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568,分10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典故(续上)
卢女薄命
忧端倚柱东邻女(又作:漆室女 ...)
秦家女(又作:秦氏女)
毛女
茂陵女
玉女扉(又作:玉女窗 ...)
木兰征戍女
木兰徵戍女
女床
女萝
女娲戏土
女无悦己,谁适为容
女媭
女媭砧
织女襄
典故
卢女薄命

相关人物
卢女


《乐府诗集》卷七十三〈杂曲歌辞·卢女曲〉~038~
《乐府解题》曰:「卢女者,魏武帝时宫人也,故将军阴升之姊。七岁入汉宫,善鼓琴。至明帝崩后,出嫁为尹更生妻。梁简文帝《妾薄命》曰:『卢姬嫁日晚,非复少年时。』盖伤其嫁迟也。」
《太平御览》卷五百七十九〈乐部十七·琴下〉~2743~
乐府解题曰:魏武帝宫人有卢女者,故将军阴叔之姨也。七岁入汉宫,学鼓琴,琴特鸣异,善为新声。
典故
惜园葵
 
忧端倚柱东邻女
  
忧葵鲁妇
 
漆室女
 
漆室女忧
 
漆室妇
 
漆室声
 
鲁女惜葵

相关人物
漆室女


《列女传》卷三〈仁智传·鲁漆室女〉~66~
漆室女者,鲁漆室邑之女也。过时未适人。当穆公时,君老,太子幼。女倚柱而啸,旁人闻之,莫不为之惨者。其邻人妇从之游,谓曰:「何啸之悲也?子欲嫁耶?吾为子求偶。」漆室女曰:「嗟乎!始吾以子为有知,今无识也。吾岂为不嫁不乐而悲哉!吾忧鲁君老,太子幼。」邻妇笑曰:「此乃鲁大夫之忧,妇人何与焉!」漆室女曰:「不然,非子所知也。昔晋客舍吾家,系马园中。马佚驰走,践吾葵,使我终岁不食葵。邻人女奔随人亡,其家倩吾兄行追之。逢霖水出,溺流而死。令吾终身无兄。吾闻河润九里,渐洳三百步。今鲁君老悖,太子少愚,愚伪日起。夫鲁国有患者,君臣父子皆被其辱,祸及众庶,妇人独安所避乎!吾甚忧之。子乃曰妇人无与者,何哉!」邻妇谢曰:「子之所虑,非妾所及。」三年,鲁果乱,齐楚攻之,鲁连有寇。男子战斗,妇人转输不得休息。君子曰:「远矣,漆室女之思也!」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此之谓也。

简释

忧葵:指对国事关心,或指女大当嫁。唐李商隐《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小男方嗜栗,幼女漫忧葵。”


例句

将无七擒略,鲁女惜园葵。 李白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

典故
使君有妇
  
姓秦
  
秦家女
 
秦氏女
 
秦氏髻
  
秦罗敷

相关人物
罗敷


《古今注》卷中〈音乐〉
秦氏,邯郸人,有女名罗敷,为邑人千乘王人妻。……罗敷出采桑于陌上,赵王登台,见而悦之,因饮酒欲夺焉。罗敷乃弹筝,乃作〈陌上桑〉之歌,以自明焉。
《宋书》卷二十一《乐志三》
《艳歌罗敷行》: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锄,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一解使君从南来,五马立歭躇。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馀。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二解东方千馀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直千万馀。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例句

小妇秦家女,将军天上人。 刘长卿 过李将军南郑林园观妓

罗敷昔时秦氏女,千载无人空处所。 岑参 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可怜绝胜秦罗敷,使君五马谩踟蹰。 岑参 玉门关盖将军歌

