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嵩
【佛学大辞典】
(人名)宋杭州灵隐寺明教大师契嵩,字中灵,藤州镡津李氏子。游方遍参知识,得法于洞山晓聪禅师。师有文才,作原教篇十馀万言,明儒释一贯之旨,以抗韩愈排佛之说。后居永安兰若,著禅门定祖图传法正宗记,并辅教篇,上进仁宗皇帝,帝览之叹赏,诏入大藏使流通,赐号明教。熙宁四年六月寂。有文集二十卷,名镡津文集。盛行于世。见佛祖统纪四十五,佛祖通载三十八,稽古略四,续传灯录五。
(人名)宋杭州灵隐寺明教大师契嵩,字中灵,藤州镡津李氏子。游方遍参知识,得法于洞山晓聪禅师。师有文才,作原教篇十馀万言,明儒释一贯之旨,以抗韩愈排佛之说。后居永安兰若,著禅门定祖图传法正宗记,并辅教篇,上进仁宗皇帝,帝览之叹赏,诏入大藏使流通,赐号明教。熙宁四年六月寂。有文集二十卷,名镡津文集。盛行于世。见佛祖统纪四十五,佛祖通载三十八,稽古略四,续传灯录五。
契范
【佛学大辞典】
(术语)经典之异名。佛之经典,契理契机,为转迷开悟之法则轨范,故云契范。探玄记一曰:「素呾缆,此云契经。契有二义,谓契理故,合机故。」八宗纲要上曰:「阿难尊者,持契范而利群生。」
(术语)经典之异名。佛之经典,契理契机,为转迷开悟之法则轨范,故云契范。探玄记一曰:「素呾缆,此云契经。契有二义,谓契理故,合机故。」八宗纲要上曰:「阿难尊者,持契范而利群生。」
契线
【佛学大辞典】
(杂名)线者经也。契线者与言契经同。谓经文也。
(杂名)线者经也。契线者与言契经同。谓经文也。
参同契
【佛学大辞典】
(书名)石头和尚希迁所作。其结句云:「谨白参玄人,光阴莫虚度。」
(书名)石头和尚希迁所作。其结句云:「谨白参玄人,光阴莫虚度。」
檀契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对于师而谓有檀家之契也。
(术语)对于师而谓有檀家之契也。
宝契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消除一切灾难宝髻陀罗尼经之略名。
(经名)消除一切灾难宝髻陀罗尼经之略名。
契机
【佛学常见辞汇】
契合众生的根机。
契合众生的根机。
契理
【佛学常见辞汇】
契合真理。
契合真理。
契悟
【佛学次第统编】
复次,真如自体相者 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菩萨诸佛,无有增减。非前际生,非后际灭,毕竟常恒。从本已来,自性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净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乃至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问曰:「上说真如其体平等,离一切相,云何复说体有如是种种功德?」答曰:「虽实有此诸功德义,而无差别之相,等同一味,唯一真如。此义云何?以无分别,离分别相,是故无二。复以何义,得说差别?以依业识生灭相示,此云何示?以一切法本来唯心,实无于念。而有妄心,不觉起念,见诸境界,故说无明。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义故。若心起见,则有不见之相。心性离见,即是遍照法界义故。若心有动,非真识知,无有自性,非常非乐非我非净,热恼衰变,则不自在,乃至具有过恒沙等妄染之义。对此义故,心性无动,则有过恒沙等诸净功德相义示现。若心有起,更见前法可念者,则有所少。如是净法无量功德,即是一心,更无所念,是故满足名为法身如来之藏。」
复次,真如用者 所谓诸佛如来,本在因地,发大慈悲,修诸波罗密,摄化众生。立大誓愿,尽欲度脱等众生界。亦不限劫数,尽于未来,以取一切众生如己身故。而亦不取众生相。此以何义?谓如实知一切众生及与己身,真如平等,无别异故。以有如是大方便智,除灭无明,见本法身,自然而有不思议业种种之用,即与真如等遍一切处。又亦无有用相可得,何以故?谓诸如来,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义谛,无有世谛境界。离于施作,但随众生见闻得益,故说为用。此用有二种,云何为二?
一者、依分别事识。凡夫二乘心所见者,名为应身。以不知转识现故,见从外来,取色分齐,不能尽知故。
二者、依于业识。谓诸菩萨,从初发意,乃至菩萨究竟地,心所见者,名为报身。身有无量色,色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所住依果,亦有无量种种庄严。随所示现,即无有边,不可穷尽。离分齐相,随其所应,常能住持,不毁不失。如是功德,皆因诸波罗密等无漏行熏及不思议熏之所成就,具足无量乐相,故说为报身。为凡夫所见者,是其粗色。随于六道,各见不同,种种异类,非受乐相,故说为应身。复次初发意菩萨等所见者,以深信真如法故,少分而见,知彼色相庄严等事,无来无去。离于分齐,唯依心现,不离真如。然此菩萨犹自分别,以未入法身位故。若得净心,所见微妙,其用转胜,乃至菩萨地尽,见之究竟。若离业识,则无见相。以诸佛法身,无有彼此色相迭相见故。 问曰:「若诸佛法身,离于色相者,云何能现色相?」答曰:「即此法身,是色体故。能现于色,所谓从本已来,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故。色体无形,说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故。说明法身遍一切处,所现之色,无有分齐,随心能示十方世界,无量菩萨,无量报身,无量庄严,各各差别,皆无分齐,而不相妨。此非心识分别能知,以真如自在用义故。
复次,真如自体相者 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菩萨诸佛,无有增减。非前际生,非后际灭,毕竟常恒。从本已来,自性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净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乃至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问曰:「上说真如其体平等,离一切相,云何复说体有如是种种功德?」答曰:「虽实有此诸功德义,而无差别之相,等同一味,唯一真如。此义云何?以无分别,离分别相,是故无二。复以何义,得说差别?以依业识生灭相示,此云何示?以一切法本来唯心,实无于念。而有妄心,不觉起念,见诸境界,故说无明。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义故。若心起见,则有不见之相。心性离见,即是遍照法界义故。若心有动,非真识知,无有自性,非常非乐非我非净,热恼衰变,则不自在,乃至具有过恒沙等妄染之义。对此义故,心性无动,则有过恒沙等诸净功德相义示现。若心有起,更见前法可念者,则有所少。如是净法无量功德,即是一心,更无所念,是故满足名为法身如来之藏。」
复次,真如用者 所谓诸佛如来,本在因地,发大慈悲,修诸波罗密,摄化众生。立大誓愿,尽欲度脱等众生界。亦不限劫数,尽于未来,以取一切众生如己身故。而亦不取众生相。此以何义?谓如实知一切众生及与己身,真如平等,无别异故。以有如是大方便智,除灭无明,见本法身,自然而有不思议业种种之用,即与真如等遍一切处。又亦无有用相可得,何以故?谓诸如来,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义谛,无有世谛境界。离于施作,但随众生见闻得益,故说为用。此用有二种,云何为二?
