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34,分43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进陟
命数
也可
罢相
求官
员阙
恩除
免官
官使
开藩
罢休
补授
升黜
赠官
捐生
《漢語大詞典》:进陟(進陟)
(1).进升官职。魏书·外戚传下·高肇:“家荷重恩,为国致效是其常节,何足以应进陟之报?”
(2).犹升登。
《國語辭典》:命数(命數)  拼音:mìng shù
天命气数。《初刻拍案惊奇》卷五:「怪哉!怪哉!此卦恰与张尚书家的命数,正相符合。」也作「命途」、「命运」。
《國語辭典》:也可  拼音:yě kě
也可以、也好。表示对事物或然情况的认同。《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少保若肯留在帐下效力,你也可以借此报效朝廷。」《文明小史》第二四回:「就使题目不是他出的,请他多拟几款条对,也可应应急。」
《漢語大詞典》:罢相(罷相)
罢免宰相官职。 唐 李适之 《罢相作》诗:“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箇来。”
《国语辞典》:求官  拼音:qiú guān
请求官职。《汉书。卷七○。陈汤传》:「西至长安求官,得太官献食丞。」
《漢語大詞典》:员阙(員闕)
(1). 汉 建章宫 外之圆形阙。
(2).官职空缺。新唐书·选举志上:“是时弘文、崇文生未补者,务取员闕以补,速於登第。”宋史·章衡传:“判吏部流内銓,尝有员闕,既拟注,而三班院輒用之,反讼吏部。”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员缺:“员缺之名,自 晋 时已有之。晋书·王藴传:‘迁尚书吏部郎,每一官缺,求者十辈。’”
《漢語大詞典》:恩除
指朝廷除授官职。 唐 李洞 《送卢少府之任巩洛》诗:“从知 东甸 尉,銓注似恩除。”
《國語辭典》:免官  拼音:miǎn guān
罢除官职或辞职照准。如:「他原居要职,后因个人因素,称病免官,获准返乡事亲。」《汉书。卷七二。王贡两龚鲍传。贡禹》:「犯者辄免官削爵,不得仕宦。」
《國語辭典》:官使  拼音:guān shǐ
授与官职而使担任公务。《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诸侯、吏二千石皆尽心于求贤,天下之士可得而官使也。」
分類:官职
《漢語大詞典》:开藩(開藩)
(1).封建时代王侯在封地上建国。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二十三年:“ 思齐 , 海陵 人,本阴阳家者流, 士诚 ( 张士诚 )开藩,与有功焉。”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台湾府属渡口考:“值 耿氏 开藩 福建 ,海禁弛,乃招徠客民。”《花月痕》第三回:“这几年 秦王 开藩此地,幕中宾客都是些名士。”
(2). 清 代指到外省任高级官职。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盖 顺治 间 商邱 宋文康公 抚畿辅时,尝以四语自警,而哲子 牧仲 中丞开藩 吴下 ,即用以训诫僚属者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八回:“这件事如果办成了功,不到两三年,説不定陈臬开藩的了。”
《國語辭典》:罢休(罷休)  拼音:bà xiū
停止、休止。《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传》:「将军罢休就舍,寡人不愿下观。」《老残游记》第一七回:「我倒有个法子,你又做不到,所以只好罢休。」
《漢語大詞典》:补授(補授)
补任官职。晋书·刘弘传:“ 弘 迺叙功銓德,随才补授,甚为论者所称。”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文武互任:“在园杂志云:本朝文武并重,有以尚书补授都统,以侍郎补授副都统者;有以都统补授大学士,以公补授尚书,以副都统补授侍郎者。”
《漢語大詞典》:升黜(陞黜)
进升和降免。 唐 韩愈 《进士策问》:“ 宋 鲁 之君,不贤乎 齐 晋 ,其位等,其德同,升黜取捨,如是之相远,亦将有由乎?” 宋 王安石 《酬冲卿见别》诗:“升黜会应从此异,愿偷闲暇数经过。”清史稿·宣宗纪二:“御试翰林、詹事等官,擢 李国杞 四员为一等,餘升黜有差。”
官职的提升与降免。 宋 曾巩 《上杜相公书》:“课农桑,以损益之数为吏陞黜之法。”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木果异事:“凡为人君者,其一言动,固自与造化密契,虽於草木之微,偶加眷瞩,而荣谢从之,若响应声,况於陞黜贤否,意所与夺生杀贵贱之间哉!”
《漢語大詞典》:赠官(贈官)
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哀怜阵殁,廪给孤寡,赠官封墓,周帀宏溥。”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尚书赠官:“故事,赠官加故衔一级,如侍郎之赠尚书及左右都御史是也。”
《國語辭典》:捐生  拼音:juān shēng
1.舍弃生命。指死亡。晋。潘岳〈寡妇赋〉:「感三良之殉秦兮,甘捐生而自引。」《三国演义》第一五回:「贤弟一时之误,何至遽欲捐生耶!」
2.旧时捐纳钱财而取得官职的人。《清史稿。卷一一二。选举志七》:「廷议陇其不计缓急轻重,浮词粉饰,致捐生观望,迟误军机,拟夺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