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23,分9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独守
素守
通守
分守
贤守
攻守
嗣守
守株
守护
防守
守宰
保守
居守
守藩
持守
《漢語大詞典》:独守(獨守)
(1).独自守候;独自保持。《楚辞·九辩》:“块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 汉 扬雄 《解嘲》:“僕诚不能与此数子比,故默然独守吾《太玄》。”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是臣慺慺之诚,窃所独守。” 清 陈梦雷 《松树为风雨所拔叹》诗:“枝条荏苒任飘零,苦心独守凌霜节。”
(2).谓独自守贞。 唐 曹邺 《四怨》诗之一:“美人新如花,许嫁还独守。”《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好没天理!花枝般一个娘子,叫她独守,又要駡她。”
(3).单独把守。后汉书·任光传:“ 光 为 信都 太守。及 王郎 起,郡国皆降之…… 光 等孤城独守,恐不能全。”
《漢語大詞典》:素守
平素的操守。 宋 司马光 《乞罢条例司常平使疏》:“诚恐上累陛下之至公,下丧微臣之素守。” 宋 陆游 《东郊饮村酒大醉后作》诗:“丈夫无苟求,君子有素守。”
分類:平素操守
《漢語大詞典》:通守
官名。 隋 开皇 时设置,佐理郡务,职位略低于太守。 清 代称通判为“通守”。亦指任通守之职。 宋 苏轼 《别天竺观音诗》序:“余昔通守 钱唐 ,移莅 胶西 。”
《漢語大詞典》:分守
明 时按察使、按察分司,又称监司,亦可称分守。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七:“分守既下车,数州吏微过,当 稚钦 笞之十。”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司道·方印分司:“若分守虽云道,然而无钦降方印。”
职分。《庄子·天道》:“道德已明而仁义次之,仁义已明而分守次之,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 宋 曾巩 《制诰拟词·相制三》:“鼎足居中,各遵其职,分守则异,合谋惟一。” 章炳麟 《訄书·订文·附正名杂义》:“九变知言,出於 庄周 ,则百世不能易矣!曰:天也,道德也,仁义也,分守也,形名也,因任也,原省也,是非也,赏罚也,以此大平。”
《漢語大詞典》:贤守(賢守)
贤明的地方官。 唐 刘禹锡 《武陵观火诗》:“贤守恤人瘼,临烟驻驪驹。” 宋 苏轼 《又次韵二守同访新居》:“拔薤已观贤守政,折蔬聊慰故人心。”《宋史·食货志上六》:“ 乾道 间,郡有米斗直五六百钱者, 孝宗 闻之,即罢其守,更用贤守,此今日所当法者。”
《國語辭典》:攻守  拼音:gōng shǒu
攻击和守备。如:「这场球赛,双方的攻守都非常出色,不分上下。」
《漢語大詞典》:嗣守
继承并遵守和保持。书·顾命:“在后之侗,敬迓天威,嗣守 文 武 大训,无敢昬逾。”晋书·慕容超载记:“今陛下嗣守社稷,不宜以私亲之故而降统天之尊。”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一》:“朕嗣守洪业,敷弘理道。”
《漢語大詞典》:守株
“ 守株待兔 ”的省称。 《孔丛子·连丛子上》:“然雅达博通,不世而出,流学守株,比肩皆是,众口非非,正将焉立。”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每见凡俗守株之儒,营营所习,不博达理。” 唐 罗隐 《自贻》诗:“衰老应难更进趋,药畦经卷自朝晡;纵无显效亦藏拙,若有所成甘守株。” 明沈鲸《双珠记·假恩图色》:“怜恁凉凉无与处,穷途依稀守株;空囊何计充薪水,令人不觉攒眉。”
《國語辭典》:守护(守護)  拼音:shǒu hù
