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542,分103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尤孝
孝男
义孝
守孝
孝堂
爱孝
五孝
中孝
不孝子
愚孝
服孝
顺孝
孝童
孝竹
二孝
《韵府拾遗 效韵》:尤孝
金史孝义传孙瑾丹徒人父丧哀毁停柩四载衣不解带事继母唐氏尤孝尝患㿈瑾亲吮之
《國語辭典》:孝男  拼音:xiào nán
居父母之丧的男子自称。《红楼梦》第一一一回:「走了半日,来至铁槛寺安灵,所有孝男等俱应在庙伴宿。」
《漢語大詞典》:义孝(義孝)
谓为非亲属的死者服孝。魏书·恩倖传·王叡:“ 叡 之葬也,假亲姻义旧,衰絰縞冠送丧者千餘人,皆举声慟泣,以要荣利,时谓之义孝。”
《國語辭典》:守孝  拼音:shǒu xiào
父母或至亲死亡的一定期限内停止交际、娱乐,以示哀悼。《红楼梦》第五四回:「正好鸳鸯的娘前儿也没了,我想他老子娘都在南边,我也没叫他家去走走守孝。」《文明小史》第三七回:「从此就在家里守孝,三年服满。」
《國語辭典》:孝堂  拼音:xiào táng
丧家停放灵柩的厅堂。《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既是贤夫新亡求荐,家中必然设立孝堂。」
《骈字类编》:爱孝(爱孝)
庄子以敬孝易以爱孝难
《漢語大詞典》:五孝
古代五种等级的人所行的孝道。 南朝 梁武帝 《孝思赋》:“治本归於三大,生民穷於五孝。” 唐玄宗 《孝经序》:“虽五孝之用则别,而百行之源不殊。” 邢昺 疏:“五孝者,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五等所行之孝也。”新唐书·礼乐志九:“皇帝即座。三老乃论五孝六顺、典训大纲,格言宣於上,惠音被于下。”
分類:等级孝道
《骈字类编》:中孝
礼记祭义孝有三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大孝不匮
《国语辞典》:不孝子  拼音:bù xiào zǐ
1.没有善尽孝道的人。如:「他弃父母于不顾,真是个不孝子。」
2.子女对父母自称为「不孝子」。《三国演义》第一一四回:「经叩头大哭曰:『不孝子累及慈母矣!』」
《国语辞典》:愚孝  拼音:yú xiào
昧于事理的孝行,如割股医亲之类。
《國語辭典》:服孝  拼音:fú xiào
带孝。如穿孝服、佩黑纱、戴白花。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媳妇儿守寡,又早三个年头,服孝将除了也。」
《漢語大詞典》:顺孝(順孝)
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意志。礼记·祭统:“崇祀宗庙社稷,则子孙顺孝。”
《漢語大詞典》:孝童
卓有孝行的孩童。
《漢語大詞典》:孝竹
竹名。又名子母竹。太平御览卷九六二引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 汉章帝 三年,有子母竹笋生於 白虎殿 前,谓之孝竹,羣臣皆献《孝竹颂》。”参阅 元 李衎 《竹谱详录·竹品》
分類:竹名
《骈字类编》:二孝
唐书孝友传侯知道程俱罗者灵州灵武人居亲丧穿圹作冢皆身执其劳乡人助者即哭而却之庐坟次哭泣无节知道七年俱罗三年不止知道垢尘积首率夜半踊哭鸟兽悲号李华作二孝赞曰至哉侯氏创巨病殷手足胼胝以成高坟夜黑飙动如临鬼神哭无常声迥彻苍旻苴斩三年尔独终身嗟嗟程生其哀也均在小学绀珠二孝宋潘综吴达顺明一统志二孝庄 汝宁府汝阳县西汉孝子蔡 董永所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