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9—1542 【介绍】: 明河南兰阳人,字元甫,号字川。正德三年进士。任刑部主事,历山西、山东布政使。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朔方。
维基
张文魁(1479年—1542年),字元甫,号子川,河南开封府兰阳县人,民籍。正德二年(1507年)丁卯科河南乡试第五十四名举人,三年(1508年)联捷戊辰科会试第二百五十七名,三甲第二百二十六名进士。授刑部主事,十三年十二月刑部重囚赵祥、申窑头等人逃狱,主事喻义、张文魁等防禁不严被锦衣卫逮治。被释放,升刑部员外郎,十五年十一月升山西按察司佥事,嘉靖四年(1525年)五月升山西左参议,历任陕西苑马寺卿,十一年六月升山西右布政使,转山东左布政使,十二年十二月升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十六年四月以宁夏总兵王效军败丧师,大挫军威,降文魁山东左参政,文魁因陈旧劳,乞以原官致仕,许之。二十一年七月卒,赐祭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2—1553 【介绍】: 明浙江馀姚人,字志健,一说字伯子,号志健。孙燧长子。诸生。正德间父燧死于宸濠之叛,千里奔丧,负骸骨归葬。嘉靖中以荫得官锦衣千户,又中武举第一,擢署指挥同知,历官都督佥事。工画菊,能诗文,善骑射。母卒,堪年已七十二,护丧归,以毁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河南鄢陵人,字汝忠,号文冈,一说字文冈。嘉靖十四年进士。任礼科给事中,直谏敢言,不避权贵。因忤旨谪大名长垣丞,升知县,莅政宽平,为吏民畏服。官至宁夏巡抚、都御史。有《陈文冈集》。
维基
陈棐,字汝忠,河南开封府鄢陵县人,匠籍。河南乡试第四十三名,嘉靖十四年(1535年)登进士。官给事中,谄媚献诗被世宗斥责。后来累官山西副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钱塘人,字仲良,一作字重良,号南衡。嘉靖十四年进士。由魏县知县擢御史。以劾宣大总督樊继祖掩败冒捷,为严嵩所构,谪湖广布政司都事。久之,为泉州知府,御倭有功。官终江西按察副使。
维基
童汉臣(1508年—?),字仲良,号南衡,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进士出身。嘉靖十年(1531年)辛卯科浙江乡试第十一名举人。嘉靖十四年(1535年)中式乙未科会试第一百十四名,登第三甲第六十六名进士。授魏县知县。嘉靖十八年(1539年)二月担任江西道监察御史。后改山西巡按御史,当时蒙古入寇宣府、大同,总督樊继祖以捷上报,后被童汉臣弹劾得罪。之后弹劾严嵩、许赞,后被贬职,谪湖广布政司都事。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担任泉州府知府,因抵禦倭寇进犯有功,后官至江西副使。