守卫保护。《晋书。卷五六。列传。孙楚》:「所居斋前种一株松,恒自守护。」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
《國語辭典》:防守  拼音:fáng shǒu
防护守卫。《三国演义》第一九回:「操大怒,斩郝萌于军门,使人传谕各寨,小心防守。」《西游记》第五回:「我等且紧紧防守,饱食一顿,安心睡觉,养养精神。」
《漢語大詞典》:守宰
指地方长官。《后汉书·朱浮传》:“守宰数见换易,迎新相代,疲劳道路。”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拜守宰者,印组光华,车骑辉赫,荣兼九族,取贵一时。” 宋 秦观 《鲜于子骏行状》:“閲守宰以求治,慎迁易以去弊。”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 宋文帝 性仁厚恭俭,勤於为政,守法而不峻,容物而不弛,百官谐於其职,守宰以六期为断,吏不苟免,民有所係,三十年间,四境之内,晏安无事。”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七章第三节:“ 冯跋 每次派遣守宰,都亲自接见,询问为政要领。”
《國語辭典》:保守  拼音:bǎo shǒu
1.保护看守。《战国策。齐策六》:「燕将惧诛,遂保守聊城。」《宋史。卷二八二。王旦传》:「我家盛名清德,当务俭素,保守门风,不得事于泰侈,勿为厚葬以金宝置柩中。」
2.态度倾向旧有制度习惯或传统,无意开拓新创。《文明小史》第一回:「就以贵省湖南而论,民风保守,已到极点,不能革旧,焉望生新?」
《漢語大詞典》:居守
(1).留置守护。左传·成公十六年:“ 韩厥 将下军, 郤至 佐新军, 荀罃 居守。” 明 李东阳 《重修季子庙记》:“刑部尚书 白公 昂 尝读书其间,慨其敝陋,谓居守道徒曰:‘吾他日必修之。’”
(2).特指皇帝出征或巡幸时,重臣镇守京都或行部。 汉 荀悦 《汉纪·景帝纪》:“ 晁错 议,欲令上自将兵,身留居守。”新唐书·辅公祏传:“六年, 伏盛 入朝,留 公祏 居守,復令 雄诞 握兵副之。”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禨祥·甘露瑞雪:“上南巡,﹝ 顾鼎臣 ﹞奉勅居守,寻殁於位。” 清 唐甄 潜书·诲子:“天子南征,大人居守,政事取决,如 伊尹 、 周公 之摄,此 慎 之所不如也。”
(3).官名。留守的别称。 唐 韩愈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自居守 河南 尹以及百事之执事,与吾辈二县之大夫,政有所不通,事有所可疑,奚所諮而处焉?”按,此“居守”谓 东都 留守 郑馀庆 。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王公直:“既发囊,唯有人左臂,若新支解焉。羣吏乃反接,送于居守。”
(4).犹守成。 明 李东阳 《张秋》诗:“创业固不易,居守乃其常。”
《漢語大詞典》:守藩
指王侯驻守其封地。亦指受封为王侯。汉书·淮阳宪王刘钦传:“奉藩无状,遇恶暴列,陛下不忍致法,加大恩,遣使者申諭道术守藩之义。”后汉书·济北惠王次传:“ 济北王 次以幼年守藩,躬履孝道,父没哀慟,焦毁过礼,草庐土席,衰杖在身,头不枇沐,体生疮肿。”晋书·姚兴载记下:“陛下若以臣为社稷之忧,除臣而国宁,亦家之福也。若垂天性之恩,不忍加臣刑戮者,乞听臣守藩。”
《漢語大詞典》:持守
(1).守成。 宋 董弅 《闲燕常谈》:“圣意匪独俛同韦布之士,留神经术,仰见竞竞图治,不安持守之深意,天下幸甚。”《元典章·诏令一·武宗登宝位诏》:“於戏!丕承丕显,敢忘持守之心;于藩于宣,勉效忠勤之力。”
(2).操守。 清 魏源 《杨子慈湖赞》:“ 龙谿 持守不如 敬仲 真, 希元 、 悟修 皆非 敬仲 之匹。”
(3).指坚持操守。 许地山 《命命鸟》:“若是父亲许我入 圣约翰海斯苦尔 ,我准保能持守得住,不会受他们底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