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1,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曼殊五字心陀罗尼品
常住二字
悉昙字数
悉昙字记
悉昙五十字门
悉昙四十二字门
清字经馆
十六字成三十七尊
唵字印
唵字观
释迦观唵字成佛
八种旋陀罗尼字轮门
旋陀罗尼字轮门
虚空智字
佛类词典(续上)
密字曼殊五字心陀罗尼品
常住二字
悉昙字数
悉昙字记
悉昙五十字门
悉昙四十二字门
清字经馆
十六字成三十七尊
唵字印
唵字观
释迦观唵字成佛
八种旋陀罗尼字轮门
旋陀罗尼字轮门
虚空智字
密字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金刚语菩萨之种子囕字。密者语密以火焚烧一切有相之言语,归于无言,即维摩之大默也。瑜祇经曰:「密字化诸雹,打破诸修罗。」
(术语)谓金刚语菩萨之种子囕字。密者语密以火焚烧一切有相之言语,归于无言,即维摩之大默也。瑜祇经曰:「密字化诸雹,打破诸修罗。」
曼殊五字心陀罗尼品
【佛学大辞典】
(经名)具名金刚顶经曼殊室利菩萨五字心陀罗尼品,一卷,唐金刚智译。
(经名)具名金刚顶经曼殊室利菩萨五字心陀罗尼品,一卷,唐金刚智译。
常住二字
【佛学大辞典】
(术语)明涅槃之常住为涅槃经一部所诠,故经如来性品四曰:「或闻常住二字音声,若一经耳即生天上,后解脱时乃能證知如来常住无有变易。」
(术语)明涅槃之常住为涅槃经一部所诠,故经如来性品四曰:「或闻常住二字音声,若一经耳即生天上,后解脱时乃能證知如来常住无有变易。」
悉昙字数
【佛学大辞典】
(杂语)经论所说有种种,悉昙字记有四十七字。摩多之十二音与体文之三十五声也。
摩多十二音
阿阿(长)伊伊(长)欧欧(长)蔼蔼奥奥(长)暗痾
体文三十五声
迦祛伽伽哦者车社社若吒他荼荼拿多他陀陀那波颇婆婆磨也啰罗缚奢沙娑诃滥叉(乞洒)。西域记二曰:「详其文字,梵天所制。原始垂则,四十七言也。遇物合成,随事转用。流演枝派,其源深广。」大庄严经示书品说四十六字,以阿字为始,以差字为终。十二摩多与三十四体文也,仅除三十五字中属于遍口声之滥字耳。然金刚顶经字母品说五十字,始于阿,终于乞洒,此初列十六摩多,后列三十四体文(如庄严经除滥字)。十六摩多者,第六音之下列里,哩,,嚧,后列(噎)(爱)等六摩多也。依之而总为五十字。又文殊问经字母品说五十字,始于阿,终于乞洒,全同金刚顶经,但别摩多之文字为吕,,力,嚧。又涅槃经文字品说五十字。初列十二摩多,次列三十四体文(除滥字),迦为始,荼为后,次有别摩多四(鲁流卢楼)字。又大日经具缘品说四十二字。初说摩多之阿字一字,次说迦等之体文二十字,次说野等遍口声之体文八字,次说仰等之体文五字。总有四十二字。又同字轮品说五十字。初说摩多之伊等十二字,后说仰等五字,是不依音声之次第,而依于义理之次第也。又华严经入法界品说四十二字,般若经四念处品亦说四十二字(与华严之字门大异),大集经海慧菩萨品说二十八字(自阿至婆),寄归传有四十九言。依字记之说,故是如金刚顶经等于第六音之下取别摩多四音而最后(暗)(痾)之二字称为界畔字而省之,因之而为十四音。即于摩多之十四加体文三十五。
(杂语)经论所说有种种,悉昙字记有四十七字。摩多之十二音与体文之三十五声也。
摩多十二音
阿阿(长)伊伊(长)欧欧(长)蔼蔼奥奥(长)暗痾
体文三十五声
