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在制品(在製品)
正在加工,尚未完成的产品。有广狭二义:广义的包括正在加工的产品和准备进一步加工的半成品;狭义的仅指正在加工的产品。
《漢語大詞典》:杖限文书(杖限文書)
旧时官府要下属限期完成某事、逾期则予以杖罚的公文。《水浒传》第四九回:“ 登州 知府拘集猎户,当厅委了杖限文书,捕捉 登州 山上大虫。”
《漢語大詞典》:完卷
(1).完成答卷。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五经中额》:“甚有於场中同号,互相倒换,凑助完卷,剿説雷同,千篇一律。”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那夜 安公子 早已完卷,那班合他有些世谊的,如 梅问羹 、 托诚村 这几个人也都已写作妥当。”
(2).比喻作完一件事。 茅盾 《子夜》十六:“演说到最后几句, 周仲伟 这胖子已经很气急,几乎不能完卷;他勉强喊完,那最后的万岁万万岁的声音,就有点象是哭叫。”
分類:完成答卷
《國語辭典》:完竣  拼音:wán jùn
完工。《儒林外史》第三九回:「责成萧云仙用心经理,候城工完竣之后,另行保题议叙。」《红楼梦》第一四回:「一面又命念那一个,是为宝玉外书房完竣,支买纸料糊裱。」
《國語辭典》:委员会(委員會)  拼音:wěi yuán huì
一种处理事务或审查议案的组织形式。目前行政机关或立法机关设立各种委员会,由成员透过讨论处理特定事务或审查各种法案。
《漢語大詞典》:突击队(突擊隊)
(1).进攻战斗时,在主要方向上担任突击任务的部队。一般以精锐部队组成。亦指防御时担任反击的部队。 陈其通 《万水千山》第一幕:“上级命令你营:一、要死守渡口;二、要组织突击队摧毁敌人的重炮阵地!”
(2).在生产或工作中起先锋作用,能完成某一突击任务的精悍力量。 西戎 《女婿》:“腊月二十三晚上,社里召开动员大会, 锁柱 报名参加了‘青年突击队’,准备去离村五十里地的 鸭子滩 修水库。”
《國語辭典》:无能为力(無能為力)  拼音:wú néng wéi lì
没有力量促进事情的发展。《续孽海花》第四一回:「不过舆论未能尽孚,一时尚难实行,我亦无能为力,自觉惭愧得很!」
《國語辭典》:无能为役(無能為役)  拼音:wú néng wéi yì
原指不足以供人役使的意思。语出《左传。成公二年》:「孙桓子还于新筑,不入,遂如晋乞师。臧宣叔亦如晋乞师。皆主郤献子。晋侯许之七百乘。郤子曰:『此城濮之赋也。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请八百乘。』许之。」后转为自谦才能不及他的用语。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卷七。厨子》:「余于能始先生,无能为役,则陈东标之于董桃媚,又岂止仙凡之判哉!」
《國語辭典》:未竟之志  拼音:wèi jìng zhī zhì
尚未完成的志向。《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今日之下,退守山林,却深望这个儿子,完我未竟之志。」
分類:完成志向
《國語辭典》:速成班  拼音:sù chéng bān
在短期间内,用很快的方法教授某种学问、技艺的修习班。
《國語辭典》:一气呵成(一氣呵成)  拼音:yī qì hē chéng
一口气完成。比喻文章或绘画的气势流畅,首尾贯通;或工作安排紧凑、不间断。清。李渔《閒情偶寄。卷三。词曲部。宾白》:「北曲之介白者,每折不过数言,即抹去宾白而止阅填词,亦皆一气呵成,无有断续,似并此数言,亦可略而不备者。」
《漢語大詞典》:一呵而就
一口气完成。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十四:“感兴不来,也不能勉强去酝酿。当它来的时候,酝酿成熟,故能提起锐笔,一呵而就。”参见“ 一气呵成 ”。
《國語辭典》:一气呵成(一氣呵成)  拼音:yī qì hē chéng
一口气完成。比喻文章或绘画的气势流畅,首尾贯通;或工作安排紧凑、不间断。清。李渔《閒情偶寄。卷三。词曲部。宾白》:「北曲之介白者,每折不过数言,即抹去宾白而止阅填词,亦皆一气呵成,无有断续,似并此数言,亦可略而不备者。」
《漢語大詞典》: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作于1844年4-8月。由三个未完成手稿组成。批判地分析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提出异化劳动理论,阐述了自己的哲学、经济学观点和共产主义思想。对人的生成、自然和社会的历史、美的规律等提出一系列创造性的见解。
《國語辭典》:限棒  拼音:xiàn bàng
旧时捕快因不能在限期之内破案所受的棒刑。《水浒传》第四九回:「官府中也委了甘限文书,却没本事去捉,倒来就我见成。你倒将去请功,教我兄弟两个吃限棒!」也作「杖限」。
《漢語大詞典》:限牒
限期完成任务的文书。
《國語辭典》:橡皮图章(橡皮圖章)  拼音:xiàng pí tú zhāng
1.用硬性橡皮所制成的印章。也称为「橡皮戳子」。
2.比喻有名无实的人物。例:「他只是个虚有其位的橡皮图章,毫无参与决策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