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趋赴(趨赴)  拼音:qū fù
疾行而赴。《三国演义》第八回:「司徒见招,即当趋赴。」
《漢語大詞典》:陆走(陸走)
奔走于陆路。 明 范濂 《云间据目钞》卷一:“再转教授 鄴臺 。 鄴臺 必走陆可至。而公事母 沈孺人 至孝,时孺人春秋高,公嘆曰:‘……吾奈何忍挟母氏陆走黄尘,以苟升斗也。’遂投劾归。”
《漢語大詞典》:奔亡
逃亡,奔走。史记·酷吏列传:“ 成 坐有罪,及 孔 暴 之属皆犇亡, 南阳 吏民重足一迹。”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二:“前世常患加役流法太重,官有监驱之劳,而配隶者有道路犇亡困踣之患。”
分類:逃亡奔走
《漢語大詞典》:走险(走險)
(1).奔赴险峻处;奔走于险峻之处。《左传·文公十七年》:“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鋌而走险,急何能择。” 杜预 注:“鋌,疾走貌,言急则欲荫茠於 楚 ,如鹿赴险。”北史·獠传:“依山走险,若履平地。”明史·云南土司传二·威远:“其俗勇健,男女走险如飞。”
(2).冒险。 朱自清 《回来杂记》:“这也许真是到了无可奈何才来走险的。” 萧红 《生死场》十三:“亡国后的 老赵三 ,蓦然念起那些死去的英勇的伙伴!留下活着的老的,只有悲愤而不能走险了, 老赵三 不能走险了!”
《國語辭典》:趋竞(趨競)  拼音:qū jìng
为功名利禄竞相奔走钻营。《宋史。卷二九六。吕祐之传》:「祐之纯谨长者,不喜趋竞。」
《漢語大詞典》:趋进(趨進)
(1).小步疾行而前,表示敬意的一种动作。管子·弟子职:“趋进受命,所求虽不在,必以命反。”论语·乡党:“没阶,趋进,翼如也。” 邢昺 疏:“谓疾趋而出,张拱端好,为鸟之张翼也。”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太宰 嚭 趋进曰:‘贺大王喜,灾已灭矣。’” 老舍 《且说屋里》:“他的脚很厚,可是很小。当他对地位高的人趋进而辞退,他会极巧妙的利用他的小脚:细逗着步儿,弯着点腿,或前或后,非常的灵动。”
(2).谓为擢官而奔走钻营。旧唐书·刘子玄传:“是时官爵僭滥而法网严密,士类竞为趋进而多陷刑戮。”
《漢語大詞典》:赴诉(赴訴)
奔走求告;上诉。 唐 元稹 《报雨九龙神文》:“刺史 稹 以二从事蒙受尘露,百里诣龙,为七邑民赴诉不雨。” 宋 曾巩 《广德军重修鼓角楼记》:“盖 广德 居 吴 之西疆……而狱讼赴诉、财贡输入,以县附 宣 ,道路回阻,众不便利,歷世久之。” 鲁迅 《华盖集续编·我还不能“带住”》:“倘使我没有这笔,也就是被欺侮到赴诉无门的一个。”
《漢語大詞典》:唼喋
(1).低语。 清 张岱 陶庵梦忆·噱社:“ 仲叔 善詼谐,在京师与 漏仲容 、 沈虎臣 、 韩求仲 辈结‘噱社’,唼喋数言,必絶缨喷饭。”
(2).踥蹀。行走貌。谓奔走钻营。 明 归有光 《再与余太史》:“所谓成就之者,非敢求上进,以与唼喋者争时取妍也。”
《漢語大詞典》:走风雨(走風雨)
谓顶风冒雨,在风雨中奔走。 唐 杜甫 《秋雨叹》诗之三:“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 宋 孙觌 《徙寓妙觉佛舍》诗:“褰裳肯过我,崖嶠走风雨。”
《漢語大詞典》:驱驱(驅驅)
亦作“駈駈”。
(1).策马奔驰。《韩诗外传》卷九:“ 孔子 行,闻哭声甚悲, 孔子 曰:‘驱驱,前有贤者。’” 宋 范成大 《次韵汪仲嘉尚书喜雨》之一:“吏役驱驱骑马滑,何如欹枕闭门中。”
(2).奔走辛劳。《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如此富贵多般,早是累生修种,何得於此终日驱驱,求甚事意?”《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迴乾就湿最艰难,终日駈駈更不闲。” 宋 柳永 《定风波》词:“念荡子,终日驱驱,争觉乡关转迢递。”刘知远诸宫调·知远走慕家庄沙陀村入舍:“波波漉漉,驱驱般飢寒怎过遣?”
(3).努力追求貌。《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读曲歌五十八》:“非欢独慊慊,儂意亦驱驱。” 唐 杜甫 《赠蜀僧闾丘师兄》诗:“漠漠世界黑,驱驱争夺繁。”
《漢語大詞典》:走介
亦作“ 走价 ”。
(1).供奔走的仆役、小使。 宋 范仲淹 《与韩魏公书》之十七:“近走介自 浙 中回,復枉钧翰,伏承起居万福。”
(2).派遣仆役。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试取数百颗,贮以大合,密封之,走介入 成都 。”宋史·曹彬传:“一日,与主帅暨宾从环坐於野,会邻道守将走价驰书来诣。”《歧路灯》第一○六回:“这数家之老成典型六七十岁的,英年时隽之二三十岁的,走价相约,公同一日道喜。”
《漢語大詞典》:趋世(趨世)
奔走于世俗之事。 宋 苏轼 《海月辩公真赞》:“人皆趋世,出世者谁?” 宋 林逋 《赠胡乂》诗:“高节嫌趋世,常流笑学仙。”
分類:奔走世俗
《漢語大詞典》:驰求(馳求)
奔走追求。《坛经·机缘品》:“莫学驰求者,终日説菩提。”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世儒惟不知此,舍心逐物,将格物之学错看了,终日驰求於外,只做得箇义袭而取。”
分類:奔走追求
《漢語大詞典》:孔席
指 孔子 四处奔走,席不暇暖之事。 唐 岑参 《西蜀旅舍春叹寄朝中故人呈狄评事》诗:“早须归天阶,不能安 孔 席。”参见“ 孔席不暖 ”。
《國語辭典》:孔席不暖  拼音:kǒng xí bù nuǎn
孔子周游列国,急欲推行仁道,每至一处,坐席未暖,便又匆忙他去。后形容热心济世,奔波劳碌。《文选。班固。答宾戏》:「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漢語大詞典》:快行
亦称“ 快行家 ”。亦称“ 快行客 ”。 1. 宋 代宫廷中供奔走传达命令的吏役。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五:“宰执每岁有内侍省例赐新火冰之类,将命者曰快行家。”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士人赴殿试唱名:“其三魁听快行宣唤数次,方敢应名而出。”古今小说·杨思温燕山逢故人:“每常驾出……快行客各执红纱珠珞灯笼。”
(2). 元 代亦有之,蒙语为“贵由赤”。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贵由赤:“贵由赤者,快行是也。每岁一试之,名曰放走,以脚力便捷者膺上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