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将门之子(将门之子)  拼音:jiàng mén zhī zǐ
将军世家的子弟。《通俗常言疏證。武备。将门之子》引《风筝误剧》:「原来戚公子有这样高才,不愧是将门之子。」
《国语辞典》:宓子贱弹鸣琴(宓子贱弹鸣琴)  拼音:fú zǐ jiàn tán míng qín
宓子贱,名不齐,字子贱,孔子弟子。任单父宰,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宓子贱谓己施政善用人,故逸。见《吕氏春秋。开春论。察贤》。
《国语辞典》:公孙丑(公孙丑)  拼音:gōng sūn chǒu
人名。战国时齐人,生卒年不详,孟子弟子。曾向孟子请问管仲、晏婴的功业。
《国语辞典》:公西华(公西华)  拼音:gōng xī huá
孔子弟子。参见「公西赤」条。
《漢語大詞典》:宗子试(宗子試)
为皇族子弟特设的科举考试。始于 宋仁宗 时。 清 代宗室则统一参加乡试、会试,惟只考一日,别为一榜,中额亦有一定。
《国语辞典》:顶丁(顶丁)  拼音:dǐng dīng
旧时富有人家以财物贿赂官吏,以求其子弟暂时不被抓去当兵,称为「顶丁」。
《国语辞典》:禽滑釐  拼音:qín gǔ lí
人名。(西元前470~前400)战国魏人,墨子弟子。尝问小国所以禦强敌大之道于墨子,曾率墨者三百人,助宋守城,以禦楚侵。
《国语辞典》:太子党(太子党)  拼音:tài zǐ dǎng
指大陆地区政府中最高领导阶层子弟。
《國語辭典》:公子哥儿(公子哥兒)  拼音:gōng zǐ gē ér
不知人情世故的富贵人家子弟。《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及至来到那悦来老店访著了见安公子那一番举动,早知他是不通世路艰难,人情利害的一个公子哥儿。」《文明小史》第五三回:「一个是江宁候补知县,名字叫做沙得龙,是位公子哥儿,大家替他起了个号,叫做傻瓜。」
《漢語大詞典》:公族大夫
掌管公族及卿大夫子弟的官职。左传·昭公五年:“ 韩襄 为公族大夫, 韩须 受命而使矣。”国语·晋语七:“ 欒伯 请公族大夫。” 韦昭 注:“公族大夫,掌公族与卿之子弟。” 汉 刘向 列女传·晋赵衰妻:“及 盾 为正卿,思 赵姬 之让恩,请以 姬 之中子 屏括 为公族大夫。”
《漢語大詞典》:膏腴子弟
富贵人家的子弟。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序》:“於是庸音杂体,人各为容,至使膏腴子弟,耻文不逮,终朝点缀,分夜呻吟。” 柯灵 《香雪海·小浪花》:“卖糖小孩在我面前的地位,正如我在膏腴子弟面前的地位一样。”
《漢語大詞典》:膏粱纨裤(膏粱紈袴)
指富贵人家子弟的生活,有浮华奢侈。浅薄无知之意。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晋怀帝:“ 晋 武分诸王使典兵, 晋 不竞矣。彼皆膏粱紈袴之子也。” 清 钮琇 觚賸·汉东君:“今三 吴 之间,簪缨云集,膏粱紈袴,形同木偶。”红楼梦第五六回:“真真膏粱紈袴之谈!你们虽是千金,原不知道这些事。”
《國語辭典》:膏粱子弟  拼音:gāo liáng zǐ dì
富贵人家的子弟,只知饱食,不理世务。《三国演义》第九二回:「夏侯楙乃膏粱子弟,懦弱无谋。」也作「膏粱之子」。
《國語辭典》:方便主子  拼音:fāng biàn zhǔ zi
花花公子。《醒世姻缘传》第一八回:「这是武城县有名的方便主子,那还有第二家不成?」
《漢語大詞典》:谎乔厮(謊喬廝)
骗子;浮浪子弟。 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第四折:“他两个是 汴梁城 里谎乔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