迦祛伽伽哦者车社社若吒他荼荼拿多他陀陀那波颇婆婆磨也啰罗缚奢沙娑诃滥叉(乞洒)。西域记二曰:「详其文字,梵天所制。原始垂则,四十七言也。遇物合成,随事转用。流演枝派,其源深广。」大庄严经示书品说四十六字,以阿字为始,以差字为终。十二摩多与三十四体文也,仅除三十五字中属于遍口声之滥字耳。然金刚顶经字母品说五十字,始于阿,终于乞洒,此初列十六摩多,后列三十四体文(如庄严经除滥字)。十六摩多者,第六音之下列里,哩,,嚧,后列(噎)(爱)等六摩多也。依之而总为五十字。又文殊问经字母品说五十字,始于阿,终于乞洒,全同金刚顶经,但别摩多之文字为吕,,力,嚧。又涅槃经文字品说五十字。初列十二摩多,次列三十四体文(除滥字),迦为始,荼为后,次有别摩多四(鲁流卢楼)字。又大日经具缘品说四十二字。初说摩多之阿字一字,次说迦等之体文二十字,次说野等遍口声之体文八字,次说仰等之体文五字。总有四十二字。又同字轮品说五十字。初说摩多之伊等十二字,后说仰等五字,是不依音声之次第,而依于义理之次第也。又华严经入法界品说四十二字,般若经四念处品亦说四十二字(与华严之字门大异),大集经海慧菩萨品说二十八字(自阿至婆),寄归传有四十九言。依字记之说,故是如金刚顶经等于第六音之下取别摩多四音而最后(暗)(痾)之二字称为界畔字而省之,因之而为十四音。即于摩多之十四加体文三十五。
悉昙字记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唐智广,记南天竺般若菩提所传之悉昙者。
(书名)一卷,唐智广,记南天竺般若菩提所传之悉昙者。
悉昙五十字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悉昙章)
(术语)(参见:悉昙章)
悉昙四十二字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悉昙章)
(术语)(参见:悉昙章)
清字经馆
【佛学大辞典】
(杂名)以大藏经译为满州文字之馆也。啸亭续录一曰:「乾隆壬辰,上以大藏佛经,有天竺番字、汉文、蒙古,诸翻译。然禅悟深邃,汉经中咒偈,惟代以翻切。并未得其秘旨。清文句意明畅,反可得其三昧,故设清字经馆于西华门内,命章嘉国师综其事,达天莲筏诸僧助之,考取满誊录纂修若干员,譒译经卷,先后凡十馀年。大藏告蒇,四体经字始备。初存经板于馆中,后改为实录馆,乃移其板于五凤楼。」
(杂名)以大藏经译为满州文字之馆也。啸亭续录一曰:「乾隆壬辰,上以大藏佛经,有天竺番字、汉文、蒙古,诸翻译。然禅悟深邃,汉经中咒偈,惟代以翻切。并未得其秘旨。清文句意明畅,反可得其三昧,故设清字经馆于西华门内,命章嘉国师综其事,达天莲筏诸僧助之,考取满誊录纂修若干员,譒译经卷,先后凡十馀年。大藏告蒇,四体经字始备。初存经板于馆中,后改为实录馆,乃移其板于五凤楼。」
十六字成三十七尊
【佛学大辞典】
(术语)此真言正有十六字,是十六尊之种子,然依阿阇梨之口传谓此十六字乃定慧三十二尊之种子,于此附加五佛之种子而为三十七尊。
(术语)此真言正有十六字,是十六尊之种子,然依阿阇梨之口传谓此十六字乃定慧三十二尊之种子,于此附加五佛之种子而为三十七尊。
唵字印
【佛学大辞典】
(印相)侧掌屈风指,馀伸直,又名吉祥印,言说之标帜也。摄大轨中曰:「侧掌屈风,馀申直,净行吉祥印,名为唵字印。」大日经疏二十曰:「其尊作持唵字印者,即是梵志义法也。净行者凡有所言说,皆侧右手,作印形而举案之,以唵字声而作相故也。」演奥钞十四曰:「今私推之,唵字声者,净行者结此印欲语之时,先唱唵字声欤,是说法惊觉标帜也。秘藏记唵字出五种义,惊觉义其一也。此印亦名吉祥印,释迦说法印,亦名智吉祥印,准而思之。」
(印相)侧掌屈风指,馀伸直,又名吉祥印,言说之标帜也。摄大轨中曰:「侧掌屈风,馀申直,净行吉祥印,名为唵字印。」大日经疏二十曰:「其尊作持唵字印者,即是梵志义法也。净行者凡有所言说,皆侧右手,作印形而举案之,以唵字声而作相故也。」演奥钞十四曰:「今私推之,唵字声者,净行者结此印欲语之时,先唱唵字声欤,是说法惊觉标帜也。秘藏记唵字出五种义,惊觉义其一也。此印亦名吉祥印,释迦说法印,亦名智吉祥印,准而思之。」
