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24,分182页显示 上一页 174 175 176 177 178 180 181 182 下一页
孙宝书
孙鸿烈
孙回澜(字 仲皋 )
孙智敏(字 廑才 )
吴筠孙(字 竹楼 )
孙家钰
孙鸾(字 仲翔 )
潘榕(字 荫孙、印僧、荫荪 )
孙揆均(字 叔方 名 道毅 号 寒厓 )
孙中山( 文 字 逸仙 )
曹元弼(字 谷孙、师郑、懿斋 号 叔彦、复礼老人、新罗仙吏 )
袁祖光(字 骥孙 号 晓村、瞿园 )
金兆蕃( 义襄 字 篯孙 号 药梦老人、药梦 )
孙保圻(字 希侠、侠庵 号 审懿、慨翁 )
其它辞典(续上)
刘谷孙(号 式甫 )孙宝书
孙鸿烈
孙回澜(字 仲皋 )
孙智敏(字 廑才 )
吴筠孙(字 竹楼 )
孙家钰
孙鸾(字 仲翔 )
潘榕(字 荫孙、印僧、荫荪 )
孙揆均(字 叔方 名 道毅 号 寒厓 )
孙中山( 文 字 逸仙 )
曹元弼(字 谷孙、师郑、懿斋 号 叔彦、复礼老人、新罗仙吏 )
袁祖光(字 骥孙 号 晓村、瞿园 )
金兆蕃( 义襄 字 篯孙 号 药梦老人、药梦 )
孙保圻(字 希侠、侠庵 号 审懿、慨翁 )
人物简介
维基
刘谷孙(1861年—1941年),号式甫,安徽庐江人。生于清咸丰十一年辛酉二月初九日,光绪十七年(1891年)辛卯科举人,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进士登第,名列二甲28名。历任兵部车驾司主事、四品军机章京、军机领班三品章京。后任花翎二品衔甘肃按察使,宣统二年(1910年)10月官职改为提法使,翌年离职。。1941年卒于扬州刘公馆大宅院,1948年安葬于江苏仪征祖坟园地。
人物简介
维基
孙宝书,江苏省通州直隶州人,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参加光绪癸卯科殿试,登进士二甲第45名。同年闰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
人物简介
维基
孙鸿烈,河南省怀庆府温县人,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参加光绪癸卯科殿试,登进士二甲93名。同年闰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人物简介
维基
孙回澜,字仲皋,贵州凯里人,清末官员,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科进士,三甲一百三十五名,同年闰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官江苏常熟县知县。
人物简介
维基
孙智敏,浙江钱塘县人。字廑才,清朝藏书家、书法家、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其祖上为余姚横河孙氏,与族兄孙兴敏同为钱塘知名藏书家,斋名知止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式癸卯科二甲进士。同年闰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曾历任浙江高等学堂(今浙江大学)和两级师范学堂监督(今称校长)。擅长书法,尤工楷书,风格娟秀。晚年移居上海,以变卖所藏书籍为生。
人物简介
维基
吴筠孙(1861年—1917年),字竹楼,江苏扬州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光绪十四年(1888年),吴筠孙中式顺天乡试举人。光绪十六年(1890年)十二月,考取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奉旨记名。光绪二十年(1894年),吴筠孙考中甲午恩科二甲第一名进士(传胪),由内阁中书,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一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山东登州府、泰安府、济南府知府。为政以清慎务实著称。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十月,升直隶永定河道。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因治理永定河有功,调任天津兵备道,兼督理钞关。同年,因母丧丁忧辞官。宣统二年(1910年)服阙,授湖南岳常澧道。八月,简调湖北荆宜兵备道,次年三月方到任。不久,辛亥革命爆发,放弃抵抗,隐居上海。民国初年,吴筠孙加入汤化龙、梁启超组建的进步党。民国二年(1913年)复出,任赣北观察使,改浔阳道尹等职。民国六年(1917年)在江西任所突发脑溢血逝世。
人物简介
维基
孙家钰,河南省固始县人,清末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光绪三十年(1904年),会试第208名。殿试登三甲47名,补正定县知县。
人物简介
维基
孙鸾,字仲翔,贵州贵阳人,清朝末年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光绪三十年(1904年)太后七旬万寿甲辰恩科进士,三甲七十六名,后官湖南保靖县知县。
人物简介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潘榕(1865—1929),字荫荪,又字印僧。祖籍浙江山阴。清光绪间曾任乐厂盐大使职,后定居成都。有《吟秋馆诗词抄》,弹词《问铃》、《吊潇湘》等。乐山历代诗集
