》:周闭(周閉)
谓严密隐蔽实情。荀子·王制:“凡听:威严猛厉,而不好假道人,则下畏恐而不亲,周闭而不竭。” 王先谦 集解引 郝懿行 曰:“谓隐匿其情不肯举发也。”
《國語辭典》:真相大白  拼音:zhēn xiàng dà bái
真实的情况已完全明白。如:「经过警方锲而不舍地侦察,案情终于真相大白。」
《漢語大詞典》:枉实(枉實)
受冤实情。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有囚实不杀人而被考自诬,羸困舆见,畏吏不敢言,将去,举头若欲自诉。太后察视觉之,即呼还问状,具得枉实,即时收 洛阳 令下狱抵罪。”
分類:受冤实情
《漢語大詞典》:误拿(誤拿)
谓因不明实情而错抓无罪的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审盗》:“新进无知,或有误拿及信盗诬扳之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一回:“外面通知道了,説是河泊所太爷误拿藩臺的人,这一回是死无葬身之地的了。”
分類:实情无罪
《國語辭典》:物證  拼音:wù zhèng
法律上具有證据作用的物品。
《国语辞典》:贪浊有状(贪浊有状)  拼音:tān zhuó yǒu zhuàng
贪污而有实情实状。《旧唐书。卷四三。职官志二》:「居官谄诈,贪浊有状,为下下。」《新唐书。卷四六。百官志一》:「流外官,以行能功过为四等:清谨勤公为上,执事无私为中,不勤其职为下,贪浊有状为下下。」
《国语辞典》:三敲六问(三敲六问)  拼音:sān qiāo liù wèn
严刑拷打,逼问实情。《醒世姻缘传》第四八回:「薛教授到了后边,素姐还把那ㄚ头三敲六问的打哩!」
《国语辞典》:尽情吐露(尽情吐露)  拼音:jìn qíng tǔ lù
畅所欲言的陈述实情或心声。如:「藉著酒胆,他尽情吐露内心的不快。」
《国语辞典》:人是苦虫,不打不招(人是苦虫,不打不招)  拼音:rén shì kǔ chóng,bù dǎ bù zhāo
(谚语)人是愿受苦的虫,指犯人不打不肯招认实情。《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玉堂春正待分辨,知县大怒,说:『人是苦虫,不打不招。』」
《国语辞典》:吐露心腹  拼音:tǔ lù xīn fù
说出实情或真心话。《喻世明言。卷三九。汪信之一死救全家》:「希颜是我故人,敢不吐露心腹。」
分类:实情
《国语辞典》: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拼音:yuán lái rú cǐ
事实情况原本是这样。《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少年但微微冷笑道:『原来如此。』」《红楼梦》第六六回:「贾琏听了道:『原来如此,倒教我们悬了几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