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养奸(養姦)
见“ 养姦 ”。
亦作“ 养奸 ”。 谓纵容奸邪。后汉书·王符传:“古者唯始受命之君,承大乱之极……故不得不有一赦,与之更新,颐育万民,以成大化。非以养姦活罪,放纵天贼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徐中丞:“守令来謁,命判试其才,教曰:‘深文伤和,姑息养奸,戒之哉。’”
分類:纵容奸邪
《漢語大詞典》:奸谄(姦諂)
奸邪谄媚。宋书·刘湛传:“ 义康 僚属及 湛 诸附隶潜相约勒,无敢歷 殷 氏门者。 湛 党 刘敬文 父 成 未悟其机,诣 景仁 求郡, 敬文 遽往谢 湛 曰:‘老父悖耄,遂就 殷铁 干禄。由 敬文 闇浅,上负生成,合门惭惧,无地自处。’ 敬文 之姦諂无愧如此。”隋书·郭衍传:“ 衍 临下甚踞,事上姦諂。” 宋 陆游 《南唐书·魏岑传》:“ 岑 自復进,姦諂弥甚。”
《漢語大詞典》:逞奸(逞姦)
亦作“ 逞奸 ”。 肆行奸邪。左传·成公十八年:“逞姦而携服,毒诸侯而惧 吴 晋 。” 明许三阶《节侠记·诛佞》:“昏衢坑堑,设机谋无端逞奸。”
见“ 逞姦 ”。
《漢語大詞典》:奸权(姦權)
亦作“奸权”。 奸邪而有权势的人。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荣华驰逐弗务也,豪侠姦权弗接也。” 唐 柳宗元 《吊萇弘文》:“姦权蒙货兮,忠勇以刘。” 明 张四维 《双烈记·辨冤》:“须知为国惜豪贤,那避奸权。”《再生缘》第二九回:“元帅执鞭三嘆息,战靴踏鐙駡奸权。”
分類:奸邪权势
《漢語大詞典》:触邪冠(觸邪冠)
即獬豸冠。神兽獬豸,能触奸邪。古代为法冠之饰。 唐 刘长卿 《爪洲驿饯张侍御》诗:“风生趋府步,笔偃触邪冠。”参见“ 獬豸冠 ”。
《國語辭典》:獬豸冠  拼音:xiè zhì guān
古代执法的人所戴的礼帽。《续汉书志。第三○。舆服志下》:「或谓之獬豸冠。獬豸神羊,能别曲直,楚王尝获之,故以为冠。」唐。张谓 杜侍御送贡物戏赠诗:「越人自贡珊瑚树,汉使何劳獬豸冠。」也作「解冠」、「獬冠」。
《漢語大詞典》:憸夫
奸邪的小人。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一:“憸夫善逢迎,往往在高第。”明史·李仕鲁传:“今勋旧耆德咸思辞禄去位,而緇流憸夫乃益以谗间。”
分類:奸邪小人
《漢語大詞典》:触瑟(觸瑟)
语本汉书·金日磾传:“ 何罗 褏白刃从东箱上,见 日磾 ,色变,走趋卧内欲入,行触宝瑟,僵。 日磾 得抱 何罗 ,因传曰:‘ 莽何罗 反!’…… 日磾 捽胡投 何罗 殿下,得禽缚之。”后以“触瑟”为暴露奸邪的典故。 南朝 梁 刘孝绰 《答云法师书》:“寧虑五怨,思效遂虏,引 梁丘 随剑之説, 日磾 触瑟之辞。” 明 夏完淳 《大哀赋》:“至於五世偏安,三朝旧事,指触瑟为贞规,目采芝为佞轨。”
分類:暴露奸邪
《漢語大詞典》:幸门(倖門)
奸邪小人或侥幸者进身的门户。 唐 白居易 《杂兴》诗之三:“奸邪得藉手,从此倖门开。”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五年:“帝谓宰臣曰:‘倖门如鼠穴,何可尽塞!但去其甚者斯可矣。’”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监·内臣何文鼎引 何鼎 奏:“近来復有夤缘以啟倖门者。伏望圣明,特敕吏、兵二部审覆,文非考本等程式者,武非军功新行事陞者,自 天顺 元年至今,一切革去,以杜倖门。”
《漢語大詞典》:奸幸(姦倖)
亦作“奸倖”。
(1).指奸邪得宠的人。后汉书·党锢传·李膺:“ 膺 与廷尉 冯緄 、大司农 刘佑 等共同心志,纠罚姦倖。” 唐 韩愈 《唐故相权公墓碑》:“改左补闕,章奏不絶,讥排姦倖。”
(2).指奸邪得宠。《宣和遗事》前集:“盖 宣和 之患,自 熙寧 至 宣和 ,小人用事六十餘年,奸倖之积久矣。”
《漢語大詞典》:稔慝
酿成奸邪。 唐 陆贽 《收河中后请罢兵状》:“知残人肆欲之取危,知违众率心之稔慝。”
分類:酿成奸邪
《漢語大詞典》:幸孔(倖孔)
谓奸邪进身的途径。 明 张居正 《赠袁太守入觐奏绩序》:“守库藏吏,与诸王府中卒养厮隶深相结纳,因缘为奸,凿倖孔以生厉阶,以故俗日以偷,政日以坏。”
《漢語大詞典》:邪媚
奸邪而善谄媚。《续列女传·更始韩夫人》:“佞諂邪媚,嗜酒无礼。”后汉书·公孙瓒传:“ 绍 ( 袁绍 )不能举直措枉,而专为邪媚,招来不轨,疑误社稷。”明史·何维柏传:“且言 嵩 ( 严嵩 )进 顾可学 、 盛端明 修合方药,邪媚要宠。”
分類:奸邪谄媚
《漢語大詞典》:昭奸(昭姦)
谓辨明奸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足下﹞居深宫之中,不离阿保之手,终身迷惑,无与昭姦。” 张守节 正义:“昭,明也。无与明其姦恶。”
分類:辨明奸邪
《漢語大詞典》:险佞(險佞)
奸邪巧伪。新唐书·李昭德传:“ 洛阳 人 王庆之 率险佞数百人,请以 承嗣 为皇太子,后不许。” 宋 王谠 唐语林·方正:“ 万福 为人慷慨,嫉险佞。”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九:“ 张忠恕 言近世险佞之徒,于凡直言正论,率指为好名归过。”
《漢語大詞典》:险巧(險巧)
奸邪巧诈。 宋 欧阳修 《论苏绅奸邪不宜侍从札子》:“ 端 为性险巧,本非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