一种貌如仙,人情要自偏。罗敷有底好,最得使君怜。 施君吾 感遇词

罗敷独向东方去,谩学他家作使君。 杜审言 戏赠赵使君美人

使君自有妇,莫学野鸳鸯。 杜甫 数陪李梓州泛江有女乐在诸舫戏为艳曲二首赠李

邦君驻千骑,清论时间酌。 权德舆 奉和李大夫题郑评事江楼

主人千骑东方远,唯望衡阳雁足书。 权德舆 寄李衡州

丽质全胜秦氏女,藁砧宁用专城居。 权德舆 薄命篇

暇日若随千骑出,南岩只在郡楼前。 权德舆 送清洨上人谒信州陆员外

凭君减千骑,莫遣海鸥惊。 权德舆 送薛温州

可羡罗敷自有失,愁中漫捋白髭须。 段成式 戏高侍御七首

由来道姓秦,谁不知家楚。 皇甫冉 见诸姬学玉台体

虽言千骑上头居,一世生离恨有馀。 耿湋 古意

罗敷正苦桑蚕事,惆怅南来五马蹄。 胡宿 城南

双旌千骑骈东陌,独有罗敷望上头。 薛涛 送郑眉州

娥娥秦氏髻,皎皎洛川神。风月应相笑,年年醉病身。 韦庄 晚春

东方千马骑,出望使君时。 韩翃 赠郓州马使君

典故
相关人物
玉姜


《太平广记》卷五十九〈女仙四·毛女〉~365~
毛女(女原作氏。据明钞本改),字玉姜,在华阴山中。山客猎师,世世见之。形体生毛,自言秦始皇宫人也。秦亡,流亡入山,道士教食松叶,遂不饥寒,身轻如此。至西汉时,已百七十馀年矣。
《列仙传》卷下〈毛女〉
毛女者,字玉姜,在华阴山中,獦师世世见之,形体生毛,自言秦始皇宫人也。……入山避难,遇道士谷春教食松叶,遂不饥寒,身轻如飞。

例句

绿毛辞世女,白发入壶翁。 储嗣宗 宿玉箫宫

气分毛女秀,灵有羽人踪。 刘得仁 监试莲花峰

亦逢毛女无憀极,龙伯擎将华岳莲。 李商隐 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

典故
文君白头句
 
茂陵女

相关人物
卓文君
 
司马相如


《西京杂记》卷三~08~
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
典故  
玉女窗扉
 
玉女窥


《昭明文选》卷十一〈赋己·宫殿·鲁灵光殿赋〉~55~
「神仙岳岳于栋间,玉女窥窗而下视。」晋·张载注:「神女之人,又弥高也。」唐·李善注引李尤《函谷关铭》:「玉女流眄而下视。」
北周·庾信《庾子山集》卷二《哀江南赋》
西瞻博望,北临玄圃。月榭风台,池平树古。倚弓于玉女窗扉,系马于凤凰楼柱。

例句

仙人掌冷三霄露,玉女窗虚五夜风。 李商隐 和友人戏赠二首一作和令狐八戏题

寒气先侵玉女扉,清光旋透省郎闱。 李商隐 对雪二首原著时欲之东

赤墀高阁自从容,玉女窗扉报曙钟。 温庭筠 休碗日西掖谒所知

典故
木兰征戍女


《乐府诗集》卷二十五〈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十二首·木兰诗二首〉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彊。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典故
木兰徵戍女

相关人物
木兰


《乐府诗集》卷二十五《梁鼓角横吹曲·木兰诗》古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彊。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例句

见说木兰征戍女,不知那作酒边花。 徐凝 和白使君木兰花

典故

《山海经·山经》卷二〈西次二经·西山经〉~35~
西南三百里,曰女床之山,其阳多赤铜,其阴多石涅,其兽多虎豹犀兕。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
《昭明文选》卷三东汉·张子平(衡)《东京赋》
「鸣女床之鸾鸟,舞丹穴之凤皇。」三国吴·薛综注:「女床,山名,在华阴西六百里。」

例句

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 李商隐 碧城三首

万里关山如咫尺,女床唯待凤归巢。 韩偓 有感

典故

《诗经·小雅·頍弁》
「茑与女萝,施于松柏。」汉·毛亨传:「茑,寄生也。女萝,菟丝,松萝也。喻诸公非自有尊,托王之尊。」

例句

妾面虽有花,妾心非女萝。 曹邺 古词

女萝力弱难逢地,桐树心孤易感秋。 曹邺 碧寻宴上有怀知己

典故
女娲戏土

相关人物
女娲


《太平御览》卷七十八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务剧,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凡庸者,縆人也。