一者、依分别事识。凡夫二乘心所见者,名为应身。以不知转识现故,见从外来,取色分齐,不能尽知故。
二者、依于业识。谓诸菩萨,从初发意,乃至菩萨究竟地,心所见者,名为报身。身有无量色,色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所住依果,亦有无量种种庄严。随所示现,即无有边,不可穷尽。离分齐相,随其所应,常能住持,不毁不失。如是功德,皆因诸波罗密等无漏行熏及不思议熏之所成就,具足无量乐相,故说为报身。为凡夫所见者,是其粗色。随于六道,各见不同,种种异类,非受乐相,故说为应身。复次初发意菩萨等所见者,以深信真如法故,少分而见,知彼色相庄严等事,无来无去。离于分齐,唯依心现,不离真如。然此菩萨犹自分别,以未入法身位故。若得净心,所见微妙,其用转胜,乃至菩萨地尽,见之究竟。若离业识,则无见相。以诸佛法身,无有彼此色相迭相见故。 问曰:「若诸佛法身,离于色相者,云何能现色相?」答曰:「即此法身,是色体故。能现于色,所谓从本已来,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故。色体无形,说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故。说明法身遍一切处,所现之色,无有分齐,随心能示十方世界,无量菩萨,无量报身,无量庄严,各各差别,皆无分齐,而不相妨。此非心识分别能知,以真如自在用义故。
契悟(二)
【佛学次第统编】
相尽离念,平等平等,不可说有功德差别,亦不可说常与无常,如是契悟,即是正悟。
相尽离念,平等平等,不可说有功德差别,亦不可说常与无常,如是契悟,即是正悟。
契悟(三)
【佛学次第统编】
「实相」实者非虚妄之义,相者无相也。是指称万有本体之语,曰法性,曰真如,曰实相,其体同一也。就其为万法体性之义言之,则为法性。就其体真实常住之义言之,则为真如。就此真实常住为万法实相之义言之,则为实相。其他所谓一实、一如、一相、无相、法身、法證、法位、涅槃、无为、真谛、真性、真空、实性、实谛、实际等,皆是实相之异名也。又依名随德用之三谛言之,则空谛为真如,假谛为实相,中谛为法界。
「实相」实者非虚妄之义,相者无相也。是指称万有本体之语,曰法性,曰真如,曰实相,其体同一也。就其为万法体性之义言之,则为法性。就其体真实常住之义言之,则为真如。就此真实常住为万法实相之义言之,则为实相。其他所谓一实、一如、一相、无相、法身、法證、法位、涅槃、无为、真谛、真性、真空、实性、实谛、实际等,皆是实相之异名也。又依名随德用之三谛言之,则空谛为真如,假谛为实相,中谛为法界。
契悟(四)
【佛学次第统编】
「一真法界心」此一真法界,心在缠时,名性净法界。为所信境,出缠时,名最净法界。为所證境,体即现前知见,虽非心非境非佛非生,而心境佛生一以贯之,为法界究竟。是故此法界心,能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所以现前一念知见心中,当体具足百万性相,即空即即即遍,非一非多,而多而一。
「一真法界心」此一真法界,心在缠时,名性净法界。为所信境,出缠时,名最净法界。为所證境,体即现前知见,虽非心非境非佛非生,而心境佛生一以贯之,为法界究竟。是故此法界心,能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所以现前一念知见心中,当体具足百万性相,即空即即即遍,非一非多,而多而一。
二义──契经二义
【三藏法数】
(出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
契者,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经者法也,常也。如来所说契经,有此结集、刊定之二义也。
〔一、结集义〕,谓如来契经,摄持众义,冠有情心,令无忘失,犹结华鬘冠众生首,久无遗散也。
〔二、刊定义〕,谓如来契经,裁断众义,了别是非,去恶留善,犹匠绳墨,治彼众材,斲邪归正,去曲留直也。
(出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
契者,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经者法也,常也。如来所说契经,有此结集、刊定之二义也。
〔一、结集义〕,谓如来契经,摄持众义,冠有情心,令无忘失,犹结华鬘冠众生首,久无遗散也。
〔二、刊定义〕,谓如来契经,裁断众义,了别是非,去恶留善,犹匠绳墨,治彼众材,斲邪归正,去曲留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