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则个(則個)  拼音:zé gè
加强语气的语助词。《大宋宣和遗事。亨集》:「今日办了几杯淡酒,与洗泥则个。」《水浒传》第四八回:「我因打祝家庄失利,欲求相见则个。」
《國語辭典》:曲笔(曲筆)  拼音:qū bǐ
1.因阿谀或有所畏惧而不能据事实直书。《后汉书。卷五十八。臧洪传》:「南史不曲笔以求存,故身传图象,名垂后世。」
2.故意曲解法律条文而下判决。《北史。卷三十四。游雅传》:「宣武尝敕肇有所降恕,执而不从,曰:『陛下自能恕之,岂可令臣曲笔也。』」
《漢語大詞典》:风励(風勵)
用委婉的言辞鼓励、劝勉。 明 唐顺之《答江五坡提学书》:“ 闽 固多文少实之域也。非兄孰能振之,而欲振之,岂在声色文字之间哉,固有道矣,若其次则莫切於风励学官。”明史·萧近高传:“御史 黄尊素 因言 近高 暨侍郎 余懋衡 、 曹于汴 、 饶伸 ,太僕少卿 刘弘謨 、 刘宗周 并辞荣养志,清风袭人,亟宜褒崇,风励有位。”
《漢語大詞典》:宾空(賓空)
委婉语。谓帝王之死。 宋 岳珂 《桯史·献陵疏文》:“僊驭宾空,载严遐荐,法筵撤席,更罄餘哀。”参见“ 宾天 ”。
《國語辭典》:宾天(賓天)  拼音:bīn tiān
1.飞升至天,而成为上帝之宾。借指帝王去世。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一七。龚孟戣策问》:「明年秋,度宗宾天。」《清史稿。卷五。世祖本纪二》:「皇考宾天,朕止六岁,不能服衰绖行三年丧,终天抱憾。」
2.泛指尊者去世。《红楼梦》第六三回:「忽见东府中几个人慌慌张张跑来说:『老爷宾天了。』众人听了,吓了一大跳。」
《漢語大詞典》:风劝(風勸)
用委婉含蓄的方式进行开导、劝勉。 宋 叶适《平江县王文正公祠堂记》:“公祠故在 长庆寺 ,去县七十九里。君患其不足繫民瞻也,即学后新立堂祀公。邑先大夫皆像於两傍,作《四慕诗》以风劝之。” 明 宋濂 《题金德厚和王子充诗后》:“波澜浩渺,不可涯涘,而其念乡学之美,思官政之治,实有得古人风劝之义。”
《漢語大詞典》:许是(許是)
或许是。表委婉或测度的语气。 鲁迅 《集外集·选本》:“评选的本子,影响于后来的文章的力量是不小的,恐怕还远在名家的专集之上,我想,这许是研究 中国 文学史的人们也该留意的罢。” 张天翼 《蜜蜂·仇恨》:“他们不知道干么要上火线;许是这个大帅跟那个大帅闹了点什么别扭。”
《漢語大詞典》:风谕
亦作“ 风喻 ”。 以委婉的言辞劝告开导。史记·三王世家:“公卿使大臣请,遣宗正与太中大夫 公户满意 、御史二人,偕往使 燕 ,风喻之。”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陛下以岁时 汉 所餘彼所鲜数问遗,因使辩士风諭以礼节。”汉书·艺文志:“其后 宋玉 、 唐勒 , 汉 兴 枚乘 、 司马相如 ,下及 扬子云 ,竞为侈丽閎衍之词,没其风諭之义。” 宋 陈亮 《酌古论·曹公》:“及 熙尚 既平,厉兵西向,风諭诸将,使来合势,则 韩遂 等必不敢叛。” 清 谭献 《古诗录序》:“同时之人,未尝无支离涣靡之作,然其根也朴,其枝叶以焕丽,其合者皆风諭之遗也,晚 周 所纪,盖无让焉。”
《漢語大詞典》:和说(和説)
见“ 和悦 ”。
委婉劝说。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十二:“ 小芹 和 小二黑 各回各家,见老人们的脾气都有些改变,托邻居们趁势和说和说。”
《國語辭典》:和悦(和悅)  拼音:hé yuè
温和喜悦。《红楼梦》第六八回:「众人见他标致和悦,无不称扬。」
《漢語大詞典》:风谏(風諫)
用委婉曲折的语言规劝君主或长辈、上司。《孔子家语·辩政》:“ 孔子 曰:‘忠臣之諫君有五义焉:一曰譎諫,二曰戇諫,三曰降諫,四曰直諫,五曰风諫。’” 王肃 注:“风諫,依违远罪避害者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其卒章归之於节俭,因以风諫。奏之天子,天子大説。”
《漢語大詞典》:深婉
含蓄委婉。《苕溪渔隐丛话前集·韩吏部下》《蔡宽夫诗话》:“ 退之 诗豪健雄放,自成一家,世特恨其深婉不足。”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上:“骚以含蓄深婉为尚,赋以夸张宏鉅为工。”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九:“﹝ 沈归愚 ﹞《落第咏昭君》云:‘无金赠 延寿 ,妾自误平生。’深婉有味,皆集中最出色诗。” 清 方宗诚 《〈古文简要〉序》:“叙悲欢离合之迹,传幽忧宛结之思,或含蓄而深婉,或沈鬱而顿挫。”
分類:含蓄委婉
《國語辭典》:婉辞(婉辭)  拼音:wǎn cí
1.委婉的言词。《二刻拍案惊奇》卷六:「其时身畔有一女儿,年止数岁,把他做了由头,婉辞哄那丈夫。」《花月痕》第二回:「我彼时因春闱在迩,婉辞谢去。」
2.婉言拒绝。如:「好友几次邀他同游欧洲,他总是婉辞以谢。」
《漢語大詞典》:回说(回説,迴説)
(1).隐晦曲折的话。 明 何景明 《蒙正会稿序》:“明正通达,不为回説隐语。”
(2).答覆;回答。《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小的回説老爷没有出来。” 茅盾 《子夜》十三:“我回说是你的意思。”
迴説:委婉曲折的话。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材理:“有迴説合意,似若讚解者。”
《漢語大詞典》:软言(軟言)
柔和、委婉的言语。《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 子胥 被认相辞谢,方便软言而帖写。”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十娘 抱持公子於怀间,软言抚慰道:‘……夫妇之间,死生相共,有事儘可商量,万勿讳也。’”
《國語辭典》:幽婉  拼音:yōu wǎn
幽深婉转。宋。王沂孙〈三姝媚。兰缸花半绽〉词:「䌽袖乌纱,解愁人,惟有断歌幽婉。」
分類:幽深委婉
《國語辭典》:婉词(婉詞)  拼音:wǎn cí
委婉的言词。《三国演义》第三三回:「玄德曰:『可作书与袁氏兄弟,以和解为名,婉词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