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奏对(奏對)  拼音:zòu duì
臣下回答君上所问的事。《新唐书。卷一五○。李揆传》:「揆美风仪,善奏对。」《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庄徵君正要奏对,不想头顶心里一点疼痛,著实难忍。」
《漢語大詞典》:对扬(對揚,對敭)
亦作“ 对敭 ”。
(1).古代常语,屡见于金文。凡臣受君赐时多用之,兼有答谢、颂扬之意。《书·说命下》:“敢对扬天子之休命。” 孔 传:“对,答也。答受美命而称扬之。”《诗·大雅·江汉》:“ 虎 拜稽首,对扬王休,作 召公 考,天子万寿。” 朱熹 集传:“言 穆公 既受赐,遂答称天子之美命,作 康公 之庙器,而勒策王命之辞以考其成,且祝天子以万寿也。”
(2).转为偏义,谓答谢,报答。 汉 蔡邕 《司空文烈侯杨公碑》:“虔恭夙夜,不敢荒寧,用对扬天子丕显休命。”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不能尽忠竭节,对敭王休,策蹇勱駑,祇奉皇眷。”
(3). 唐 宋 以来为官吏除授后谢恩的一种仪式。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中:“吏部流内銓,每除官,皆云权判。正衙谢,復正谢前殿,引选人谢辞。繇 唐 以来,谓之对扬。”
(4).犹比美。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中:“﹝ 魏文帝 ﹞所计百许篇,率皆鄙质如偶语。惟‘西北有高楼’十餘首,殊美赡可玩,始见其工矣。不然,何以銓衡群彦,对扬厥弟者耶?”
(5).面君奏对。魏书·儒林传序:“州举茂异,郡贡孝廉,对扬王庭,每年逾众。” 唐 杜甫 《赠李十八秘书别三十韵》:“对敭抚士卒,乾没费仓储。” 仇兆鳌 注引 朱鹤龄 曰:“其奏对君前,当以师老财匱为言。”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八年:“平生言论,无所不道,今者对扬,何得乃尔反覆?” 胡三省 注:“对扬,本於 傅説 、 召虎 。对,答也;扬,称也。后人遂以面对敷奏为对扬。”
(6).答问。《〈孝经〉序》 邢昺 疏引 刘炫 《述义》:“ 炫 谓 孔子 自作孝经……假 曾子 之言,以为对扬之体,非 曾子 实有问也。”
《國語辭典》:面对(面對)  拼音:miàn duì
1.面向、面朝。《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六。捉季布传文》:「萧何便嘱侯婴奏,面对天阶见至尊。」宋。陈与义 菩萨蛮。南轩面对芙蓉浦词:「南轩面对芙蓉浦,宜风宜月还宜雨。」《镜花缘》第八五回:「于是面对戏台恭恭敬敬福了一福,奠了三杯。」
2.面临。指当面对著问题或形势。如:「面对挑战」、「面对这波寒流来袭,养殖户早有万全准备,以防寒害。」《古尊宿语录》卷二○:「坏与不坏,俱非内外。不隔纤毫,寻常面对。」
《漢語大詞典》:请对(請對)
指古代官吏请求奏对。 唐 韩愈 《论孔戣致仕状》:“臣所领官,无事不敢请对。”宋史·仁宗纪二:“御史中丞 孔道辅 率諫官、御史,大呼殿门请对,詔宰相告以皇后当废状。”
《漢語大詞典》:奏劄
亦作“ 奏札 ”。 臣下上殿奏对时呈给皇帝的文书。 宋 赵升 朝野类要·文书:“奏札,又谓之殿札,盖上殿奏对所入文字也。凡知州以上见辞,皆用此。”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洎因奏忤旨,上怒,就 赵 ( 赵普 )手掣奏札子,挼而掷之。”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一·各文之始:“奏疏之名不一,曰上疏,曰上书,曰奏札,曰奏状,曰奏议。恐其漏泄,俱封囊以进,故谓之封事。” 郭沫若 《南冠草》第一幕:“是,臣下是早就见到,正想拟具一个奏札来陈述自己的管见。”
《國語辭典》:廷对(廷對)  拼音:tíng duì
1.在朝廷中当众对答。《后汉书。卷二一。邳彤传》:「彤廷对曰:『议者之言皆非也。』」
2.科举时代,皇帝殿试,称为「廷对」。
《漢語大詞典》:得对(得對)
谓臣下获准当面奏对。 宋 王禹偁 《右卫将军秦公墓志铭》:“公归京师,便殿得对,恩礼越等。” 宋 韩淲 涧泉日记卷上:“时諫官章须繇阁门进,且得对者尠。”
《漢語大詞典》:瞻对(瞻對)
(1).朝见奏对。宋史·魏野传:“ 野 上言曰:‘……但以尝婴心疾,尤疎礼节,麋鹿之性,顿缨则狂,岂可瞻对殿墀,仰奉清燕。’”
(2).旧土司名。有上、中、下之分,称 三瞻 。 上瞻对茹 长官司, 下瞻对 安抚司,均 清 雍正 六年(1728年)置; 中瞻对 长官司, 乾隆 十年(1745年)置。在今 四川 新龙 一带,地处 雅砻江 上游。 宣统 三年(1911年)置 瞻对 设治委员,辛亥革命后改为 怀柔县 ,不久改 瞻化县 ,1952年又改 新龙县 。
《漢語大詞典》:时政记(時政記)
唐 时廷议奏对的记录,称“时政记”。始于 唐 长寿 间。由宰相撰著,封送史馆。新唐书·百官志二:“ 高宗 临朝不决事,有司所奏,惟辞见而已。 许敬宗 、 李义府 为相,奏请多畏人之知也。命起居郎舍人对仗承旨,仗下,与百官皆出,不復闻机务矣。 长寿 中,宰相 姚璹 建议:仗下后,宰相一人録军国政要,为时政记,月送史馆。”参阅旧唐书·姚璹传、 清 顾炎武 日知录·记注
分類:奏对记录
《漢語大詞典》:对见(對見)
受皇帝召见。因见时有所奏对,故称。 唐 颜真卿 《谢户部侍郎表》:“对见之辰,又蒙假以章服。”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中:“凡随驾将校、外方进奉使、文武三品以上官,即於内殿对见。”
《漢語大詞典》:占奏
口头奏对。新唐书·王播传:“﹝ 王播 ﹞雅善占奏,虽数十事,未尝书于笏。”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 辽主 ﹞闻 俭 ( 张俭 )名,始悟。召见,容止朴野,访及世务,占奏三十餘事。”
分類:口头奏对
《漢語大詞典》:敷对(敷對)
奏对,陈奏廷对。北史·李绘传:“ 梁武 问 高相 今在何处? 黑獭 若为形容? 高相 作何经略? 绘 敷对明辩, 梁武 称佳。” 唐 李中 《又送赴阙》诗:“想应敷对忠言后,不放乡云离太阳。”
《漢語大詞典》:奏札
臣下上殿奏对时呈给皇帝的文书。宋赵升《朝野类要·文书》:“奏札,又谓之殿札,盖上殿奏对所入文字也。凡知州以上见辞,皆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