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35,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大方广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
大佛顶如来心咒
大佛顶如来放光悉怛多钵怛罗陀罗尼
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
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消除一切灾难陀罗尼经
大梵如意天
山海如来
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
凡圣一如
天王如来
天如
五如来
五族如来
五智如来
佛类词典(续上)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大方广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
大佛顶如来心咒
大佛顶如来放光悉怛多钵怛罗陀罗尼
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
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消除一切灾难陀罗尼经
大梵如意天
山海如来
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
凡圣一如
天王如来
天如
五如来
五族如来
五智如来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实叉难陀译。佛于菩提树下成正觉时,十方之诸佛,现菩萨之形,为观音普贤等,无量之菩萨,现声闻之形,为舍利弗等。佛入三昧,名如来不思议境界。于诸相中现十方之佛刹,于诸好中现往昔之行门,于是德藏菩萨问普贤菩萨此三昧之名,普贤说其名义及證得此三昧之福德因缘。
(经名)一卷,唐实叉难陀译。佛于菩提树下成正觉时,十方之诸佛,现菩萨之形,为观音普贤等,无量之菩萨,现声闻之形,为舍利弗等。佛入三昧,名如来不思议境界。于诸相中现十方之佛刹,于诸好中现往昔之行门,于是德藏菩萨问普贤菩萨此三昧之名,普贤说其名义及證得此三昧之福德因缘。
大方广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实叉难陀译。与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同本先出。
(经名)一卷,唐实叉难陀译。与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同本先出。
大佛顶如来心咒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顶咒总有四百二十七句,其中初为诸众贤圣之名。最后之八句方为正咒。故唯取此八句为心咒。
(经名)佛顶咒总有四百二十七句,其中初为诸众贤圣之名。最后之八句方为正咒。故唯取此八句为心咒。
大佛顶如来放光悉怛多钵怛罗陀罗尼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悉怛多钵怛罗,译言白伞盖。白伞盖佛顶尊之陀罗尼也。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悉怛多钵怛罗,译言白伞盖。白伞盖佛顶尊之陀罗尼也。
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
【佛学大辞典】
(佛名)消灾陀罗尼之本尊也。略曰金轮佛顶。亦曰炽盛光佛顶。
(佛名)消灾陀罗尼之本尊也。略曰金轮佛顶。亦曰炽盛光佛顶。
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消除一切灾难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代失译。消灾经二译之一。说金轮佛顶尊之消灾陀罗尼。
(经名)一卷,唐代失译。消灾经二译之一。说金轮佛顶尊之消灾陀罗尼。
大梵如意天
【佛学大辞典】
(天名)大梵天也,彼天有威力,得如意自在,故曰如意。
(天名)大梵天也,彼天有威力,得如意自在,故曰如意。
山海如来
【佛学大辞典】
(佛名)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之略。
(佛名)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之略。
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
【佛学大辞典】
(佛名)阿难当来成佛时之名。法华经人记品曰:「佛告阿难: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山海惠自在通王如来。」
(佛名)阿难当来成佛时之名。法华经人记品曰:「佛告阿难: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山海惠自在通王如来。」
