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孝道  拼音:xiào dào
孝敬父母亲长的精神与原则。《三国演义》第三六回:「如书到日,可念劬劳之恩,星夜前来,以全孝道。」《红楼梦》第四三回:「就是家去了看戏吃酒,也并不是二爷有意,原不过陪著父母尽孝道。」
《漢語大詞典》:孝理
犹孝道。谓以孝治国教民。 唐 杜甫 《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孝理敦国政,神凝推道经。” 唐 刘禹锡 《谢上连州刺史表》:“伏荷陛下孝理宏深,皇明照烛。” 宋 洪迈 容斋续笔·权若讷冯澥:“削之无益於淳化,存之有光於孝理。”
《国语辞典》:孝经(孝经)  拼音:xiào jīng
书名。相传为曾子弟子所作,十八章。是儒家讲孝道之书,阐发明王以孝治天下之大经大法。书分古今文二本,今文本为郑玄注,古文本为孔安国注。自唐玄宗注本颁行天下,孔、郑两注并废。清严可均有郑注辑本,宋邢炳疏。
《國語辭典》:至孝  拼音:zhì xiào
极孝顺。《汉书。卷七三。韦贤传》:「皇帝至孝肃慎,宜蒙祐福。」
《漢語大詞典》:孝治
孝经·孝治:“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於公侯伯子男乎。”后用“孝治”谓以孝道治理国家,教化百姓。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闢玄闈以阐化,寝鸣鐘以体国,翼亮孝治,缉熙中教。” 宋 欧阳修 《皇太后还政议合行典礼诏》:“刑於四海之风,必务先於孝治,惟是事亲之礼,盖存有国之规。”清史稿·礼志五:“ 顺治 十六年,左副都御史 袁懋功 请举祫祭,以彰孝治。”
《漢語大詞典》:三道
(1).指人子事亲的三种孝道,即生养、死葬和祭祀。礼记·祭统:“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
(2).三路。北史·齐武成帝纪:“ 周 将 杨忠 ……等二十餘万人,自 恒州 分为三道,杀掠吏人。”
(3).指国体、人事、直言。汉书·晁错传:“选贤良明於国家之大体,通於人事之终始及能直諫者,各有人数,将以匡朕之不逮,二三大夫之行,当此三道。”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三道:国体、人事、直言也。”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懋陈三道之要,以光四科之首。”
(4).三道试题。新唐书·选举志上:“答时务策三道。”
(5).指古代军事理论上的正道,奇道,伏道。 宋 苏洵 《权书·攻守》:“攻者有三道焉,守者有三道焉。三道:一曰正,二曰奇,三曰伏。”
《國語辭典》:尽孝(盡孝)  拼音:jìn xiào
对父母亲尽孝道。如:「子女尽孝是天经地义的事。」
《漢語大詞典》:非孝
诋毁、反对孝道。《孝经·五刑》:“非孝者无亲。” 邢昺 疏:“孝者百行之本,事亲为先,今乃非之,是无心爱其亲也。”
《漢語大詞典》:孝妇(孝婦)
(1).尽孝道的媳妇。汉书·于定国传:“ 东海 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明史·列女传二·倪氏:“姑鼻患疽垂毙,躬为吮治,不愈,乃夜焚香告天,割左臂肉以进,姑啖之愈。远近称孝妇。”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昔孝妇含寃,尚阻三年之雨;忠臣被谤,犹飞六月之霜。”
(2).旧称居丧中的妇人。
《國語辭典》:素冠  拼音:sù guān
《诗经。桧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素冠,刺不能三年也。」或亦指女子思慕男子之诗。首章二句为:「庶见素冠兮,棘人栾栾兮。」
《國語辭典》:达孝(達孝)  拼音:dá xiào
至孝、最大的孝道。《礼记。中庸》:「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明史。卷一九六。列传。方献夫》:「孟子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周公追王太王王季,子思以为达孝。」
分類:孝道
《國語辭典》:行孝  拼音:xíng xiào
遵行孝道。《西游记》第一回:「据你说起来,乃是一个行孝的君子,向后必有好处。」《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小人本为认亲葬父行孝而来,又非是争财竞产。」
《漢語大詞典》:追孝
追行孝道于前人。指敬重宗庙、祭祀等,以尽孝道。书·文侯之命:“追孝于前文人。” 孔颖达 疏:“追行孝道於前世文德之人。”礼记·坊记:“脩宗庙,敬祀事,教民追孝也。” 汉 张衡 《南都赋》:“奉先帝而追孝。”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四年:“追孝不为不严,奉先不为不至。”
《漢語大詞典》:昭孝
宣扬孝道。国语·楚语下:“祀所以昭孝息民,抚国家,定百姓也。”
分類:宣扬孝道
《漢語大詞典》:修孝
实行孝道。韩非子·八说:“修孝寡欲如 曾 、 史 , 曾 、 史 不战攻,则国何利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