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佹形僪状(佹形僪狀)
奇形怪状。 明 宋濂 《龙马赞》:“独角之犀来自 九真 ,食火之鸡贡于 三佛齐 之境,其他佹形僪状,藉藉纷纷。”
分類:奇形怪状
《國語辭典》:怪石  拼音:guài shí
形状奇特的石头。唐。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漢語大詞典》:丑怪(醜怪)
(1).丑陋怪异。新五代史·晋臣传·桑维翰:“为人丑怪,身短而面长。” 清 钮琇 觚賸续编·严拒夜饮:“ 亭林先生 貌极丑怪,性復严峻。”
(2).犹言奇形怪状。 朱自清 《潭柘寺戒坛寺》:“再则这儿的山势虽然说不上险,可是突兀,丑怪,巉刻的地方有的是。”
《国语辞典》:庞克头(庞克头)  拼音:páng kè tóu
源自欧美地区庞克族所剪的发型。奇形怪状,有时还喷上各种颜色。
《漢語大詞典》:鬼形怪状(鬼形怪狀)
犹言奇形怪状。《禅真逸史》第二十回:“看看走近城边,驀然城门开处,突出四个夜叉,生得鬼形怪状,面目狰狞,种种奇异之像。”
分類:奇形怪状
《國語辭典》:哈哈镜(哈哈鏡)  拼音:hā hā jìng
用凹凸玻璃做成的镜子。照起来能扭曲影像或呈相奇形怪状,引人发笑。
《漢語大詞典》:骇状殊形(駭狀殊形)
犹言奇形怪状。 清 祝德麟 《海啸》诗:“ 阳侯 拜, 天吴 舞,骇状殊形不可数。”
分類:奇形怪状
《國語辭典》:殊形诡状(殊形詭狀)  拼音:shū xíng guǐ zhuàng
奇特怪异的形状。清。方苞〈游雁荡记〉:「若兹山则浙东西山海所蟠结,幽奇险峭,殊形诡状者,实大且多。」也作「殊形怪状」。
分類:奇形怪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