例句

女娲戏黄土,团作愚下人。散在六合间,濛濛若沙尘。 李白 上云乐

典故
女无悦己,谁适为容


《战国策》卷十八〈赵策一·晋毕阳之孙豫让〉~597~
晋毕阳之孙豫让,始事范中行氏而不说,去而就知伯,知伯宠之。及三晋分知氏,赵襄子最怨知伯,而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雠矣。」乃变姓名,为刑人,入宫涂,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心动,执问涂者,则豫让也。刃其捍,曰:「欲为知伯报雠!」左右欲杀之。赵襄子曰:「彼义士也,吾谨避之耳。且知伯已死,无后,而其臣至为报雠,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之。豫让又漆身为厉,灭须去眉,自刑以变其容,为乞人而往乞,其妻不识,曰:「状貌不似吾夫,其音何类吾夫之甚也。」又吞炭为哑,变其音。其友谓之曰:「子之道甚难而无功,谓子有志则然矣,谓子智则否。以子之才,而善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子之得近而行所欲,此甚易而功必成。」豫让乃笑而应之曰:「是为先知报后知,为故君贼新君,大乱君臣之义者无此矣。凡吾所谓为此者,以明君臣之义,非从易也。且夫委质而事人,而求弑之,是怀二心以事君也。吾所为难,亦将以愧天下后世人臣怀二心者。」
典故
相关人物
女媭
 
屈原


《楚辞》战国楚·屈原《离骚》
「女媭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东汉·王逸注:「女媭,屈原姊也。婵媛,犹牵引也,一作掸援。」

例句

虎口何婉娈,女媭空婵媛。 李白 古风

典故
女媭砧

相关人物
女媭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四《江水二》
因名曰秭归,……县北一百六十里,有屈原故宅,累石为屋基,名其地曰乐平里。宅之东北六十里,有女媭庙,捣衣石犹存。

例句

床空鄂君被,杵冷女媭砧。 李商隐 念远

典故 
织女襄

相关人物
织女


《毛诗正义·小雅·谷风·大东 》~437~
有饛簋飧,有救棘匕。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眷言顾之,潸焉出涕。小东大东,杼柚其空。纠纠葛屦,可以履霜。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既往既来,使我心疚。有洌氿泉,无浸穫薪。契契寤叹,哀我惮人。薪是穫薪,尚可载也。哀我惮人,亦可息也。东人之子,职劳不来。西人之子,粲粲衣服。舟人之子,熊罴是裘。私人之子,百僚是试。或以其酒,不以其浆。鞙鞙佩璲,不以其长。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救天毕,载施之行。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维南有箕,载翕其舌。维北有斗,西柄之揭。
《昭明文选》卷二十六南朝齐·颜延年(延之)《夏夜呈从兄散骑车长沙》
「九逝非空思,七襄无成文。」唐·李周翰注:「言我魂一夕九往,岂空自悲思,所思者君也,但恨七反而不成文章也。」

