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窦婴(窦婴)  拼音:dòu yīng
人名。(?~西元前131)字王孙,西汉观津人。文帝窦后之侄。武帝时为丞相,尊崇儒术。七国之乱,被景帝封为大将军,乱平,以功封魏其侯,后为营救灌夫,触怒景帝后,弃市而死。
《韵府拾遗 庚韵》:相婴(相婴)
罗隐诗两鬓已衰时未与数峰虽在病相婴
《漢語大詞典》:婴缠(嬰纏)
缠绵。 前蜀 杜光庭 《马师穆尚书土星醮词》:“灾危重叠,疾厄婴缠,徒访三医,未祛久疾。” 宋 王禹偁 《让西京留守第三表》:“顾老疾之婴缠,荷圣恩之稠沓。”
分類:缠绵
《漢語大詞典》:婴怀(嬰懷)
犹萦怀。谓牵挂在心。资治通鉴·唐睿宗景云元年:“王性恬淡,不以代事婴怀。” 金 元好问 中州集·党怀英:“遂不以世务婴怀,放浪山水间,诗酒自娱。”
分類:萦怀牵挂
《韵府拾遗 语韵》:婴杵(婴杵)
李东阳诗谁言赵客非晋臣当时婴杵为何人
《漢語大詞典》:婴心(嬰心)
犹关心;挂心。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二子尝得富贵於其身,终不以人爵婴心。”魏书·高祖纪:“悠然玄迈,不以世务婴心。” 唐 钱起 《春暮过石龟谷题温处士林园》诗:“丘园自得性,婚嫁不婴心。”一本作“关心”。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顾治科学之桀士,则不以是婴心也。”
分類:关心挂心
《國語辭典》:还婴(還嬰)  拼音:huán yīng
返老还童。为道教的一种修持工夫。《太平广记。卷二二。罗公远》:「因以三峰歌八首以进焉,其大旨乃玄素黄赤之使、还婴溯流之事。」也称为「还童」、「还年」。
《漢語大詞典》:陶婴(陶嬰)
春秋 鲁 陶 门之女。少寡,抚养幼孤,纺绩为生; 鲁 人或闻其义,将求匹。 婴 闻之,乃作《黄鹄之歌》以明志。 鲁 人闻之,遂不敢复求。事见 汉 刘向 列女传·鲁寡陶婴。后以“陶婴”为妇女贞节的典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然妖不自兴,因人而兴,亦幽魂怨毒之气,阴相感召,邪魅乃乘而假借之,不然 陶婴 之室,何未闻 黎邱 之鬼哉?”
《韵府拾遗 庚韵》:童婴(童婴)
仙诗交袂云林宇皓鬒还童婴
《漢語大詞典》:婴武(嬰武)
见“ 婴母 ”。
《漢語大詞典》:婴母(嬰母)
亦作“ 婴武 ”。 即鹦鹉。礼记·曲礼上:“婴母能言。” 陆德明 释文:“婴,本或作鸚,厄耕反。母,本或作鵡,同音武。” 清 朱锡绶 《幽梦续影》:“楼无重檐则蓄婴武,池无杂影则蓄鷺鶿。” 徐珂 《清稗类钞·园林·万生园》:“前壁多置玻窗,后壁配樊笼,则鸟之种类奚止百十,有婴武十数种。”
分類:鹦鹉
《国语辞典》:女婴(女婴)  拼音:nǚ yīng
初生的女性幼儿。如:「这名早产的女婴受到良好的照顾,长得非常活泼可爱。」
《漢語大詞典》:玉婴(玉嬰)
(1).白润如玉的婴儿。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杨文公鹤诞:“ 杨文公 之生也,其胞荫始脱,则见两鹤翅交掩块物而蠕动,其母急令密弃诸溪流。始出户,而祖母迎见,亟啟视之,则两翅歘开,中有玉婴转侧而啼。举家惊异,非常器也。”
(2).笋的别称。
(3).指新竹。 宋 毛滂 《青玉案·竹间戏作》词:“玉婴初有排云兮。向晚色、娟娟静。秋入风枝清不尽。”
《漢語大詞典》:婴物(嬰物)
谓萦怀世务;纠缠于外界事物。 晋 张协 《杂诗》之三:“至人不婴物,餘风足染时。” 宋 叶适 《刘建翁墓志铭》:“ 建翁 韵甚清,气安而貌和,悬会宿解,不以滞吝婴物。”
《国语辞典》:韩婴(韩婴)  拼音:hán yīng
人名。西汉燕人,生卒年不详。文帝时为博士。著有诗内外传、诗说、诗故诸书,其学称为「韩诗」。今惟外传行于世。
分类:人名博士
《漢語大詞典》:婴罗(嬰羅)
(1).遭受。后汉书·班超传:“先帝深愍边萌婴罗寇害。”
(2).触陷罗网,比喻遭难。 晋 郭璞 《江赋》:“感 交甫 之丧珮,愍神使之婴罗。” 唐 骆宾王 《上瑕丘韦明府启》:“故以游莲遇絏,悟 宋王 於婴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