凡圣一如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云凡圣不二。从事相言之,则有六凡四圣之十界差别,由其理性言之,则无差别平等也。宝藏论曰:「凡圣不二,一切圆满。」大日经义释五曰:「六趣众生与毗卢遮那本无二体。」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凡圣不二,即凡夫和圣人的体性毫无差别平等的意思。
(术语)又云凡圣不二。从事相言之,则有六凡四圣之十界差别,由其理性言之,则无差别平等也。宝藏论曰:「凡圣不二,一切圆满。」大日经义释五曰:「六趣众生与毗卢遮那本无二体。」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凡圣不二,即凡夫和圣人的体性毫无差别平等的意思。
天王如来
【佛学大辞典】
(佛名)提婆达多未来成道时之佛名也。彼既生堕无间地狱,当时弟子皆以彼为极恶人。佛言彼为权者。往昔为阿私仙时受持法华经,我于其时依彼闻法华经,故今日得成佛。彼实非恶人,为权诫世人作逆罪耳,故今在地狱。未来必当成道,号天王如来。是法华经提婆达多品所说。经曰:「告诸四众,提婆达多,却后过无量劫,当得成佛,号曰天王如来。」【又】过去有天王如来,以俗形成佛,是异例也。自在菩萨经下曰:「过去燃灯佛前,威德佛、提沙佛、光明佛前,有佛号天王如来。(中略)是天王佛及诸菩萨不著袈娑,皆著自生净沙天衣。」智度论曰:「如天王佛,衣服仪容与白衣无异,不须钵食。」
(佛名)提婆达多未来成道时之佛名也。彼既生堕无间地狱,当时弟子皆以彼为极恶人。佛言彼为权者。往昔为阿私仙时受持法华经,我于其时依彼闻法华经,故今日得成佛。彼实非恶人,为权诫世人作逆罪耳,故今在地狱。未来必当成道,号天王如来。是法华经提婆达多品所说。经曰:「告诸四众,提婆达多,却后过无量劫,当得成佛,号曰天王如来。」【又】过去有天王如来,以俗形成佛,是异例也。自在菩萨经下曰:「过去燃灯佛前,威德佛、提沙佛、光明佛前,有佛号天王如来。(中略)是天王佛及诸菩萨不著袈娑,皆著自生净沙天衣。」智度论曰:「如天王佛,衣服仪容与白衣无异,不须钵食。」
天如
【佛学大辞典】
(人名)元沙门,名惟则,号天如。得法于中峰,住姑苏之师子林。注楞严集唐宋之九解附以补注称为会解,盛行于世。交光之楞严正脉疏曰:「自元末及今二百馀年,海内讲听楞严者,惟知有会解,而他非所尚。」冯梦祯之本住白文序曰:「是经译梵以来,疏解者十馀家,唯天如会解,学者翕然宗之。以为是足尽楞严矣,不知是天如楞严,非如来所说之楞严也。」
(人名)元沙门,名惟则,号天如。得法于中峰,住姑苏之师子林。注楞严集唐宋之九解附以补注称为会解,盛行于世。交光之楞严正脉疏曰:「自元末及今二百馀年,海内讲听楞严者,惟知有会解,而他非所尚。」冯梦祯之本住白文序曰:「是经译梵以来,疏解者十馀家,唯天如会解,学者翕然宗之。以为是足尽楞严矣,不知是天如楞严,非如来所说之楞严也。」
五如来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即宝胜,妙色身,甘露王,广博身,离怖畏之五佛也。施诸饿鬼饮食及水法曰:「曩谟宝胜如来,除悭贪业福德圆满,曩谟妙色身如来,破丑陋形相好圆满,曩谟甘露王如来,灌法身心令受快乐,曩谟广博身如,来咽喉宽大受妙,味曩谟离怖畏如来,恐怖悉除离饿鬼趣。行者若能如此为称五如来之名,则以佛之威光加被于彼故,能令一切饿鬼等,无量罪灭,无量福生,得妙色广博,得无怖畏,所得饮食,变成甘露美妙食,速离苦身,生天净土。」
(名数)即宝胜,妙色身,甘露王,广博身,离怖畏之五佛也。施诸饿鬼饮食及水法曰:「曩谟宝胜如来,除悭贪业福德圆满,曩谟妙色身如来,破丑陋形相好圆满,曩谟甘露王如来,灌法身心令受快乐,曩谟广博身如,来咽喉宽大受妙,味曩谟离怖畏如来,恐怖悉除离饿鬼趣。行者若能如此为称五如来之名,则以佛之威光加被于彼故,能令一切饿鬼等,无量罪灭,无量福生,得妙色广博,得无怖畏,所得饮食,变成甘露美妙食,速离苦身,生天净土。」
五族如来
【佛学大辞典】
(佛名)谓金刚界之五智如来也。见安像三昧仪轨经。
(佛名)谓金刚界之五智如来也。见安像三昧仪轨经。
五智如来
【佛学大辞典】
(名数)金刚界五智所成之五如来也。一大日如来,法界体性智所成。二阿閦如来,大圆镜智所成。三宝生如来,平等性智所成。四无量寿如来,妙观察智所成。五不空成就如来,成所作智所成。(参见:五智)。菩提心论曰:「东方阿閦佛因成大圆镜智,亦名金刚智也。南方宝生佛由成平等性智,亦名灌顶智也。西方阿弥陀佛由成妙观察智,亦名莲华智,亦名转法轮智也。北方不空成就佛,由成成所作智,亦名羯磨智也。中方毗庐遮那佛,由成法界智。」
(名数)金刚界五智所成之五如来也。一大日如来,法界体性智所成。二阿閦如来,大圆镜智所成。三宝生如来,平等性智所成。四无量寿如来,妙观察智所成。五不空成就如来,成所作智所成。(参见:五智)。菩提心论曰:「东方阿閦佛因成大圆镜智,亦名金刚智也。南方宝生佛由成平等性智,亦名灌顶智也。西方阿弥陀佛由成妙观察智,亦名莲华智,亦名转法轮智也。北方不空成就佛,由成成所作智,亦名羯磨智也。中方毗庐遮那佛,由成法界智。」
五智
【佛学大辞典】
