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抚控(撫控)
安抚控制。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艺文下:“所有查勘三省边防情形,谨绘图贴説,酌拟添设文员抚控棚民。”
分類:安抚控制
《國語辭典》:既来之,则安之(既來之,則安之)  拼音:jì lái zhī,zé ān zhī
本指安抚远方来的人,使其安居乐业。语出《论语。季氏》:「远人不服,则脩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后指既然已经来了,就且安下心来。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末云)『既来之,则安之。』请书房内说话。」
《漢語大詞典》:捍抚(扞撫)
守卫安抚。后汉书·班超传:“今置校尉以扞抚 西域 ,设长史以招怀诸国。”
分類:守卫安抚
《國語辭典》:除暴安良  拼音:chú bào ān liáng
除去残暴之徒,安抚善良百姓。《镜花缘》第六○回:「俺闻剑客行为莫不至公无私,倘心存偏袒,未有不遭恶报;至除暴安良,尤为切要。」
《漢語大詞典》:柔远怀迩(柔遠懷邇)
怀柔远方,安抚内地。 后蜀 何光远 鉴诫录·诛利口:“岂谓 蜀国 皇帝,柔远怀邇,居安虑危?”
《漢語大詞典》:柔远怀来(柔遠懷來)
安抚边远地区,怀柔归附者。 唐 张九龄 《敕剑南节度使王昱书》:“柔远怀来,在卿良算。”
《國語辭典》:柔远能迩(柔遠能邇)  拼音:róu yuǎn néng ěr
柔远,安抚远方的民族。能尔,亲善近处的人民。柔远能迩指笼络,善待远近诸民,使之诚心归附。《诗经。大雅。民劳》:「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南齐书。卷三。武帝本纪》:「春颁秋敛,万邦所以惟怀,柔远能迩,兆民所以允殖。」
《漢語大詞典》:柔远绥怀(柔遠綏懷)
安抚远方归顺者。怀,归附。 清 林则徐 《谕各国商人呈缴烟土稿》:“虽以天朝柔远绥怀,亦不能任其藐玩,应即遵照新例,一体从重惩创。”
《漢語大詞典》:柔远镇迩(柔遠鎮邇)
安抚远方,安定内地。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移帝 伊 洛 ,定都 酆镐 ,柔远镇邇,寔敬攸考。”
《国语辞典》:软语温存(软语温存)  拼音:ruǎn yǔ wēn cún
以温婉轻柔的话语安抚慰藉。《红楼梦》第五回:「至次日便柔情缱绻,软语温存,与可卿难解难分。」
《漢語大詞典》:廉访使者(廉訪使者)
宋 官名。本名走马承受。诸路各一员,隶经略安抚总管司,无事岁一入奏,有边警则不时驰驿上闻。 政和 六年改为廉访使者。 靖康 初复旧名。廉,通“ 覝 ”。参阅宋史·职官志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