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71,分4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盐法
听鼓
令史
纳官
门子
官船
旌表
盟府
科率
官仓
吏役
官马
禄食
秋苗
申禀
《國語辭典》:盐法(鹽法)  拼音:yán fǎ
指管理盐的产制运销等制度之法规。我国历代盐法各异,有分为专卖、租税与无税制等,例如清代的《钦定户部则例》有盐法之规定。我国曾有盐政条例等规范,现已废止,目前人民得自由买卖盐。
《國語辭典》:听鼓(聽鼓)  拼音:tīng gǔ
旧时官衙以卯刻鸣鼓召集僚属,故称赴官所以伺候上官为「听鼓」。唐。李商隐 无题:「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断蓬。」
《國語辭典》:令史  拼音:lìng shǐ
职官名。汉代兰台尚书属官,掌文书事务。《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赵禹传》:「用廉为令史,事太尉亚夫。」后泛指官府中的胥吏。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眼睁睁棍棒淋漓,包待制又葫芦提,令史每装不知。」《水浒传》第二七回:「知县叫那令史先问了王婆口词,一般供说。」
《國語辭典》:纳官(納官)  拼音:nà guān
由官府给予廪食。汉。赵晔《吴越春秋。句践伐吴外传》:「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官,其子欲仕,量其居、好其衣、饱其食,而简锐之。」
《國語辭典》:门子(門子)  拼音:mén zǐ
卿大夫的儿子。《国语。晋语七》:「立百官,育门子。」《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却说那县里有一门子,姓余,年方弱冠,姿容娇媚,心性聪明。」
《國語辭典》:门子(門子)  拼音:mén zi
1.守门的人。《刘知远诸宫调。第一二》:「门子栏不住,二人叫屈。」
2.门口。如:「串门子」。
3.向别人请托以求进身的路径。《红楼梦》第九二回:「几年间门子也会钻了,由知府推升转了御史。」
4.家。如:「阔门子」、「大门子」。
5.妓院。《孽海花》卷八:「这种事,门子里都有一定规矩的,须得个行家去讲,才不致吃龟鸨的亏。」
《漢語大詞典》:官船
官府的船。 唐 王建 《荆门行》诗:“欲明不待灯火起,唤得官船过蛮水。” 元 刘诜 《和萧克有主簿沅州竹枝歌》之二:“官船自有龙凤茗,试写松风斑鷓鴣。”《水浒传》第四一回:“ 蔡九知府 听得,忙叫开城门,差一隻官船相送。”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然而这一回却又象消息很可靠,十多天之后,几乎谁都说大臣的确要到了,因为有人出去捞浮草,亲眼看见过官船。”
分類:官船官府
《國語辭典》:旌表  拼音:jīng biǎo
1.表扬、表彰。《晋书。卷七五。荀崧传》:「苟有一介之善,宜在旌表之例。」《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太守越敬他知礼,点一官媪,伴送他到家,另自差人旌表。」也作「旌表」。
2.旧时官府为表扬忠孝节义的人,所颁赐的牌坊或匾额。唐。李公佐《谢小娥传》:「时浔阳太守张公,善其志行,为具其事上旌表,乃得免死。」
《國語辭典》:旌表(旍表)  拼音:jīng biǎo
表彰、表扬。如:「今年的好人好事代表将在今天接受旌表。」也作「旌表」。
《國語辭典》:盟府  拼音:méng fǔ
保存盟约的地方。《左传。襄公十一年》:「夫赏国之典也,藏在盟府,不可废也,子其受之。」
《漢語大詞典》:科率
官府于民间定额征购物资。新唐书·代宗纪:“詔 浙江 水旱,百姓重困,州县勿輒科率。” 宋 司马光 《谏西征疏》:“当此之际,国家惟宜镇之以静,省息诸事,减节用度,则租税自轻,徭役自少,逋负自宽,科率自止。”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天圣六年:“凡中都岁用百货,三司视库务所积丰约,下其数诸路,诸路度风土所宜及民产厚薄而率买,谓之科率。诸路用度非素蓄者,亦科率於民。”
《漢語大詞典》:官仓(官倉)
(1).官府的仓廪。隋书·食货志:“﹝ 魏 天平 元年﹞於诸州缘河津济,皆官仓贮积,以拟漕运。” 唐 曹邺 《官仓鼠》诗:“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明 靳学颜 《讲求财用疏》:“今 徐 、临、 德 州皆有官仓,本为寄囤,至于存积几何哉?”
(2).指官粮。 宋 陆游 《冬夜戏书》诗:“一饱喟然还自悯,强颜垂老食官仓。”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投辕》:“当官领官仓,一兵喫三粮。”
《漢語大詞典》:吏役
官府中的胥吏和差役。 唐 白居易 《病假中南亭闲望》诗:“欹枕不视事,两日门掩关。始知吏役身,不病不得闲。” 鲁迅 《南腔北调集·沙》:“所以官僚虽然依靠朝廷,却并不忠于朝廷,吏役虽然依靠衙署,却并不爱护衙署。”
《國語辭典》:官马(官馬)  拼音:guān mǎ
由官方畜养或提供使用的马匹。如:「古时的交通不便,多是透过官马传送消息。」
《國語辭典》:禄食(祿食)  拼音:lù shí
官吏的俸禄。《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税给郊社宗庙百神之祀,天子奉养百官禄食庶事之费。」《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元来宋时宗室自有本等禄食,本等职衔。」
《漢語大詞典》:秋苗
(1).秋日的禾苗。 宋 范祖禹 《论农事疏》:“秋苗虽茂,惟忧涝损。” 宋 范成大 《初发太城留别田父》诗:“秋苗五月未入土,行人欲行心更苦。”
(2).官府征收的秋熟谷物赋税,也称秋税。宋史·洪遵传:“ 平江 、 湖 、 秀 三州水,无以输秋苗,有司抑令输麦。”续资治通鉴·宋光宗绍熙元年:“茶引尽归于都茶场,盐钞尽归于榷货务,秋苗斗斛十八九归於纲运,皆不在州县。”
《漢語大詞典》:申禀
禀告,向上级官府报告。 宋 沈括 梦溪笔谈·官政一:“每岁发运司和糴米於郡县,未知价之高下,须先具价申禀。”《元典章·刑部十三·获盗》:“今据各处申禀,不见於是何官钱内放支。”《水浒传》第三回:“府尹禀道:‘下官问了情由,合行申禀老经畧相公知道,方敢断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