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万里行头颅
 
万里送头颅
 
头行万里
 
头颅行万里

相关人物
袁尚


《三国志》卷六〈魏书·袁绍传·袁尚传〉~207~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典略》曰:「尚为人有勇力,欲夺取康众,与熙谋曰:『今到,康必相见,欲与兄手击之,有辽东犹可以自广也。』康亦心计曰:『今不取熙、尚,无以为说于国家。』乃先置其精勇于厩中,然后请熙、尚。熙、尚入,康伏兵出,皆缚之,坐于冻地。尚寒,求席,熙曰:『头颅方行万里,何席之为!』遂斩首。」
《后汉书》卷七十四下〈袁绍刘表列传下·袁谭〉~248~
十二年,曹操征辽西,击乌桓。尚、熙与乌桓逆操军,战败走,乃与亲兵数千人奔公孙康于辽东。尚有勇力,先与熙谋曰:「今到辽东,康必见我,我独为兄手击之,且据其郡,犹可以自广也。」康亦心规取尚以为功,乃先置精勇于厩中,然后请尚、熙。熙疑不欲进,尚彊之,遂与俱入。未及坐,康叱伏兵禽之,坐于冻地。尚谓康曰:「未死之閒,寒不可忍,可相与席。」康曰:「卿头颅方行万里,何席之为!」遂斩首送之。
《國語辭典》:头行(頭行)  拼音:tóu háng
头项、头颈。元。无名氏《村堂乐》第二折:「半片席斜铺在地下,两块砖掇在头行。」
《國語辭典》:头行(頭行)  拼音:tóu xíng
古时官吏出巡时,走在前面预为安排食宿、交通工具等的仆从。《警世通言。卷一一。苏知县罗衫再合》:「老尚书甚是感激,今日见了头行,亲身在渡口驿迎接,见了苏公父子,满口称谢,设席款待。」
分類:头行头颈
《漢語大詞典》:头行人(頭行人)
带头的人。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七:“要我编联小组,当二流子的头行人,那哪能呢?” 沈从文 《长河·橘子园主人和一个老水手》:“且因家业、年龄和为人义道公正处,足称模范,得人信服,因此本村中有公共事务,常常做个头行人,居领袖地位。” 井岩盾 《瞎月工伸冤记》九:“主席就是个头行人,好比庄稼地里的打头的。”亦省称“ 头行 ”。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四:“干啥都得有头行,有骨干。”
分類:带头头行
《漢語大詞典》:头行人(頭行人)
带头的人。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七:“要我编联小组,当二流子的头行人,那哪能呢?” 沈从文 《长河·橘子园主人和一个老水手》:“且因家业、年龄和为人义道公正处,足称模范,得人信服,因此本村中有公共事务,常常做个头行人,居领袖地位。” 井岩盾 《瞎月工伸冤记》九:“主席就是个头行人,好比庄稼地里的打头的。”亦省称“ 头行 ”。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四:“干啥都得有头行,有骨干。”
分類:带头头行
《漢語大詞典》:白头行(白頭行)
旧时 广东 人称头缠白布的 波斯 人所设的商行。 陈闻绍 《兴中会革命史别录》:“ 杨衢云 ……乃改入白头行( 波斯 人首缠白布,故 粤 人称 波斯 人所开设之洋行为白头行)为书记。”
《漢語大詞典》:头炮(頭炮)
第一炮。比喻希望能产生影响的一次带头行动。 阮朗 《后台》:“校长千叮万嘱,我们怎能看着这台戏头炮放不响?”
《國語辭典》:磕头虫(磕頭蟲)  拼音:kē tóu chóng
1.叩头虫的别名。参见「叩头虫」条。
2.戏称受制于权势,而唯命是从或只知鞠躬哈腰的人。《品花宝鉴》第五○回:「虽是磕头虫,倒底也算个老爷,比咱们接客时总强了。」也称为「叩头虫」。
《漢語大詞典》:磕头礼拜(磕頭禮拜)
叩头行礼。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三折:“我坐着窄窄半边牀,受了他怯怯两拜礼,我这里磕头礼拜却回席,剗地须还了你。” 元 无名氏 《隔江斗智》第四折:“祝千秋磕头礼拜,不知道 赤壁 东风大会垓,可似这今朝奏凯。”《水浒传》第五三回:“一住五日, 戴宗 每日磕头礼拜,求告 真人 ,乞救 李逵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那老母但看见佛菩萨像,只是磕头礼拜,谢他覆庇。”
供头行者
【佛学大辞典】
(职位)粥饮时,行饭羹茶果等之行者也。或单称供头。见象器笺八。
客头行者
【佛学大辞典】
(职位)在禅院属于知客寮而受其使令之侍者也。见象器笺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