人物简介

梁溪诗钞
顾起纶(1517-1587),字玄言,号九华,更字更生,江苏无锡人。从父可学挈至京师代为就厘应制之文,多称帝意。著有《句漏集》四卷,《赤城集》三卷,及《国雅》六十卷,均《四库总目》并行于世。著有别业在惠山塘泾之上。年七十一终,所著《昆明集》。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玄言,一作字更生,号玄言。由国子生累官郁林州同知。好读书,工书法。辑明诸家诗为《国雅》。又有《句漏集》、《赤城集》。
孙鏊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25—1592 【介绍】: 明浙江馀姚人,字文器,号端峰,一说字端峰,孙燧孙。由太学生官上林苑丞。晚归烛湖,筑漆园,号漆园供事。有《松菊堂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漳浦人,字司典,号瑞峰。一作字瑞峰,号水竹居士。隆庆二年进士。授太常博士。官至户部侍郎,忤当道,罢归。有《醒后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28—1611 【介绍】: 明浙江兰溪人,字鲁源,一作字克贤,号鲁源。嘉靖四十一年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卿。有《三儒类要》、《鲁源文集》等。
维基
徐用检(1528年—1611年),字克贤,号鲁源,浙江金华府兰溪县人,民籍。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乙卯科浙江乡试第三十三名举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中式壬戌科会试第一百三十四名,二甲第十七名进士。授刑部主事,调礼部仪制司署郎中,疏请上亲行郊祀,又请太子及期出阁读书。隆庆四年(1570年)三月升山东按察司副使,五年正月以考察降调,二月降江西布政使司左参议,万历二年(1574年)正月升江西副使,复除陕西副使,五年八月升山东右参政,改湖广苏松兵备参政,丁内艰,服阕,十二年九月降补福建兵备副使,十四年十二月升江西右参政,改山东参政,十六年十一月升广东按察使,十九年正月升四川右布政使,十一月补河南左布政使,二十年七月升南京太仆寺卿,二十一年九月官至南京太常寺卿,年八十四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乌程人,字何思,一说字九思,后以字行,更字仲通,号虚白。万历间以画名重海内,与宋旭齐名。善写山水,骨法气韵入二李三王之微,拟王蒙、倪瓒更妙。晚年所作,苍润恬静,尤令人叹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0 【介绍】: 明湖广衡阳人,字景元,一作字禖生。万历二十九年进士。选庶吉士,改御史。陕西税珰梁永欲毒害巡按余懋衡,宗契专疏请诛永以伸国法。又纠辽左税监高淮擅预兵机,乞正其罪,直声震辇下。天启初历通政参议,魏忠贤擅政,讽使附己,即日上疏乞归。
维基
陈宗契(1570年—1630年),字禖生,号景元,湖广衡州府衡阳县军籍。年二十五举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乡试举人,三十二登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进士,考选为庶吉士,三十三年补授福建道监察御史。毅然以弹击自任,屡疏谕辅臣李廷机无所忌。时陕西税珰梁永蛊害按臣徐懋恒,朝延置不问,宗契专疏请诛永以伸国法。又纠辽左税监高淮擅预兵机,乞正其罪。语极剀切,直声震都下。遣视漕运,剔宿弊,开泇河,京储赖以不乏。奉诏按浙,闻父卧疾,予假遄归。抵家而父适易箦,哀毁几致伤明,淹里中数岁,有旨督学北直,以侍母辞不起。熹宗践阼,刷卷南都,晋通政司右参议,蒿目时艰,抗章数上,大指谓“有君无臣,有臣无法,乞斩辱国丧师者以为戒”,当时韪之。升南京太常寺少卿,拜北通政司右通政,升太常寺正卿。时逆珰魏忠贤擅政,望风蚁附者辄得美秩,会当南郊,珰乘辇辂,摄行祀事,宗契职典常伯,司乐圜丘,珰于广众中进揖之,意欲宗契附己也。宗契即三上疏乞终养,得请,有“某思亲成疾,待痊起用”之旨。自是家居养母,绝口不谈辇下事。时藩府额派衡阳膳田二千五百顷为采地,有司搜旧日雍王遗田得一千九百八十顷,不如额者五百二十顷,奉牒再派,衡民虑深剥肤。宗契具启诉民疾苦,得省。又苏祁阳排山马递协帮之困。崇祯三年(1630年)诏以兵部右侍郎起用,未闻命三日前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常州府武进人,字青门,一作字上宇,号青门。吴中行侄。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授编修。崇祯六年进建极殿大学士。七年改中极殿。时帝惩诸臣积玩,政尚严核,宗达调剂宽严间,裨益殊多。卒谥文端。
维基
吴宗达(1572年—1636年),字上于,号青门,南直隶常州府武进县洗马桥(今武进市)人,祖籍宜兴县北渠里(今闸口镇)。探花。出身官宦世家。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登甲戌科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崇祯三年(1630年)升礼部尚书,六月兼东阁大学士。崇祯八年(1635年)五月归里。谥文端。著有《涣亭存稿》。
孔闻籍 朝代:明末

人物简介

维基
孔闻籍(?—1634年12月22日),字知史,又字义绳,号碧宿,一说字载寰,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二代孙,孔道辅十八代孙,属防西户。明末政治人物。孔闻籍十四岁的时候补充为四氏学学生,生性孝友,幼年时父亲去世,在居丧期间十分悲痛。除丧服后,孔闻籍每到朔日都要悬挂父亲的画像,痛苦流泪,跪着奉上酒食。曲阜知县出缺的时候,按惯例应当选派孔氏子弟中贤能有文辞的授予此官。孔闻籍被选为第一,他的哥哥孔闻简排第二。孔闻籍认为弟弟不能排在哥哥之前,坚决请求把官职让给哥哥。这年,孔闻籍考中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又考中进士,授官为行人。崇祯二年(1629年),琉球国尚丰王遣使请封。按照惯例应派给事中和行人各一人充当琉球册封使,正使已定杜三策,副使则在萧士玮和孔闻籍中挑选,可是两人互相推诿,互骂至司正杨抡门前,杨抡忍受不了愤怒,于是自请担任副使。崇祯帝便下诏升杨抡为京官,萧士玮降三级并调外任,孔闻籍不准参与考选,调任南京礼部郎中。孔闻籍后出任西宁道副使,崇祯七年(1634年)又转任商洛参议。孔闻籍从西宁道行至到陇西时,听说少数民族入侵,急忙返回,派遣将士御敌,斩获百余人,朝廷于是下诏让孔闻籍留守西宁。没多久,太监中军张仲礼去镇海堡买马,得知商人马安邦有好马,就下令参将白文礼强行买走,且付钱不足。马安邦大怒,活捉白文礼送到黄台吉那里,请他出兵进犯西宁。孔闻籍派遣将士出战,结果大败,有监生打开城门投降。崇祯七年十一月乙卯(1634年12月22日),孔闻籍对妻子朱氏说:“我是至圣的后裔,担任朝廷命官,理所应当与此城共存亡。你怎么办?”朱氏说:“我也是朝廷命妇,又是宗室女子,一定不会让您蒙受羞辱。”孔闻籍便焚烧官署,朱氏与两个女儿以及儿媳颜氏投入火中。孔闻籍看到家人焚烧结束,仰天大呼,投入火中自杀。黄台吉听说孔闻籍的死状后,有所悔悟,叫来马安邦并把他杀了。朝廷得知孔闻籍之事,于崇祯九年(1636年)六月追赠他为光禄寺少卿。