1865-1929,字荫孙,一字印僧。清同治四年二月初十日生,民国十八年六月十三日卒。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成都。光绪二十七年癸卯任牛华溪鹾尹。民国后寓居成都,置宅少城东胜街。擅绘事,工箫笛,精数学。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孙揆均(1866-1941),字叔方,又名道毅,号寒厓、江东孙叔、叔舫、老虎、鹤主(来鹤楼主人),江苏无锡人,孙继皋第九世裔孙。少孤,随兄嫂生活。1889年与吴稚晖、纽永建、丁福保等负笈江阴南菁书院,光绪二十年中举。官内阁中书、军机章京。孙揆均工诗善书,诗意苍朴,有诗集《寒厓集》传世。
人物简介
黄鹤楼志·人物篇
孙中山(1866—1925) 政治家、革命家。名文,字逸仙,后化名中山樵。广东香山(今广东中山)人。1912年4月辞去民国临时大总统职务后,应湖北都督黎元洪邀请,偕汪精卫、廖仲恺、胡汉民等乘“江宽号”轮抵达武汉,在汉期间游览了黄鹤楼故址,并在黄鹤楼涌月台前发表公开演讲,后来还将其对武汉的设计规划纳入所著《建国方略》一书。1928年辛亥首义同仁在蛇山西端南侧建造总理孙中山先生纪念碑,供人瞻仰。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曹元弼(1867-1953) 字谷孙,又字师郑,一字懿斋,号叔彦,晚号复礼老人,又号新罗仙吏,室名复礼堂。清初其祖先自安徽歙县迁至江苏吴县。1881年以童试第四名进入学宫受教,元和(苏州)训导唐毓和阅卷倾佩,以女妻之。1885年入江阴南菁书院肄业,从黄以周问学。时海内才俊云集南菁书院,先生尤与张锡恭、唐文治交往甚笃。同年夺得拔贡生第一名。1897年张之洞转任两湖总督,延聘主讲两湖书院,在书院先生与梁鼎芬共辑《经学文钞》,相与论学者,有马贞榆、陈宗颖、胡元仪、陈庆年、王仁俊、杨守敬、桑宣、蒯光典、姚晋圻等。1908年,江苏巡抚陈启泰荐举并以其所著《礼经校释》呈御览,赏翰林院编修,同年江苏奏设存古学堂,延请为经学总教有《孝经学》七卷、《礼经学》七卷、《礼经校释》二十二卷、《周易郑氏注笺释》十六卷、《古文尚书郑氏注笺释》四十卷、《复礼堂文集》十卷、《复礼堂述学诗》十五卷。1911年辞去存古学堂总教,不久辛亥革命爆发,江苏存古学堂停办,长叹曰:"天乎!与子偕隐,矢死靡他。"自此闭户绝世殚心著述,所往来者仅叶昌炽、邹福保、张锡恭、朱祖谋、王季烈、刘锦藻、刘承干数子耳。其后袁世凯设礼制馆,以书币来聘,不从。 平生专精三礼,奄贯五经,门下高足亦有成就,如经学家沈文倬、文献学家王欣夫、诗词名家钱仲联、古文字学家唐兰、书法家王蘧常、文史学家吴其昌、经学家毕寿颐等。有《孝经学》七卷、《礼经学》七卷、《礼经校释》二十二卷、《周易郑氏注笺释》十六卷、《古文尚书郑氏注笺释》四十卷、《复礼堂文集》十卷、《复礼堂述学诗》十五卷。维基
曹元弼(1867年—1953年),字谷孙、师郑、懿斋,号叔彦、新罗仙吏、复礼老人,斋名复礼堂。江苏吴县人,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登进士,同年五月,授内阁中书。后经张之洞邀请,主讲两湖书院,后任湖北存古学堂总教等。长兄曹元恒,次兄曹福元。堂兄曹元忠 (资政院)。谱兄唐文治。元配唐氏,六合训导唐毓和之女,继配吴县王氏、上虞柴亚兰。1948年7月4日,八十二岁曹翁与六十二岁柴小姐在阊门西街三十四号的婚礼引起轰动。1953年10月22日去世。
人物简介
维基
袁祖光(1867年—1930年),字骥孙,号晓村,别号瞿园。祖籍太湖,民初迁居望江县麦元乡,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年,乡试中举。光绪二十九年,登进士三甲第二十六名,授吏部文选司主事,后历任直隶州知州、湖北候补道尹。此后加盟同盟会,民国六年,担任众议院议员。后历任豫、鄂、皖三省帑捐局局长等职。著作有《瞿园诗文集》、《缘天香雪箨诗话》、《摘星词杂十二种》、《古今齐谐》、《东游诗草》等。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1869-1951,原名义襄,字篯孙,号药梦老人,秀水(今嘉兴)人。清末移居平湖县。清光绪十五年(1889)举人,任内阁中书,曾著《各国订约始末记》,倾心于变法。后膺清廷经济特科之选,为一时名流。曾任江苏度支公所莞榷科科长。辛亥革命后任北京政府财政部佥事。1915年任财政部会计司司长,次年改署财政部赋税司司长,并任财政善后委员会委员等。1919年,北洋政府设立清史馆修清史,参与纂修。浙江省编修《浙江通志》,部分稿件亦出于其撰著。博学多闻,著有《安乐乡人诗》6卷、《药梦词》4卷。又熟悉满洲史事,有《建州事实》之作及文百余篇。晚年续编《槜李诗系》,与金蓉镜补刊《嘉禾徵献录》(盛枫著)。又与忻虞卿合编《槜李文系》,汇集嘉兴地区文献,惜未能梓行。药梦词·跋
余自舍人改外,别署药梦,又以先世居休宁安乐乡,既念余泽,复慕嘉名,心向往之。庚午春夏删存壬子以后诗四卷词二卷,遂分署焉。会遘耿淑人之丧,清本未定,明年辛未乞序于章式之同年,剞劂校雠,剜改五六次,误字殊未尽也。顷复取辛未后至丁丑秋所作,录诗若干首,词存者尤少,殆不成卷,姑以附焉。身感衰迟,世当离乱,丁丑后作如尚有可存者,当别题七十后诗词。少壮往矣,炳烛余明,庸有当乎。己卯三月药梦自识。
人物简介
个人简介
孙保圻(1875一1945),字希侠(一作侠庵),号审懿,晚号慨翁。清末民国间无锡县石塘湾(现属于无锡市惠山区)人。同盟会会员,曾于宣统元年(1909)与秦毓鎏、吴廷枚、蒋曾燠共同集资创办《锡金日报》,担任主笔。无锡光复后,成立军政分府总理处,以后总理处改为军政分府司令部,孙保圻先后担任副总理和副司令。后军政分府撤销,成立民政署,孙保圻即退出无锡地方政府。晚岁固穷,沦陷寇中,不稍降志。著有《慨翁诗录》、《振奇阁杂录》、《慨翁笔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