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怪论(怪論)
奇怪的论调。 宋 苏辙 《祭欧阳少师文》:“公为宗伯,思復正始,狂词怪论,见者投弃。”
分類:奇怪论调
《漢語大詞典》:怪响(怪響)
(1).奇怪的响声。 茅盾 《子夜》十七:“在那静悄悄的大客厅里,有一种刺耳的怪响。”
(2).非常响亮。 茅盾 《子夜》八:“他拿起身边的手杖……猛的倒转来在地板上戳得怪响。”
《漢語大詞典》:罕稀
(1).稀罕。 明 刘函山 《胡十八·归田》曲之一:“这功名甚罕稀,大都是倘来的。” 清 李渔 《凰求凤·堕计》:“我的机关不算奇,我的功劳不罕稀。”
(2).稀奇,奇怪。 明 沈受先《三元记·庆缘》:“姻缘事真罕稀,有缘千里能会期。”
《漢語大詞典》:僪佹
神奇怪异。 汉 王逸 《〈楚辞·天问〉序》:“﹝ 屈原 ﹞见 楚 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瑋僪佹,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僪佹,一本作“ 譎诡 ”。 宋 文天祥 《题曾氏连理木》诗:“皇后嘉树生僪佹,四衢五衢合一轨。” 明 归有光 《乞致仕疏》:“或谓古有 浑沌氏 ,盖天地之始生,如 屈子 《天问》《淮南子》所称多僪佹。”
《国语辞典》:怪处(怪处)  拼音:guài chù
奇怪的地方。《红楼梦》第五六回:「除了面上有残疾,十分黑丑的,大概看去都是一样的齐整。这也没有什么怪处。」
分类:奇怪
《漢語大詞典》:诧怪(詫怪)
惊诧奇怪。《宦海》第三回:“且説 金方伯 见了他那位少爷蝎蝎螫螫的情形,心上甚是诧怪。” 叶圣陶 《城中·搭班子》:“他一向游心于理想的境界,对于 钱先生 的话不免生疏,因生疏而不免诧怪。”
分類:惊诧奇怪
《漢語大詞典》:神诞(神誕)
神奇怪诞。 明 何景明 《寄粹夫》诗之四:“服理昧情性,眩物矜神诞。”
《國語辭典》:谲辞(譎辭)  拼音:jué cí
谲诈之词,指讽喻。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谐讔》:「及优旃之讽漆城,优孟之谏葬马,并谲辞饰说,抑止昏暴。」
《漢語大詞典》:诡问(詭問)
奇怪的问题。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庙碑》:“ 接舆 非圣,询去就於狂歌;童子何知,屈炎凉於诡问。”
分類:奇怪问题
《国语辞典》:好乔(好乔)  拼音:hǎo qiáo
很奇怪,令人猜不透。元。张国宾《合汗衫》第四折:「母亲!你好乔也。丢了一个贼汉,又认了一个秃厮那。」元。杨讷《刘行首》第二折:「这先生好乔也。我二十一岁,可怎生是你二十年前的故交,你莫不见鬼来。」
分类:奇怪国宾
《漢語大詞典》:谲佹(譎佹)
神奇怪异。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篇:“﹝ 王逸 曰﹞: 屈原 放逐,彷偟山泽,见 楚 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瑋譎佹。”按,楚辞·天问 王逸 注作“僪佹”。
《國語辭典》:希奇古怪  拼音:xī qí gǔ guài
少见而怪异。《二刻拍案惊奇》卷二○:「还有好些希奇古怪的事,做一回正话。」《黄绣球》第一八回:「我原说这人怎样取名字取个锅字,不晓得他还是闯祸的祸字呢!那倒希奇古怪。」
分類:奇怪罕见
《漢語大詞典》:无怪乎(無怪乎)
谓对某种现象不感到奇怪。 明 李贽 《复焦弱侯书》:“﹝今之学者﹞以学起名,以名起官……使学不足以起名,名不足以起官,则视弃名如敝帚矣。无怪乎有志者多不肯学。”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止因词曲一道,但有前书堪读,并无成法可宗,暗室无灯,有眼皆同瞽目,无怪乎觅途不得,问津无人。” 洪深 《观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上篇三:“台上许多事物,孤立看去,似乎不合常理,不可思议,无怪乎一些非议它的人,目它为非人的语言,非人的状貌,非人的动作。”
分類:奇怪
《漢語大詞典》:峣溪(嶢嵠)
奇怪,怪诞。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六:“﹝ 朱熹 ﹞又曰:作诗不学 六朝 ,又不学 李 杜 ,只学那嶢嵠底,便学得十分好后,把作什么用!”
分類:奇怪怪诞
《国语辞典》:诡怪奇谲(诡怪奇谲)  拼音:guǐ guài qí jué
奇怪诡谲。如:「这位画家的作品,以诡怪奇谲为其特色。」
分类:奇怪诡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