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十字金刚
【佛学大辞典】
(物名)羯磨金刚之异名。羯磨金刚之三钴杵,横竖交叉,作十字形,故谓之十字金刚。大日经疏十九曰:「十字金刚,即羯磨金刚也。」
十字佛顶印真言
【佛学大辞典】
(真言)转法轮菩萨摧魔怨敌法曰:「欲诵此十字佛顶真言,先当结印,印以二手内相叉为拳,二大指入掌,二头指各屈,拄二大指背是也。真言曰:「唵,嚩日啰(金刚),萨怛奉(有情),吽(忿怒),发吒(破坏)。」
三字
【佛学大辞典】
(术语)阿弥陀之三字也。谓之为三字之名号。译言无量寿。
三字禅
【佛学大辞典】
(术语)碧岩六则颂评唱曰:「云门寻常爱说三字禅:顾鉴咦。又说一字禅。」顾者顾虑。鉴者鉴察。咦为呼人之声。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观门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具出经文及梵字四十二。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顿證毗卢舍那法身字轮瑜伽仪轨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四十二字之字轮观。
大空字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大空点)。
大悲胎藏八字法
【佛学大辞典】
(修法)是佛眼佛母尊之所说也。(参见:佛眼佛母尊)
大圣妙吉祥菩萨秘密八字陀罗尼修行曼荼罗次第仪轨法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菩提使译。说八字文殊之修法。
大圣曼殊室利童子五字瑜伽法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记五字文殊之修法。
牙字
【佛学大辞典】
(术语)金刚牙菩萨之种子字也。字有他恐怖之义。牙亦具食啖他而恐怖之义。故名字为牙字。瑜祇经曰:「金刚怖食啖牙字发光明。」
五十字门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称五十字母。一名摩多体文。即梵语字母之总数也。摩多者,谓母音,此有十二摩多与四别摩多之十六字。体文者,谓子音,此有三十四字。合成五十字。但母音中或省略哩r!、哩(引)j/、j!、(引)、j/四字,子音中其结合字乞叉Ks!a,及滥Llam%,恰如日本之伊吕波假名字,严密言之,则难称为字母,故有时省略之。如大日经第二,母音中,唯举一阿字,总略其馀,子音出三十三字,缺结合字,合列三十四字母。方广大庄严经第四,唯举十二摩多,缺四别摩多,子音三十四字中加乞叉,合列四十六字母。悉昙字记亦缺四别摩多,子音中加乞叉滥之二字,为三十五字,合列四十七字母。又南海寄归传第四谓悉谈本有四十九字,是也。又如列举五十字母之经典中,瑜伽金刚顶经释字母品,文殊问经字母品,加结合字乞洒,文殊师利问经卷上,南本涅槃经第八,大般泥洹经第五等,加攞Lla,北本涅槃经第八加d!a,无有一准。然于印度所行之字母,排列系统,互相一致,先举母音,次第及于随音点anusva%ra,涅槃点visarga,次依子音中喉音,上颚音,舌音,齿音,唇音之顺序,排各各强弱,含气,不含气之诸字母,次列半母音,齿头音,吹气音。盖此等字母,印度小学儿童,必先学习,寄归传第四所谓斯乃小学标章之称,六岁童子学之,六月方了者,是也。彼国为使童幼妇女学习谙诵之,设种种之法,有一法,乃选语之头字有字母,或其语中含字母之语,以此语说明其字母之意义也。例如选字母阿在头字之阿你怛也A^nitya(无常之义)之语,说阿为无常之义,又选阿提a%di(初或本之义)及阿耨波陀Anutpa%da(不生之义)之语,示阿字有本不生之义,后密教用此童蒙学习之法,解释浅略之文字字母于深秘,直显绝待究竟之极理,五十字门,悉是法尔之法曼荼罗,通于三世十方,常恒不变。故学之书之,则得常住之佛智,诵之观之,则證不坏之法身。乃至说为诸教之根本,诸佛之父母。大日经疏第七,谓「于一字之中,具无量义,且略言之,阿字自有三义,谓不生义,空义,有义。如梵本阿字有本初声,若有本初,则是因缘之法。故名为有。又阿者,是无生义。若法揽因缘成,则自无有性。