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茕独(惸獨)  拼音:qióng dú
孤苦无依的人。《诗经。小雅。正月》:「哿矣富人,哀此茕独。」《楚辞。屈原。九章。抽思》:「既茕独而不群兮,又无良媒在其侧。」
《國語辭典》:茕独(煢獨)  拼音:qióng dú
孤单的样子。《楚辞。屈原。离骚》:「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初刻拍案惊奇》卷二○:「纵教血染鹃红,彼苍不念茕独。」
分類:孤苦伶仃
《漢語大詞典》:嫠茕
没有丈夫和没有兄弟的人。泛指孤苦伶仃的人。 唐 崔祐甫 《唐卫尉卿洪州都督张公遗爱碑颂并序》:“ 洪 之耆老嫠惸,商贬渔钓,百类千品,周声夺魄。”
《國語辭典》:无依无靠(無依無靠)  拼音:wú yī wú kào
孤苦伶仃,无所依靠。《醒世恒言。卷三五。徐老仆义愤成家》:「遗下许多儿女,无依无靠!」《红楼梦》第二六回:「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也作「无靠无依」。
《国语辞典》:无靠无依(无靠无依)  拼音:wú kào wú yī
孤苦伶仃,无所依靠。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献帝又无靠无依,董卓又不仁不义,吕布又一冲一撞。」也作「无依无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