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奋心(奮心)
奋发之心。左传·哀公十六年:“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犹将旌君以徇於国。”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同盟会中部总会宣言》:“同人等激发於死者之义烈,各有奋心。”
分類:奋发
《漢語大詞典》:啸天(嘯天)
仰天呼啸。形容激动、奋发的样子。 陶曾佑 《中国文学之概观》:“凡吾同胞,其有哀文学之流亡,斯文之隳堕者乎,请速竞争文界,排击文魔,拔剑啸天而起舞!”
《漢語大詞典》:发摅(發攄)
(1).宣扬;传播。 宋 周敦颐 《〈周子全书〉序》:“阐明先哲之菁华,发攄斯道之统绪,至精至确,蔑以加矣。”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第二编第二章:“详考 欧 美 政治经济之理论与实际,随预备,随发攄,以求适用於吾国。”
(2).抒发;发泄。 明 梅之熉 《〈古今谭概〉叙》:“不有牢骚鬱积於中而无路发攄也,亦不欲谭。” 清 龙启瑞 《上梅伯言先生书》:“又地方官相与违难,噫气填胸肺间,因自戒执笔,恐发攄太过,以益时忌。”
(3).指阐发。 王闿运 《湘绮楼论诗文体法》:“ 太冲 、 安仁 ,发攄学识,用兼,其文烂焉。”
(4).使奋发。 郭孝成 《湖南光复纪事》:“一倡百和,歷久弥坚,且其学校教育,又能发攄民族,故 湘省 之革命风潮,不必 鄂省 为之倡,已不可须臾缓矣。”
《漢語大詞典》:奋气(奮氣)
奋发振作。 晋 夏侯湛 《抵疑》:“攘袂奋气,发谋出奇。” 宋 叶适 《定山瓜步石跋三堡坞状》:“ 江南 奋气,见者贾勇,而人心始安。”
分類:奋发振作
《國語辭典》:风迈(風邁)  拼音:fēng mài
形容风声远布。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檄移》:「移宝易俗,草偃风迈。」
《漢語大詞典》:陪鳃(陪鰓)
(1).鸟羽奋张貌。文选·潘岳〈射雉赋〉:“摛朱冠之赩赫,敷藻翰之陪鳃。” 徐爰 注:“陪鳃,奋怒之貌也。” 唐 韩偓 《从猎》诗之三:“蹀躞巴陵骏,陪鳃碧野鸡。”一本作“ 毰毸 ”。
(2).精神奋发貌。 唐 韩愈 《咏雪赠张籍》:“狂教诗硉矹,兴与酒陪鳃。”
《漢語大詞典》:震奋(震奮)
振作奋发。 唐 柳宗元 《起废答》:“抗首出臆,震奋遨嬉。” 康濯 《东方红》第五章六:“他们的心情简直已平静得像一汪清水,同时又震奋得说不出多么激发昂扬。”
分類:振作奋发
《漢語大詞典》:奋用(奮用)
谓奋发有作为。三国志·魏志·常林传:“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华夏震慄,雄才奋用之秋也。”
《漢語大詞典》:强奋(强奮)
谓自强奋发。 清 李渔 《慎鸾交·赠妓》:“我囊非润,不过贫儿见义思强奋。” 炉魂 《对于张之洞死后之湖南人》:“强奋精神,洗除旧习。”
分類:自强奋发
《國語辭典》:猛奋(猛奮)  拼音:měng fèn
刚劲奋发。《汉书。卷二二。礼乐志》:「粗厉猛奋之音作,而民刚毅。」明。程敏政〈骁将〉诗:「猛奋拔山势,健伸扛鼎力。」
分類:刚劲奋发
《漢語大詞典》:奋涌(奮湧)
亦作“ 奋涌 ”。 犹奋发。 晋 成公绥 《啸赋》:“逸气奋涌,繽纷交错。” 郭沫若 《星空·洪水时代》诗:“他们在奋涌着原人的力威,想把地上的狂涛驱回大海!”
分類:奋发
《漢語大詞典》:闻鸡人(聞雞人)
指闻鸡起舞的 祖逖 。比喻及时奋发的志士。 明 陈子龙 《送徐闇公省试金陵》诗:“我思闻鸡人,中夜长假寐。”参见“ 闻鸡起舞 ”。
《國語辭典》:闻鸡起舞(聞雞起舞)  拼音:wén jī qǐ wǔ
晋代祖逖,半夜闻鸡啼,立即起床操练武艺的故事。典出《晋书。卷六二。祖逖传》。后用以比喻及时奋起行动。《旧唐书。卷一二九。韩滉传》:「今见播逐,恐失人心,人心一摇,则有闻鸡起舞者矣。」金。元好问〈木兰花慢。对西上摇落〉词:「不用闻鸡起舞,且须乘月登楼。」
《漢語大詞典》:箸鞭
驱马加鞭。意谓奋发向前。世说新语·赏誉“ 刘琨 称 祖车骑 为朗诣”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 刘琨 与亲旧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虏,常恐 祖生 先吾箸鞭耳!’”晋书·刘琨传作“著鞭”。
《漢語大詞典》:振肸
奋发貌。 章炳麟 《邹容画像赞》:“顾雄姿之振肸,庶圣灵之想像。”
《國語辭典》:闻鸡起舞(聞雞起舞)  拼音:wén jī qǐ wǔ
晋代祖逖,半夜闻鸡啼,立即起床操练武艺的故事。典出《晋书。卷六二。祖逖传》。后用以比喻及时奋起行动。《旧唐书。卷一二九。韩滉传》:「今见播逐,恐失人心,人心一摇,则有闻鸡起舞者矣。」金。元好问〈木兰花慢。对西上摇落〉词:「不用闻鸡起舞,且须乘月登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