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官仓(官倉)
(1).官府的仓廪。隋书·食货志:“﹝ 魏 天平 元年﹞於诸州缘河津济,皆官仓贮积,以拟漕运。” 唐 曹邺 《官仓鼠》诗:“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明 靳学颜 《讲求财用疏》:“今 徐 、临、 德 州皆有官仓,本为寄囤,至于存积几何哉?”
(2).指官粮。 宋 陆游 《冬夜戏书》诗:“一饱喟然还自悯,强颜垂老食官仓。”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投辕》:“当官领官仓,一兵喫三粮。”
《漢語大詞典》:仓米(倉米)
官仓中贮藏的米。晋书·庾翼传:“往年偷 石头 仓米一百万斛,皆是豪将辈。”南史·明山宾传:“ 山宾 在州,所部 平陆县 不稔,启出仓米以振百姓。” 邹韬奋 《经历·我的母亲》:“妹仔替我们到附近施米给穷人的一个大庙里去领‘仓米’。”
《漢語大詞典》:仓吏(倉吏)
官仓中的胥吏。史记·货殖列传:“ 宣曲任氏 之先,为 督道 仓吏。”
《漢語大詞典》:斗级(斗級)
主管官仓、务场、局院的役吏。斗谓斗子,级谓节级。明会典·仓庾一:“ 景泰 三年,令各仓斗级库子,开写年甲、乡贯、住址,编造文册,候巡视官员点闸。”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司徒公历仕录:“凡粮到仓,该仓斗级每人先支一斗。” 清 顾炎武 《钱粮论下》:“吾未见罢任之仓官,寧家之斗级,负米而行者也,必鬻银而后去。”
分類:主管官仓
《漢語大詞典》:仓蠹(倉蠹)
喻指官仓中侵耗财物或进行敲诈勒索的吏胥差役等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仓收陋弊》:“又有仓胥积恶,指称米色杂碎,掯勒不收,或串同斗级踢斛淋尖,指称欠数,停阁仓收,此仓蠹之为害也。”
《國語辭典》:斗脚(鬥腳)  拼音:dòu jiǎo
站立或行走时,两脚尖向内。也称为「内八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