例句

谁知此日凭轩处,一笔工夫胜七襄。 吴融 和座主尚书登布善寺楼

腾身跨汗漫,不著织女襄。 韩愈 调张籍

《國語辭典》:忧葵(憂葵)  拼音:yōu kuí
比喻女子担忧国事。参见「鲁女忧葵」条。唐。李商隐〈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小男方嗜栗,幼女漫忧葵。」
分類:鲁国女子
《漢語大詞典》:千骑(千騎)
(1).形容人马很多。一人一马称为一骑。 南朝 梁简文帝 《採菊篇》诗:“东方千骑从驪驹,更不下山逢故夫。” 宋 王安石 《西帅》诗:“一丸岂虑封 函谷 ,千骑无由饮 渭桥 。”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蓉谪》:“儘自詡东方千骑,夫壻与人殊。”
(2). 唐 武官名。新唐书·兵志:“及 贞观 初, 太宗 择善射者百人,为二番於北门长上,曰百骑,以从田猎…… 武后 改百骑曰千骑, 睿宗 又改千骑曰万骑。”参阅通典·职官十
《漢語大詞典》:东方千骑(東方千騎)
(1).玉台新咏·古乐府〈日出东南隅行〉:“东方千餘骑,夫壻居上头。”本为诗中女主人公 罗敷 夸其夫婿显贵出众之词,后因以“东方千骑”、“东方骑”指代新婿。 南朝 梁简文帝 《采菊篇》:“东方千骑从驪驹,岂不下山逢故夫。”
(2).泛指身分煊赫者。 唐 白居易 《洛下闲游》诗:“曾在东方千骑上,至今躞蹀马头高。”
《國語辭典》:罗敷(羅敷)  拼音:luó fū
人名。战国时赵王家令王仁妻。邯郸人,姓秦,采桑陌上,使君见而悦之,欲夺为妾,罗敷弹筝作〈陌上桑〉以自明。后比喻传统文化中貌美而有品德的女子。唐。李白 子夜吴歌。春歌:「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四折:「不比那秦氏罗敷,单说得他一会儿夫婿的谎。」
《漢語大詞典》:毛女
传说中得道于 华山 的仙女。 汉 刘向 列仙传·毛女:“ 毛女 者,字 玉姜 ,在 华阴 山中,猎师世世见之,形体生毛,自言 秦始皇 宫人也, 秦 坏,流亡入山避难,遇道士 谷春 ,教食松叶,遂不飢寒,身轻如飞,百七十餘年,所止巖中有鼓琴声云。” 唐 项斯 《送华阴隐者》诗:“近来移住处, 毛女 旧峰前。” 明 叶宪祖 《鸾鎞记·觅鸾》:“真个 毛女 重生, 玉清 再世。” 清 高孝本 《登华山》诗之三:“ 希夷 云际卧, 毛女 树边逢。”
《漢語大詞典》:玉女扉
画有仙女的门窗。 唐 宋之问 《奉和幸大荐福寺》诗:“殿饰金人影,窗摇玉女扉。” 唐 李商隐 《对雪》诗之一:“寒气先侵玉女扉,清光旋透省郎闈。”
分類:仙女门窗
《漢語大詞典》:玉女窗
嵩山 古迹之一; 宋 时已不存,传说 汉武帝 于此窗中见到玉女。 清 王士禛 《送愚山游嵩山》诗:“窈窕玉女窗,投壶或一至。”
《國語辭典》:女床  拼音:nǚ chuáng
1.星名。位于纪星的北方,主女事。《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女床三星,在纪星北,后宫御也,主女事。」
2.山名。在今陕西省华阴县西。《文选。张衡。东京赋》:「鸣女床之鸾鸟,舞丹穴之凤皇。」三国吴。薛综。注:「女床,山名,在华阴西六百里。」
《國語辭典》:女萝(女蘿)  拼音:nǚ luó
1.松萝的别名。参见「松萝」条。
2.古代诗歌中常以菟丝和女萝缠绕,比喻夫妻或情人的关系。《文选。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唐。李白〈白头吟〉:「谁使女萝枝,而来强萦抱?」
《漢語大詞典》:女媭
亦作“ 女须 ”。
(1). 屈原 之姐。《楚辞·离骚》:“ 女嬃 之嬋媛兮,申申其詈予。” 王逸 注:“ 女嬃 , 屈原 姊也。” 郭沫若 《女神·湘累》:“﹝ 屈原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其姐 女须 扶持之。”
(2).后以为姊的代称。 宋 姜夔 《探春慢》词序:“予自孩幼从先人宦於古 沔 ,女须因嫁焉。中去復来几二十年,岂惟姊弟之爱, 沔 之父老儿女子亦莫不予爱也。” 宋 姜夔 《浣溪纱》词序:“予女须家 沔 之 山阳 ,左 白湖 ,右 云梦 。” 清 黄遵宪 《送女弟》诗:“粥粥扰群雌,申申詈女嬃。”
分類:词序
《漢語大詞典》:七襄
(1).谓织女星白昼移位七次。《诗·小雅·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郑玄 笺:“襄,驾也。驾,谓更其肆也。从旦至莫七辰一移,因谓之七襄。”一说,“七襄,织文之数也。《诗》意谓望彼织女,终日织文至七襄之多,终不成报我之文章也。”见 明 周祈 《名义考·七襄》。 南朝 宋 颜延之 《夏夜呈从兄散骑车长沙》诗:“九逝非空思,七襄无成文。” 唐 康翊仁 《鲛人潜织》诗:“七襄牛女恨,三日大人嫌。” 清 钮琇 觚賸·石言:“美人薄醉而酡颜,天孙七襄而锦文。”
(2).指织女星。 唐 杜审言 《七夕》诗:“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明 高濂 《玉簪记·重效》:“灯辉月朗,鹊度星桥会七襄,鸞笙凤管吹悠扬。”
(3).指精美的织锦。 明 汪延讷 《广陵月》第二出:“相公,这 李大人 所言非并非虚谬,真当行,怪不得製作精工绚七襄。”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八:“ 番禺 何梦瑶 工詼谐,为催租吏所窘,戏为〈牛郎赠织女〉云:‘巧妻常为拙夫忙,多谢天孙製七襄。旧借聘钱过百万,织来云锦可能偿?’” 吴有章 《清宫词》:“花开 长乐 春光腻,早期寒恋七襄被。”
(4).谓反复推敲。 宋 范成大 《新作景亭程咏之提刑赋诗次其韵》之二:“报章迟钝吾衰矣,终日冥搜谩七襄。”
(5).指反复推敲写成的诗文。 清 龚自珍 《南歌子·自题近词卷尾》词:“七襄报我定何年?且喜南楼好梦七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