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全军覆灭(全军覆灭)  拼音:quán jūn fù miè
全部军队伤亡殆尽,无一倖存。比喻完全失败。如:「因投资策略不当,造成公司的资金全军覆灭,血本无归。」也作「全军覆没」。
《国语辞典》:器满则倾(器满则倾)  拼音:qì mǎn zé qīng
容器装得太满,就会倾倒。比喻人过分自傲常导致失败。《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当知器满则倾,须知物极必反。」
《国语辞典》:观望成败(观望成败)  拼音:guān wàng chéng bài
静观事情的成功或失败,而不妄自行动或做决定。《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时权拥军在柴桑,观望成败。」
《国语辞典》:覆车当戒(覆车当戒)  拼音:fù chē dāng jiè
前车翻覆,后车引以为戒。比喻记取前人失败的教训。《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事宜鉴前,曰覆车当戒。」
《国语辞典》:覆车之轨(覆车之轨)  拼音:fù chē zhī guǐ
翻车的轨迹。比喻失败的教训。汉。陈忠〈清盗源疏〉:「前年渤海张伯路,可为至戒,覆车之轨,其迹不远。」也作「覆车之辙」。
《国语辞典》:覆车之鉴(覆车之鉴)  拼音:fù chē zhī jiàn
比喻失败的教训。《魏书。卷七二。阳尼传》:「覆车之鉴,近可信矣。」也作「覆车之戒」。
分类:失败教训
《国语辞典》:覆车之戒(覆车之戒)  拼音:fù chē zhī jiè
比喻失败的教训。《晋书。卷五○。庾纯传》:「纯以凡才,备位卿尹,不惟谦敬之节,不忌覆车之戒,陵上无礼,悖言自口,宜加显黜,以肃朝伦。」也作「覆车之鉴」。
分类:失败教训
《国语辞典》:覆车之辙(覆车之辙)  拼音:fù chē zhī chè
比喻失败的教训。《旧五代史。卷九三。晋书。李专美传》:「若陛下不改变覆车之辙,以赏无赖之军,徒困蒸民,存亡未可知也。」也作「覆车之轨」。
分类:失败教训
《国语辞典》:捲土重来(捲土重来)  拼音:juǎn tǔ chóng lái
1.捲土,人马奔跑时扬起尘土;重来,重新猛扑过来。「捲土重来」比喻事情失败后,重组力量,再次来过。如:「今年考试失利,明年捲土重来。」
2.亦比喻失败后,重新恢复旧有的局面、势力。如:「商场得失本无定,只要有恒心毅力,几年之后必可捲土重来,恢复旧观。」
《国语辞典》:讳败推过(讳败推过)  拼音:huì bài tuī guò
隐瞒失败,推诿过错。晋。习凿齿〈司马景王引过〉:「若乃讳败推过,归咎万物,常执其功,而隐其丧,上下离心,贤愚解体。」
《国语辞典》:台湾光复节(台湾光复节)  拼音:tái wān guāng fù jié
台湾自甲午战争失败割让给日本后,至民国三十四年对日抗战胜利,台湾始告光复。中央政府于九月九日在南京接受日本投降,台湾地区的受降典礼则于十月二十五日在台北举行,因此便将十月二十五日定为台湾光复节。简称为「光复节」。
《国语辞典》:兵败如山倒(兵败如山倒)  拼音:bīng bài rú shān dǎo
形容失败的速度很快而且惨重,一发不可收拾。如:「想当年他在商场上是多么地风光,只可惜不敌金融风暴,兵败如山倒,才一转眼,他竟然变成了经济要犯。」
《国语辞典》:登高必跌重  拼音:dēng gāo bì dié zhòng
形容野心太大,失败时下场必定很惨。《红楼梦》第一三回:「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
《国语辞典》: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拼音:chéng zhě wéi wáng,bài zhě wéi kòu
(谚语)成功就为君王,失败则为贼寇。形容以成败论人,而不计其过程、为人等。如:「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要是当年黄巢夺得天下,如今历史可就有不同的评价了。」
《国语辞典》:胜不骄,败不馁(胜不骄,败不馁)  拼音:shèng bù jiāo,bài bù něi
胜利了不骄傲,失败了也不气馁。语本《商君书。战法》:「王者之兵,胜而不骄,败而不怨。」表示不论胜败,都能保持平常心。如:「我们要以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来参与这场竞赛。」