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尚书令(尚书令)  拼音:shàng shū lìng
职官名。秦置,汉沿袭,隶属少府,掌奏章文书。魏、晋后,地位日高,至唐代为尚书省的长官,负责宰相的职务。至宋,名位益高,然仅为赠官而不实授。明废。
《國語辭典》:密奏  拼音:mì zòu
机密的奏章。《宋史。卷二八二。李沆传》:「帝以沆无密奏,谓之曰:『人皆有密启,卿独无,何也?』」
《國語辭典》:谢表(謝表)  拼音:xiè biǎo
古代臣子感谢君主的奏章。《东观汉记。卷六。和熹邓皇后传》:「后逊位,手书谢表,深陈德薄,不足以奉宗庙,充小君之位。」
《國語辭典》:朝报(朝報)  拼音:cháo bào
朝廷用来刊载诏令、奏章、官吏任免等事的公报。
《漢語大詞典》:草疏
拟写奏章。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奏效各有机会:“一日午后偶暇,为草疏,适书人又皆具,既成,视日尚未暮,遂封进。” 清 陈田 《明诗纪事丁籤·李梦阳》:“﹝ 梦阳 ﹞代 韩文 草疏劾 刘瑾 ,謫 山西 布政司经歷,復摭他事下狱。”
分類:奏章
《漢語大詞典》:言章
弹劾官员的奏章。 宋 马永卿 《元城语录》:“近来朝臣之出,必有言章丑恶之辞,极力詆毁之。” 宋 刘安世 《〈忠肃集〉序》:“此皆被省者鼓怨言章,风闻过实,不足深信。”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宰相任怨:“欲拟宫观三四人,未暇而去位, 子绍 之出,遂织入言章中。”
《漢語大詞典》:疏奏
(1).臣下向帝王上本进言。后汉书·张奋传:“臣蒙恩尤深,受职过任,夙夜忧惧,章奏不能敍心,愿对中常侍疏奏。” 李贤 注:“疏,犹条録也。”
(2).指奏章上达。明史·浦鋐传:“ 杨爵 以直諫繫詔狱, 鋐 驰疏申救……疏奏,帝大怒,趣緹骑逮之。”
《國語辭典》:密章  拼音:mì zhāng
秘密的奏章。《新唐书。卷二○二。文艺传中。郑虔传》:「求摄市令,潜以密章达灵武。」
《漢語大詞典》:密印
(1).即蜜印。死后追赠官职所赐的蜡印。晋书·山涛传:“以 太康 四年薨,时年七十九。詔赐东园祕器、朝服一具、衣一袭、钱五十万、布百匹,以供丧事,策赠司徒,密印紫綬,侍中貂蝉, 新沓伯 密印青朱綬,祭以太牢,諡曰‘康’。” 唐 刘禹锡 《彭阳侯令狐氏先庙碑》:“先夫人亦四徙封,密印累累,邦族耸慕。”按,“蜜印”古籍多讹为“密印”。
(2).佛教语。诸佛菩萨各有本誓,为标志此本誓,以两手十指结种种之相,是为印象印契,故云“印”;其理趣深奥秘密,故云“密”。密宗多修密印法门,以身、口、意“三密相应”,手结印,心观想,口持咒,以求证佛果。《大日经·密印品》:“身分举动住止,应知皆是密印;舌相所转众多言语,应知皆是真言。”
(3).佛教禅宗指 达摩 西来所传的直指人心的“心印”。此“心印”为“教外别传”,故称“密”。 清 龚自珍 《最录天台传佛心印记》:“其曰传佛心印何也? 达摩 之东,此方人争言西土二十八祖佩佛密印……且曰:‘佛果有密印歟?教外果有别传歟?’”
《漢語大詞典》:举奏(舉奏)
上奏章检举。汉书·外戚传下·定陶丁姬:“ 哀帝 崩, 王莽 秉政,使有司举奏 丁 傅 罪恶。” 汉 王充 论衡·超奇:“ 周长生 者,文士之雄也,在州为刺史 任安 举奏,在郡为太守 孟观 上书。”后汉书·袁安传:“ 安 与 任隗 举奏诸二千石,又它所连及贬秩免官者四十餘人。”
《漢語大詞典》:按章
(1).根据奏章进行查处。汉书·王莽传下:“大司马士按章 豫州 ,为贼所获,贼送付县。” 颜师古 注:“有上章相告者,就而按治之。”
(2).弹劾的奏章。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赵伯美:“既是外臺已按,虽是未见按章,先合施行。”
《漢語大詞典》:抗表
向皇帝上奏章。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受任於败军之际,奉命於危难之閒”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 亮 以 建兴 五年抗表北伐,自倾覆至此整二十年。”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王知古:“ 卢龙军 节度使检校尚书左僕射 张直方 抗表,请修入覲之礼。” 宋 王禹偁 《让西京留守表》:“是以泣血濡毫,呼天抗表,愿罢万钱之俸,预营五尺之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双树幻钞四:“﹝ 玄奘 ﹞志游西土,访求异本,以参订焉。以三年冬,抗表辞帝,制不许。”
《國語辭典》:谏章(諫章)  拼音:jiàn zhāng
规谏上级的文书。《三国演义》第六○回:「从事王累,自用绳索倒吊于城门之上,一手执谏章,一手仗剑,口称如谏不从,自割断其绳索,撞死于此地。」
《國語辭典》:奏草  拼音:zòu cǎo
奏疏的草稿。《汉书。卷六七。朱云传》:「云上书自讼,咸为定奏草,求下御史中丞。」也称为「奏稿」。
分類:奏章草稿
《漢語大詞典》:画可(畫可)
旧时帝王在臣属奏章上批个“可”字。表示允准可行。三国志·魏志·明帝纪“是时,大治 洛阳宫 ,起 昭阳 、 太极殿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帝常游宴在内,乃选女子知书可付信者六人,以为女尚书,使典省外奏事,处当画可。”资治通鉴·魏明帝青龙三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画可,画从其所奏。”新唐书·高宗三女传:“朝廷大政事非关决不下,间不朝,则宰相就第咨判,天子殆画可而已。”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本朝要事对稟,常事拟进入,画可然后施行,谓之‘熟状’。”
《國語辭典》:万言书(萬言書)  拼音:wàn yán shū
旧时臣民对君王陈述意见的书。《宋史。卷三二七。王安石传》:「安石议论高奇,……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