唵字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就唵字观法报化三身字义之观法也。出守护经九。
(术语)就唵字观法报化三身字义之观法也。出守护经九。
释迦观唵字成佛
【佛学大辞典】
(杂语)守护国经九载释迦成佛记内云:「于鼻端想净月轮,于月轮中作唵字观。」
(杂语)守护国经九载释迦成佛记内云:「于鼻端想净月轮,于月轮中作唵字观。」
八种旋陀罗尼字轮门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于诸陀罗尼之字门逆顺旋转而为释,故云旋陀罗尼字轮门。此有八种:一以一字释一切字义。如释迦字之时,但以种种之因缘而观本不生,即见无所作之义,乃至如释诃字亦以种种之因缘而观本不生,即见无因之义(是就初之迦与后之诃而略中间也)。二以一切字释一字。如释阿字之时,以种种之因缘而观无造作,即见本不生,乃至以种种之因缘观诸法无因即见本不生。三一切字成立一字。一切法本不生,以无作故,如虚空无相故,无行故,无合故,乃至无因故。四一字成立一切字。一字法无作也,以其本不生故,乃至一切法无因也,以其本不生故。五以一切字破一字。如执人有造作,应破彼而言,若诸法本不生之义已成立,而云有作,是义不然,乃至执有因,亦破彼而言,若诸法本不生之义已成立,而云有因,是义不然。六以一字义破一切字义。七顺旋转,若法本来不生,即无造作,若无造作,则如虚空无相也,若如虚空无相,即无有行,若无有行,则无有合,若无有合,则无有迁转,乃至若无因,当知法之本不生,是名顺旋转(是约初之阿迦祛哦伽遮六字与最后之诃字而作释,略其中间也)。八逆旋转,若无法因,则谛不可得,若谛不可得,则自性钝,若是自性钝,当知本性寂,若本寂者,当知无相,乃至若本不生,当知无因(是逆次越诃娑沙奢四字而约逻之一字与最首阿六字而释之者)。见大日经疏七。
(名数)于诸陀罗尼之字门逆顺旋转而为释,故云旋陀罗尼字轮门。此有八种:一以一字释一切字义。如释迦字之时,但以种种之因缘而观本不生,即见无所作之义,乃至如释诃字亦以种种之因缘而观本不生,即见无因之义(是就初之迦与后之诃而略中间也)。二以一切字释一字。如释阿字之时,以种种之因缘而观无造作,即见本不生,乃至以种种之因缘观诸法无因即见本不生。三一切字成立一字。一切法本不生,以无作故,如虚空无相故,无行故,无合故,乃至无因故。四一字成立一切字。一字法无作也,以其本不生故,乃至一切法无因也,以其本不生故。五以一切字破一字。如执人有造作,应破彼而言,若诸法本不生之义已成立,而云有作,是义不然,乃至执有因,亦破彼而言,若诸法本不生之义已成立,而云有因,是义不然。六以一字义破一切字义。七顺旋转,若法本来不生,即无造作,若无造作,则如虚空无相也,若如虚空无相,即无有行,若无有行,则无有合,若无有合,则无有迁转,乃至若无因,当知法之本不生,是名顺旋转(是约初之阿迦祛哦伽遮六字与最后之诃字而作释,略其中间也)。八逆旋转,若无法因,则谛不可得,若谛不可得,则自性钝,若是自性钝,当知本性寂,若本寂者,当知无相,乃至若本不生,当知无因(是逆次越诃娑沙奢四字而约逻之一字与最首阿六字而释之者)。见大日经疏七。
旋陀罗尼字轮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八种旋陀罗尼字轮门也。(参见:旋陀罗尼)
(术语)八种旋陀罗尼字轮门也。(参见:旋陀罗尼)
虚空智字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金刚幢菩萨之种子怛囕字。其字体字为如之义,真如离诸相如虚空,故云虚空。瑜祇经疏三曰:「虚空智体如字。」
(术语)谓金刚幢菩萨之种子怛囕字。其字体字为如之义,真如离诸相如虚空,故云虚空。瑜祇经疏三曰:「虚空智体如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