(名数)显教转八识而成就四智,以立为究竟之报身如来。密教于此加第九识所转之法界体性智而为五智,以为金刚界智法身之大日如来:一、法界体性智,是转奄摩罗识所得。法界有差别之义,诸法差别,其数过于尘沙,是为法界。法界体性即六大也。大日住于此六大法界之三昧,名为法界体性智,主方便究竟之德。二、大圆镜智,是转阿赖耶识所得。显现法界之万象,如大圆镜之智也。三、平等性智,是转末那识所得。成诸法平等作用之智也。四、妙观察智,是转意识所得。分别好妙诸法而观察众机,说法断疑之智也。五、成所作智,是转眼等之五识所得。成就自利利他妙业之智也。此五智虽为一身所具之智德,而为引摄众生,自本体出生四方之四智四佛,此时法界体性智住于本位,而为中央之大日如来。由大圆镜智而成东方之阿閦如来,主发菩提心之德。由平等性智而成南方之宝生如来,主修行之德。由妙观察智而成西方之阿弥陀如来,主成菩提之德。由成所作智而成北方之不空成就如来,主入涅槃之德。由此五智成为体相二大。盖法界体性智之大日为六大,是体大也,四方之四佛为其所出之别德,则是四曼之相大也。即大圆镜智之阿閦,为大曼荼罗身。平等性智之宝生,为三昧耶(译平等)曼荼罗身。妙观察智之弥陀,为法曼荼罗身。成所作智之不空成就,为羯磨(译作业)曼荼罗身。理智不二,故此五智五佛,即胎藏界地水火风空之五大也。其分配有二样。(参见:五大)。此有通别二门,今依别门也,若依通门,则五智直为五智,五如来直为五如来,教观大纲曰:「慈觉云:真言天台立五智者,法界体性智缘中道遮照境。」
【佛学大辞典】
(名数)或开佛智为五智,前四智加法界体性智之一,是密教特有之说也。(参见:五字部五智)
【佛学大辞典】
(名数)密教所说,如来之五智也。于上四智加法界体性智之一。(参见:五字部五智)
【佛学次第统编】
五智者,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
一、大圆镜智 第八阿赖耶识,在于因位,含藏染净之种子,以生一切法之现行,至于果位,转而成照一切法而现其影像,之智故喻曰大圆镜智。
二、平等性智 因位之第七末那识,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疑,四烦恼相应,而任运执我他彼此之差别,为此差别之执故,则第八识受染污,前六识亦受染污,及至果位,转而为缘一切法平等性,即真如实相之智,故曰平等性智。
三、妙观察智 第六意识,在于因位,缘有为无为之一切法而观察之,故至果位,转而成妙观察智。
四、成所作智 前五识在于因位,缘取现量五尘之境界而成所作,故至果位转而成化他事业之智,故曰成所作智。
五、法界体性智 第九识在因位,为八识之总体。八识者,第九识之别作用也,至果位转而为世间出世间等之一切法体性智,故名法界体性智。
〔表〕
(名数)显教转八识而成就四智,以立为究竟之报身如来。密教于此加第九识所转之法界体性智而为五智,以为金刚界智法身之大日如来:一、法界体性智,是转奄摩罗识所得。法界有差别之义,诸法差别,其数过于尘沙,是为法界。法界体性即六大也。大日住于此六大法界之三昧,名为法界体性智,主方便究竟之德。二、大圆镜智,是转阿赖耶识所得。显现法界之万象,如大圆镜之智也。三、平等性智,是转末那识所得。成诸法平等作用之智也。四、妙观察智,是转意识所得。分别好妙诸法而观察众机,说法断疑之智也。五、成所作智,是转眼等之五识所得。成就自利利他妙业之智也。此五智虽为一身所具之智德,而为引摄众生,自本体出生四方之四智四佛,此时法界体性智住于本位,而为中央之大日如来。由大圆镜智而成东方之阿閦如来,主发菩提心之德。由平等性智而成南方之宝生如来,主修行之德。由妙观察智而成西方之阿弥陀如来,主成菩提之德。由成所作智而成北方之不空成就如来,主入涅槃之德。由此五智成为体相二大。盖法界体性智之大日为六大,是体大也,四方之四佛为其所出之别德,则是四曼之相大也。即大圆镜智之阿閦,为大曼荼罗身。平等性智之宝生,为三昧耶(译平等)曼荼罗身。妙观察智之弥陀,为法曼荼罗身。成所作智之不空成就,为羯磨(译作业)曼荼罗身。理智不二,故此五智五佛,即胎藏界地水火风空之五大也。其分配有二样。(参见:五大)。此有通别二门,今依别门也,若依通门,则五智直为五智,五如来直为五如来,教观大纲曰:「慈觉云:真言天台立五智者,法界体性智缘中道遮照境。」
【佛学大辞典】
(名数)或开佛智为五智,前四智加法界体性智之一,是密教特有之说也。(参见:五字部五智)
【佛学大辞典】
(名数)密教所说,如来之五智也。于上四智加法界体性智之一。(参见:五字部五智)
【佛学次第统编】
五智者,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
一、大圆镜智 第八阿赖耶识,在于因位,含藏染净之种子,以生一切法之现行,至于果位,转而成照一切法而现其影像,之智故喻曰大圆镜智。
二、平等性智 因位之第七末那识,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疑,四烦恼相应,而任运执我他彼此之差别,为此差别之执故,则第八识受染污,前六识亦受染污,及至果位,转而为缘一切法平等性,即真如实相之智,故曰平等性智。
三、妙观察智 第六意识,在于因位,缘有为无为之一切法而观察之,故至果位,转而成妙观察智。
四、成所作智 前五识在于因位,缘取现量五尘之境界而成所作,故至果位转而成化他事业之智,故曰成所作智。
五、法界体性智 第九识在因位,为八识之总体。八识者,第九识之别作用也,至果位转而为世间出世间等之一切法体性智,故名法界体性智。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