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堂矞
形容宏大。犹堂皇。 梁启超 《爱国歌》:“君不见 英 日 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我 中华 。”
分類:宏大堂皇
《漢語大詞典》:啴啍
形容声音沉重宏大。 南朝 梁简文帝 《金錞赋》:“挥 秦 筝之慷慨,伐 晋 皷之嘽啍。”
《漢語大詞典》:洪旷(洪曠)
辽阔,宏大。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十八:“一切奇异,陌生,洪旷的场面,都在眼前通过了。”
分類:辽阔宏大
《漢語大詞典》:鸿致(鴻致)
宏大目标。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释氏不復根其众归之鸿致,陈其细趣以辨其非,非所安也。”
分類:宏大目标
《漢語大詞典》:硡隐(硡隱)
形容鼓声宏大。《文选·潘岳〈藉田赋〉》:“鼓鞞硡隐以砰礚。” 吕向 注:“硡隐、砰礚,革声也。”
分類:鼓声宏大
《漢語大詞典》:宏裁
(1).宏大的体制。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体性:“壮丽者,高论宏裁,卓烁异采者也。”
(2).请尊者裁断的敬辞。京剧《将相和》第四场:“微言末见,大人宏裁。”
《漢語大詞典》:闳襟(閎襟)
宏大的襟怀。 明 吾丘瑞 《运甓记·弃官就辟》:“我吐閎襟,吸长鲸,挥短剑,斩痴豶,气挽天河洗甲兵。”
分類:宏大襟怀
《漢語大詞典》:泓噌
声量宏大。晋书·文苑传·王沈:“至乃空嚣者以泓噌为雅量,琐慧者以浅利为鎗鎗。”
分類:宏大
《漢語大詞典》:豪嘈
形容声音宏大、急骤而繁杂。 唐 元稹 《琵琶歌》:“《凉州》大遍最豪嘈,《六么》散序多笼捻。” 清 吴伟业 《琵琶行》序:“ 白生 为予朗弹一曲,迺先帝十七年以来事,叙述乱离,豪嘈凄切。” 姚华 《曲海一勺·明诗》:“惟是街陌謳謡之辞,或染《凉州》豪嘈之习。”
《漢語大詞典》:冯闳(馮閎)
宏大、开旷。庄子·知北游:“彷徨乎冯閎,大知入焉,而不知其所穷。” 王先谦 《〈庄子集释〉序》:“夫其遭世否塞,拯之末由,神徬徨乎冯閎,验小大之无垠,究天地之终始,惧然而为是言也。”
分類:宏大
《漢語大詞典》:砯碣
因撞击而产生宏大的声响。 唐 李华 《含元殿赋》:“乃撞宫悬,砯碣天地。”
《漢語大詞典》:迂弘
深远宏大。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明主之听言也美其辩,其观行也贤其远,故羣臣士民之道言者迂弘,其行身也离世。”
《漢語大詞典》:长才广度(長才廣度)
指才能出众器量宏大的人。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然使长才广度,无所不淹,而能不营,乃可贵耳。”
《國語辭典》:汪洋自肆  拼音:wāng yáng zì sì
形容人的气度或文辞宽宏奔放。唐。柳宗元 故银青光禄大夫右散骑常侍轻车都尉宣城县开国伯柳公行状:「凡为文,去藻饰之华靡,汪洋自肆以适己为用。」也作「汪洋闳肆」、「汪洋自恣」。
《國語辭典》:汪洋自恣  拼音:wāng yáng zì zì
形容人的氣度或文辭寬宏奔放。《清史稿。卷五○一。遺逸傳二。余增遠傳》:「為詩文,機鋒電激,汪洋自恣,寓言十九。」也作「汪洋閎肆」、「汪洋自肆」。
《國語辭典》:天旋地转(天旋地轉)  拼音:tiān xuán dì zhuǎn
1.天地转动,用以形容头晕眼花。《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达生只觉天旋地转,支持不得。」
2.比喻政局重大变化。唐。元稹〈望云骓马歌〉:「天旋地转日再中,天子却坐明光宫。」也作「天旋日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