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妙云如来
【佛学大辞典】
(佛名)同上。
妙云自在王如来
【佛学大辞典】
(佛名)妙云相佛之异名。
东方最胜灯王如来助护持世间神咒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阇那崛多译。佛在祇园,东方之最胜灯王如来遣菩萨至此,使说神咒。
奇光如来
【佛学大辞典】
(佛名)小乘经所显释尊以外之唯一现在佛,过东方七恒河沙之佛土所出现者。增一阿含经二十九曰:「目连礼世尊足,即于如来前没不现,往诣东方七恒河沙佛土,有佛名奇光如来,至真等正觉,出现彼土。」
空如来藏
【佛学大辞典】
(术语)如来藏者,真如之德名。真如之体性毕竟空寂,不止一切染净之法,如明镜内无一实质,故谓为空。非谓真如之体是无也。大乘止观一曰:「此心性,虽复缘起建立生死涅槃违顺等法,而复心体平等,妙绝染净之相。非直心体自性平等,所起染净等法,亦复性自非有。」起信论义记中本曰:「言如实空者,此以如实之中空无妄染故。云如实空,非谓如实自空。」
【三藏法数】
谓此心性,虽随染净之缘,建立生死、涅槃等法,然心体平等,离性离相,非唯所起染净等法皆空,而能起之心,亦不可得;是名空如来藏。
【三藏法数】
空如来藏者,含摄万法而无所积聚也。即诸佛所證清净法身之体,烦恼荡尽,应用无穷,以其无灭无生,不迁不变,是为常住果。
金刚顶经观自在王如来修行法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西方阿弥陀之修法。与金刚智译之金刚顶经瑜伽观自在王如来修行经一卷同本。
金刚顶经瑜伽观自在王如来修行法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金刚智译。与不空译之金刚顶经观自在王如来修行法同本。
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證大教王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有同名异译二经:一、三卷,为金刚界大曼荼罗广大仪品之一品(此中分一二三),是正说金刚界曼荼罗之本经也。通常所说之金刚顶经,即指本经。一、二卷四品,设修习供养之方规。此乃仪轨也。皆为唐不空译。然金刚顶之全本,有十万偈十八会。其第一会名一切如来真实摄教王,有四大品:一名金刚界,二名降三世,三名遍调伏,四名一切义成就。此中不空所译三卷之金刚顶经,止初之一品,后赵宋施护,全译四大品,称曰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證三昧大教王经,有三十卷。
金刚顶降三世大仪轨法王教中观自在菩萨心真言一切如来莲华大曼荼罗品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由梵本之金刚顶经抄译第二大品降三世观音之曼荼罗者。
金粟如来
【佛学大辞典】
(杂名)维摩居士之前身为金粟如来。古来盛传此说,然不见经文之本据,或谓发迹经,思惟三昧经说之,然二经皆不载于经录。维摩经会疏三曰:「今净名,或云金粟如来,已得上寂灭忍。」谷响集一曰:「李善所著头陀寺碑,注引发迹经云:净名大士,是往古金粟如来。予(寂照)尝检藏中,不得此经。又按复礼法师十门辨惑论,稽疑曰:穷见维摩神力,掌运如来。但十地之观如来,尚隔罗縠。若维摩是如来助佛扬化,未知何名何号何论何经?请烦上智示下愚。辨惑曰:金粟之名,传而有据者也。自注云:吉藏师云:金粟事出思惟三昧经。自云:(复礼)未见其本。今检诸经录目(寂照)无此经名。穷谓西国有经,东方未译矣。」祖庭事苑三曰:「十门辨惑论云:维摩是金粟如来。吉藏师云:事出思惟三昧经。自云:未见其本。」李白答湖州司马问诗曰:「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是李白自比净名居士也。
法身如来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身虽无去来,而依隐没之如来藏显现为法身,名曰如来。
【佛学常见辞汇】
法身佛。
阿閦如来之种子
【佛学大辞典】
(种子)(hu%m%)吽。见种子集本。
阿閦如来之印
【佛学大辞典】
(印相)右手舒五指指地,左手以五指执衣角,是曰破魔印。见教王经。
阿閦如来念诵供养法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秘密部。
南无不可思议光如来
【佛学大辞典】
(术语)称为九字之名号,表阿弥陀佛光德之名号也。总由无量寿经所说之十二光,别由难思,无称之二光,而立不可思议光之名。谓归命于有思虑言说到底不可之光明(智慧)之如来也:「南无不可思议光。」之语。出于昙鸾之赞阿弥陀佛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