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马郎妇
【佛学大辞典】
(人名)观音菩萨化为马郎之妇称曰马郎妇。唐元和年中陕右有一美女,人见其姿貌欲求为配。女曰:我亦欲有归,但一夕能诵普门品者事之。黎明彻诵者二十人。女曰:女子一身岂能配众?应诵金刚经。旦通诵者犹十数人。女复授以法华经七卷,约三日,至期独马氏子能通经,女使具礼成姻。马氏迎之。女曰:适体中不佳,俟少安相见。客未散而女死,即坏烂。葬之数日有老僧杖锡谒马氏。问女所由,马氏引之于葬所。僧以锡拨之,尸已化,唯黄金锁子骨存。僧以锡挑骨,谓众曰:此圣者也,悯汝等障重故设方便化汝等耳,语已飞空去。由此陕右奉佛者多。泉州粲和尚赞曰:丰姿窈窕鬓敧斜,赚杀郎君念法华。一把骨头挑去后,不知明月落谁家。」见释氏稽古略三。
妇人
【佛学大辞典】
(杂语)害比丘之净行者,无过于妇人,故经中最排斥妇人。大宝积经四十四曰:「当知妇人是众苦本。是障碍本、是杀害本、是系缚本、是忧愁本、是怨对本、是生盲本,当知妇人灭圣慧眼。」
妇人遇辜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乞伏秦圣贤译。妇人之亲戚一时亡绝,佛见之而得道。
新妇子禅师
【佛学大辞典】
(杂语)是指恶知识之柔弱而言也。妇人始嫁,即艳容而取媚于夫,是恐违夫之意,趁出而不能为家之主宰也。临济录曰:「若似新妇子禅师,便即怕趁出院,不与饭吃不安不乐。」
夫妇
【佛学次第统编】
善生经云夫妇睦宜,善法不衰。
妇对于夫
【佛学次第统编】
六方礼经曰妇事夫有五事:
一者、夫从外来,当起迎之。
二者、夫出不在,当炊蒸扫除待之。
三者、不得有淫心于外夫,虽被骂詈,亦不作色还骂。
四者、当用夫教诫,所有什物,不得藏匿。
五者、待夫休息,盖藏乃卧。
优婆塞戒经说妻对于夫,有十四事:
一、所作须尽心。       八、爱怜奴婢。
二、常作不懈怠。       九、善守护财物。
三、所作必有终。       十、善顺夫之教诲。
四、疾作不失时。       十一、夙兴夜寐。
五、常瞻视宾客。       十二、善求净食。
六、净其房舍卧具。      十三、善隐夫之恶。
七、爱敬而言语柔顺。     十四、善瞻视夫之病苦。
玉耶经曰:「佛告玉耶女,女人之法,无倚端正,而生憍慢。形貌端正,非真端正,唯心端正,人皆爱敬,是实端正。」为女人者:
一、应晚眠早起,修治家事,有美膳先进姑嫜夫主。
二、看护家物。
三、慎口忍耐而少瞋恚。
四、常戒慎如恐不及。
五、应一心恭敬姑嫜夫主,以尽孝道。
又有五种妇法:
一、如母之妇,爱夫如子故。  四、如婢之妇,事夫如主故。
二、如臣之妇,事夫如君故。  五、如夫之妇,亲昵同心唯形异故。
三、如妹之妇,事夫如兄故。
又云五事:
一、情无憍慢。        四、善待宾客。
二、善事内外。        五、善名称扬。
三、家室丰盈。
次有三恶法:
一、未暝已眠,日出不起,瞋对夫主,反目嫌骂。
二、好自饮啖,乃以恶食与姑嫜夫主,好色欺诈。
三、不念生活,好事嬉游,道及他人长短好丑,斗乱口舌,憎嫉亲族,为人所贱。
玉耶女既受佛教,心自惭愧,曰:「吾向愚痴,不知正法,所为皆邪,乞许受教。」即奉佛受三皈五戒。
阿那邠邸化七子经曰:「阿那邠邸长者,为儿娶妇,颜貌端正,色若桃华。妇为波斯匿王大臣之女,以恃父故,不恭敬姑嫜夫婿,亦不事三宝。长者乃诣佛所,请佛垂教。翌日,佛到长者之家告新妇言:为人妇者,有四事,一、似母之妇,二、似亲之妇,三、似敌之妇,四、似婢之妇。
一、似母之妇者 承事夫主供养无乏。
二、似亲之妇者 见夫主无增减心,苦乐与共。
三、似敌之妇者 见夫则怀瞋恚,憎嫉夫主而不承事。
四、似婢之妇者 贤良之妇,见夫主忍言语,终不还报,恒有慈心。
事夫善者死生天上,恶者死入地狱。」善生女闻之大惭曰:「世尊,妾今愿为似婢之妇,遂归依三宝,为优婆夷。」
善生子经曰:「善作善成,取与必审。晨起夜息,事事必习。待其君子,问讯君子,辞气和,语言顺,正几席,洁饮食,勤念布施,供养丈夫,此妇之十四事也。夫妇睦宜,善法不衰。」
新妇骑驴阿家牵
【俗语佛源】
新妇,指媳妇;阿家,指婆婆。谓媳妇骑驴,而婆婆替媳妇牵驴。比喻事理颠倒反常。如《五灯会元》卷十九:「颠倒颠,颠倒颠,新妇骑驴阿家牵。便恁么,太无端,回头不觉布衫穿。」(李明权)
妇不贞洁
【三藏法数】
妇不贞洁者,谓因前世犯他妻妾,邪行秽污,故感今生妇不贞良端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