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恒娑
【佛学大辞典】
(动物)Ham%sa,又作亘娑。译曰鹅,雁。大威德陀罗尼经六曰:「恒娑,隋言鹅。」探玄记二十曰:「恒娑者,此云鹅毛,以此为衣水浇不著。」西域记九曰:「亘娑,唐言雁。」
恒娑迦
【佛学大辞典】
(动物)Ham%saka,译曰鸠。见大威德陀罗尼经六。此恐非,或是鹅及雁也。
【佛学大辞典】
(术语)Sa,又作萨。悉昙五十字门之一。为一切法一切谛不可得之义,现證一切智之声也。由Satya(谛)及Sarvajn^a%na(一切智)释之。金刚顶经曰:「娑字门一切法一切谛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娑(上)字时,是现證一切智声。」
娑也地提嚩多
【佛学大辞典】
(术语)译曰本尊。大日经疏二十曰:「本尊者,梵音娑也地提嚩多,若但云提嚩多,直所尊之义也。」
娑多吉哩
【佛学大辞典】
(天名)S/atakri,夜叉八大将之一。
娑多婆诃
【佛学大辞典】
(人名)梵音Sadva%hana S/a%tava%hana,国王名。译曰引正。见西域记十。
娑伽婆
【佛学大辞典】
(书名)六十四书之一。
娑伽陀
【佛学大辞典】
(人名)或作修伽陀,亦云娑竭陀,又云娑婆揭多。此尊者初生时,容仪可爱,父见欢喜,唱言善来,故立为名。具德经曰:「我声闻中能具火界神通,修伽陀苾刍是。」
娑呵
【佛学大辞典】
(饮食)Saha%,译曰驶流,药名。见慧琳音义二十六。涅槃经二十五曰:「雪山之中有上香药,名曰娑呵。有人见之,得寿无量,无有病苦。」
娑底也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Satya,译曰谛。坚实之义。演密钞七曰:「梵音娑底也,此方云谛。若言娑啰Sa%ra,即诠坚净之义。」
娑度
【佛学大辞典】
(杂语)Sa%dhu,译曰善。或曰善哉。有部百一羯磨一曰:「娑度,译为善。」寄归传一曰:「辞别之时,口云娑度,兼唱阿奴莫陀Anumodana,娑度,即事目善哉。阿奴谟陀,译为随喜。」善见律三曰:「众僧唱萨。」玄应音义十六曰:「唱萨,此言讹也。正言娑度,此译云善哉。」
娑界
【佛学大辞典】
(界名)娑婆界也。
【佛学常见辞汇】
娑婆世界。
娑迦婆罗
【佛学大辞典】
(地名)铁围山也。(参见:烁迦罗)
娑毗迦罗
【佛学大辞典】
(人名)又作劫毗罗Kapila,外道名。即数论师也。楞严经一曰:「娑毗罗迦,先梵天咒。」同十曰:「娑毗罗迦所归冥谛。」同长水疏曰:「娑毗罗迦,亦云劫毗罗,此云金头,或云黄发。」
娑婆
【佛学大辞典】
(界名)Saha%,又作沙诃,娑诃楼陀。新云索诃。堪忍之义,因而译曰忍土。此界众生安忍于十界而不肯出离,故名为忍。又诸菩萨行利乐时,堪受诸苦恼之义。又此界众生有贪瞋痴等烦恼之过,众生忍之,故名。又作杂恶。杂会。以是为三恶五趣杂会故也。此为三千大千世界之总名。一佛摄化之境土也。法华文句二曰:「娑婆,此翻忍,其土众生安于十恶,不肯出离,从人名土,故称为忍。悲华经云:云何名娑婆?是诸众生忍受三毒及诸烦恼故名忍土,亦名杂会,九道共居故。」法华玄赞二曰:「梵云索诃,此云堪忍。诸菩萨等行利乐时,多诸怨嫉众苦区恼,堪耐劳倦而忍受故,因以为名。娑婆者讹也。(中略)是三千大千世界,号为娑婆世界。」探玄记四曰:「娑婆者此云堪忍,悲华经云:此中众生贪瞋痴等过,梵王忍之,故为名也。」西域记一曰:「索诃世界三千大千国土,为一佛化摄也,旧曰娑婆,又曰沙诃,皆讹。」玄应音义三曰:「沙诃,又云娑诃楼陀,或云娑婆,皆讹也。正言索诃,此云能忍,或云堪忍,一言杂会世界。」
【佛学常见辞汇】
娑婆世界的简称,娑婆华译为堪忍,因此世界的众生堪能忍受十恶三毒及诸烦恼而不肯出离,故名堪忍世界,或简称忍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