人物简介

简介
又名荩谊、字忠夫,又字真如,号退庵,浙江海宁人。明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举人。有《射山诗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2 【介绍】: 明山东曹州人,字非烟,一作字方壶。天启五年进士。授龙溪知县,迁户部主事,致仕归。崇祯末,清兵破城,力拒被杀。有《紫芝堂集》。
维基
楚烟(16世纪—1642年),字非烟,号方壶,山东兖州府曹州人。楚烟是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山东乡试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成进士,获授龙溪知县,扫荡肆虐的海盗,代理海澄县事期间施行惠政,转为赞皇知县后多次请求免租救济贫民;之后升任户部主事,监督神枢营草场,仅一年多就辞官回乡。崇祯十五年(1642年)清军入关骚扰,直逼兖州,楚烟晓喻家人立誓以死明志,兖州城被攻陷后遭擒获,坚持不投降而被杀,儿子楚凤苞以身保护他失败,先被杀害;妻子赵氏也枉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84—1630 【介绍】: 明广东东莞人,一说广西藤县人,字元素。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邵武知县。天启初擢兵部职方司主事。超擢佥事,监关外军,筑宁远城,配置西洋大炮。天启六年,击退后金努尔哈赤进攻,升辽东巡抚。次年,击退皇太极进攻,时称“宁锦大捷”。以不为魏忠贤所喜,乞休归。崇祯元年召还,以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二年,后金兵入关,威胁北京,崇焕千里赴援。崇祯帝中反间计并听信谗言,以谋叛罪下崇焕狱,磔死。有《袁督师遗集》。
全粤诗·卷五七二
袁崇焕(一五八四—一六三〇),字元素。东莞人。明神宗万历四十七年(一六一九)进士,授邵武知县。明熹宗天启二年(一六二二)正月,擢兵部职方主事,单骑出关,考察形势,自请守辽。筑宁远城,屡次击退后金兵进攻。六年,获宁远大捷。后金帝努尔哈赤受伤死。次年,获宁锦大捷,皇太极败逃。以功授兵部尚书。督师蓟辽,内有忠贤掣肘,外有大将乱谋。明思宗崇祯初,忠贤伏诛,倡以辽人守辽土。崇祯二年(一六二九),后金军绕道自古北口入长城,进围北京,崇焕星夜驰援。复为大将掣肘,以十罪诛毛文龙,力禦强敌。然终因国势已去,不为奸人所容,法司论其谋叛,于清顺治三年(一六四六)八月弃市,天下冤之。《明史》卷二五九有传。袁崇焕诗,被燬甚重。今以民国二十一年东莞张氏刊《沧海丛书》本之《袁督师遗集》三卷附录一卷本所录遗诗为底本,并辑录清温汝能《粤东诗海》诗三首。
维基
袁崇焕(1584年6月6日—1630年9月22日),字元素,号自如(一说字自如),籍广西梧州府藤县,广东东莞县(今属广东省东莞市)水南村(临近东江),据考为疍家人。他是明朝末年政治人物,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授职兵部,守卫山海关及辽东,大力构筑「关宁锦防线」,多次和后金部队在该防线交战,曾指挥宁远之战、宁锦之战。其领兵时的东莞子弟兵多疍家人,战中常用的呼号和口令「掉哪妈,顶硬上!」可溯源咸水歌。对崇祯皇帝有“五年平辽”的承诺,得言听计从,支给钱粮。后因诛杀毛文龙、在己巳之变护卫不力以及擅自与后金议和等事由被罗织入罪并被判以凌迟之刑。14年后,明亡于李自成;同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大清国迁都北京。清乾隆年间,清政府为袁崇焕平反,但史学界对其际遇仍有争议。北京市东城区龙潭公园有袁督师庙与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