是故为空。又不生者,即是一实境界。一实境界,即是中道。故龙树云:因缘生法,亦空亦假亦中。又大论明萨婆若有三种名:一切智与二乘共,道种智与菩萨共,一切种智是佛不共法,此三智其实一心中得,为分别令人易解故,作三种名,即此阿字义也。又如啰字亦有三义:一者尘义;二者以入阿字门故,即是无尘义,又有波罗蜜义,以究竟到彼岸故,即是本即不生,当知亦具三点;三点即摄一切法,如阿字啰字者,馀诸字义皆然。又一切言语中带阿声者,皆阿字门所摄。若带啰声者,皆啰字门所摄。馀字亦尔。(中略)如上所说,皆是随他意语,明浅略义耳。若就随自意语明深密义,随入一门,皆具一切法界门。乃至诸世天等,悉是毗庐遮那。何有深浅之别。若行者能于无差别中解差别义。差别中解无差别义,当知是人通达二谛义亦识真言相也。」此可以见其义趣。今为便览,表示北本涅槃经已下诸经之字母数,即如图(表中,北涅即北本涅槃经,南涅即南本涅槃经,泥洹即大般泥洹经,文殊即文殊师利问经,瑜母即瑜伽金刚顶经释字母品,殊母即文殊问经字母品,大日即大日经,庄严即方广大庄严经,字记即悉昙字记,皆略符也)。




五大字义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日经二入真言品偈曰:「我觉本不生,出过语言道,诸道得解脱,远离于因缘,知空等虚空。」此五句如其次第说五大之深义者也。其先本不生为字,地大之义,本不生不可得之意。吾心非青黄赤白方圆长短过去现在未来等,推求之此心既不可得,是诸法本不生之义也,二、出过语言道为字,水大之义,一切诸法言说不可得之意也。其故以诸法既为本有,则不可言生,亦不可言灭,不可言一,亦不可言异,乃至不可言断,亦不可言常,离八违戏论,绝四句百非之言论,是为诸法言说不可得之实义,其出离戏论之言说者,水能洗濯物之德也。三、远离于因缘为字,火大之义,一切诸法尘垢不可得之意也,其故以诸法之体性为六大,其体本为妙净,何有尘垢,但其不净者,迷情耳。是为诸法尘垢不可得之实义。其能焚烧尘垢者,火大之德也。四、诸道得解脱为字。风大之义,一切诸法因业不可得之意也,其故以诸法既为不生,则诸法为本来实有,无今始生者,故无因业。是为诸法因业不可得之实义,风大能破坏物之德也。五、知空等虚空为字,空大之义,而一切诸法等虚空不可得之意也。其故亦以诸法本来不生不灭,故其为空与虚空等。是不存一物,空大之德也。然明五字之观,有遮情表德之二义。如上所解,观其所不可得者。为其遮情。是方便也。若由表德之实义,则于此不可得之心,圆明而无一点之尘翳,又观诸法万德,圆融具足也。馀准之而可知。秘藏记末曰:「于五字观观不可得,其意如何?是遗迷之义,非至极义,观圆明是至极义。」十缘生观亦然。
五字咒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字文殊之陀罗尼。阿啰跛者娜之五字。见金刚顶经曼殊室利菩萨五字心陀罗尼品,五字陀罗尼颂。
五字门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我觉本不生,即阿字门也。二、出过言说道。即啭字门也。三、诸过得解脱。即嚩字门也。四、远离于因缘。即诃字门也。五、知空等虚空。即结字门也。(参见:五大)
五大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大日经所说,地水火风空也。数论胜论皆立之。别(参见:五大)
【佛学大辞典】
(术语)地水火风之四大与空大也。空以无碍为性,以不障为用。胜论于九实中摄之,数论于二十五谛中之第五位有五大。佛教六大,七大中之前五大是也。大者以其周遍于一切之事物也。非情成于五大。有情则于此加识大。唯识述记一末谓数论言:「五大有说,我慢生五大五唯十法。五大者,谓地水火风空。别有一物名之为空,非空无为色界空等。五唯者,谓声触色味香,有说慢但生五唯,五唯生五大。」佛教中俱舍宗以空立为一种之显色,收之于色境中。密教之空,有青色团形,为胎藏界大日法身之体。成实宗及诸大乘,皆以之为空无之法。
【佛学常见辞汇】
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空大。
【三藏法数】
五大,即地水火风空也。此五种性,遍一切处,故名为大。由极微而生,故云从五唯生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