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守将(守將)
负责守卫的将领。孙子·用间:“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謁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 杜预 注:“守将,守官任职之将也。” 唐 元稹 《故万州刺史刘君墓志铭》:“为清夷军使时,会 侯希逸 叛 辽海 ,侧近军郡守将皆弃走。”新唐书·韩游瓌传:“ 潼关 有 李朝臣 , 渭北 有 竇覦 ,皆守将也。” 宋 秦观 《与鲜于学士书》:“自承拜命,即欲致左右之问属,守将骤易,日迫贱事,乃尔后时,皇恐无地。”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卷二:“盖 宿豫 守将即 僧遵 , 淮阳 太守即 武仲 也。”
《漢語大詞典》:偏帅(偏帥)
(1).部分军队的统帅或一方守将。后汉书·袁绍传:“被以虎文,授以偏帅,奬就威柄,冀获 秦 师一克之报。” 唐 元结 《寄源休》诗:“忽然向三岁,境外为偏帅。”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宪圣拥立:“然犹偏帅判 荆 襄鄂 ,再判 金陵 ,终于外云。”
(2).副将。 清 梁章钜 称谓录·副将:“ 方以智 通雅:‘今之勋将,古之戎右也。或称戎副,或曰偏帅,或曰军倅、参将。’”
《国语辞典》:阳陵虎符(阳陵虎符)  拼音:yáng líng hǔ fú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颁发给阳陵驻守将领的铜制兵符。虎形,有左右两半。铭文为:「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是符节制度的重要实物。
《国语辞典》:游移不决(游移不决)  拼音:yóu yí bù jué
犹疑不定。明。郑成功〈与荷兰守将书〉:「若执事不听,可树红旗请战,余亦立马以观。毋游移而不决也。」
《国语辞典》:揭白旗  拼音:jiē bái qí
高举白旗,表示投降。明。郑成功〈与荷兰守将书〉:「执事若知不敌,献城降,则余当以诚意相待;否则我军攻城,而执事始揭白旗,则余亦止战,以待后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